專家說,農民用糞澆菜,有很多病毒。中科院院士曾毅在一次采訪中說:他們農民用糞澆菜,有很多病毒。在訪談中他還和西方國家做了比較,說西方國家不用糞便澆地。
“往上數三代,哪家沒有吃過用糞水澆過的菜?”
農業生産方式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讨論。曾毅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一次公開的采訪活動中,對農村地區農民長期延續的施肥方式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根據曾毅院士的介紹,農村農民通常會直接将新鮮的動物糞便澆灑在菜田或農作物地裡,作為一種天然的肥料來施用。
但曾毅院士認為,這種原始的做法存在嚴重的衛生隐患,因為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有害微生物,極有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增強論點的說服力,他還将目光投向了國外,與西方國家的農業生産方式進行了對比。
他強調,在發達國家,農民施肥絕不會直接使用新鮮的糞便,因為那裡的人們都明白這種做法的潛在風險有多大。
除了這位中科院院士之外,另一位專家也就同一個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該專家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絕大多數農産品,無一例外都使用了人畜糞便作為肥料。
由于糞便中的病毒和細菌,消費這些農産品無疑給人體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潛在威脅。基于這一原因,這位專家不建議繼續沿用有着悠久曆史的傳統農業生産方式。
面對如此權威人士出自内心的嚴厲指責,人們不禁對長期食用的農家産品是否安全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
一些人回憶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食用農家肥種植的農産品,卻從未遭遇過任何健康方面的問題。
然而,專家們的話一經傳出,瞬間就令人對餐桌上曾經那份看似平凡的青菜也倍感擔憂,生怕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遭到嚴重損害。
這一觀點也立即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一些人堅信專家們的權威意見,表示應該毫不猶豫地徹底廢止使用糞便制作肥料的傳統方式。另一些人則認為,施肥方式雖然源遠流長,但并非就一無是處。
事實上,糞便中确實含有大量有益于農作物生長的有機物質,關鍵在于如何科學利用和發酵處理。
還有一些持中立态度的人則表示,他們既不完全否定傳統做法,又不全盤接受,希望能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借鑒和采用更加衛生安全的現代農業技術手段。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否要摒棄在田地中上糞呢?
資訊來源:健康衛視 《院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