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網上流傳過一個高點贊量的視訊。

一位爸爸看孩子讀書太辛苦,想叫孩子休息一會。

結果走近一看,才發現孩子不見了。

攤開書本,認真讀書的,是一堆擺成人形的衣服,至于那個“努力”學習的孩子,早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有句這樣的說法:“在中國,有80%的學生在假裝努力。”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其實都在“假學習”、“假努力”:看起來在學習,學得很認真,其實是在“渾水摸魚”、“假裝用功”。

時間是公平的,結果不會說謊。

“假努力”的孩子,學到最後,玩也玩不盡興,學也學不到位,最終一無所獲。

01假裝努力,成績不會配合出演

表面上的努力,其實是一種不易察覺的頑疾,它在無聲無息中剝奪了孩子們的寶貴時光與旺盛精力。孩子們在身心疲憊的狀态下,努力的結果往往難以令人滿意。

是以,為人父母,要讓孩子少做無用功,就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假用功”。

01“撞鐘式”學習

“撞鐘式”學習的特點:

看起來在學習,其實并不專注——學習效率很低。

有的孩子喜歡幹這樣的事:上課的時候将老師講的内容、PPT上播放的内容全部記在本子上,然後回家以後再将這些草草記下的内容謄寫在一個精美的筆記本上。

看起來花費了很長時間在學習,但根本沒把精力專注在學習上,最後時間花了,效果一點都沒。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這種“表面學習”不僅會讓孩子成績下降,還會讓孩子産生“我很努力了,但是仍然學不好”的心理,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注意力水準,與大腦中的額葉發育情況有着緊密的關系。

前額葉皮層是我們大腦額葉的一部分,負責一系列重要功能,包括執行功能、記憶力、注意力和情緒調節。

02“得過且過式”學習

這裡說的“得過且過”,是指孩子隻喜歡做自己會做的題或者簡單的題,一旦遇到稍微難點的或者自己不會做的,就直接說我不會,習慣性的避開。

這種孩子确實是在自己舒适區裡很努力,自己會的題目做了一遍又一遍,簡單的題目刷上一頁又一頁,看上去很勤奮。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實際上對于他們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識的掌握,幾乎沒什麼幫助。

他們對學習缺乏自信,害怕因為不會而犯錯,害怕因為犯錯而帶來的一系列指責等問題。

03“低品質勤奮式”學習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描繪了一位名為葉媛的少女,學習特别勤奮。

她每日黎明即起,直至深夜兩點方休,始終沉浸在書海中。日程本上,羅列着密密麻麻的目标和計劃,甚至對吃飯和如廁的時間都進行了嚴格的把控,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然而,盡管她如此努力,卻在高中首次大考中名列第315位,在395名學生中并不突出。這究竟是何故?

原來,葉媛雖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卻未能掌握正确的方法。

她隻知死記硬背,做題時也僅是囫囵吞棗,看似掌握了許多知識點,實則漏洞百出,學習并不紮實。

此外,由于長時間的學習導緻睡眠不足,她的精神狀态每況愈下,上課時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她一味追求學習進度和數量,卻忽視了學習的品質和深度,這種低品質的勤奮其實是一種假象。

02“真學習”拯救指南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多,而是找到合适的方法,抛下雜念,真正付出精力和腦力全身心地投入。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01用費曼學習法,加深對知識的了解

《費曼學習法——我就是這樣考上清華的》一書中談到:“沒有複盤的學習,隻是囫囵吞棗。”

一位學霸講到自己能逆襲考入北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媽媽常用“費曼學習法”,讓她把學習過的内容講給媽媽聽,幫助她把知識掌握得更透徹。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這種費曼學習法可以簡化為四個單詞:Concept (概念)、Teach (教給别人)、Review (回顧、評價)、Simplify (簡化)。

簡單了解就是:當孩子每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時,如果想用簡潔的語言,把它給别人講清楚,那麼就需要先琢磨明白這個新知識點到底講了什麼?實際意義是什麼?

而當把這些完全理清晰後,孩子再把這個知識點講給别人,就能再一次回顧知識點,并把它徹底鞏固,内化進孩子的知識體系。

02題目精選、注重二次反思

習題集不要貪多,挑選你覺得适合孩子做的,讓孩子每天少做一點,做完可以校對答案,但不是抄答案。

如果家長沒辦法給孩子講解,那麼請孩子自己做完,然後看一遍答案,合上自己再做一遍,直到能把題目正确做出來為止。

03及時的正向回饋,激發學習自覺

學習,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确實是件很枯燥的事。

是以太需要從内在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比如,可以試試在孩子學習時,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

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績就是上不去?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假裝努力 !

正如腦科學家曾研究得出的結論:“持續的正向回報,才能激發強大的行動力。”

讓孩子及時體驗到“付出就有收獲”的成就感,他們才會願意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