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養料

2024-05-27 11:14釋出于北京育兒領域創作者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講的是國小生“出口成髒”的現象:“以前說髒話的苗頭一般是在三年級開始冒頭,現在逐漸呈現低齡化的趨勢,髒話居然會從一二年級的孩子口裡冒出來。”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仔細想想,的确如此。孩子接觸髒話、說髒話的年齡越來越小,值得家長和學校警惕。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圖檔來源:電視劇《你好,舊時光》

我家娃也是一樣,難逃髒話的魔爪。上周末,孩子跟爸爸在家看球賽,情到激動處,突然爆了一句粗口,驚得我和他爸都是一愣。

再三詢問下,他才不情不願地說,同學們下課一起玩、打籃球的時候,大家都這麼說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跟他講,說髒話是不對的,他卻跟我說,不會說髒話就會被同學笑話,“兩難抉擇”讓老母親也犯了愁。

有閨蜜在國小當班主任,說孩子“口吐芬芳”這件事,她都已經見慣不怪了。

開心的時候、生氣的時候、開玩笑的時候、打鬧的時候,講故事講到眉飛色舞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說出幾句髒話。除非學生真的在用髒話罵人,她一般都懶得去批評和制止。

孩子們也不覺得說髒話就是在攻擊别人,有時候隻是在表達情緒,有時候是強調驚訝、贊歎,有時候甚至沒什麼特定的含義,不過是随口說說。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髒話在低年級國小生中的傳播,如此迅速而廣泛。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圖檔來源:電視劇《天才基本法》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會教孩子說髒話。但為什麼在這件事上,孩子卻能夠一點就透、無師自通了呢?

首當其沖的就是語言環境。人們對語言的學習,本質上是一個模仿的過程。

很多孩子都知道說髒話不對,但是身處“髒話連篇”的語言環境中,就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模仿,跟着一起說髒話。

髒話的語言環境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同班同學、年齡相近的玩伴所帶來的影響。一個班上隻要一個同學開始說髒話,就很容易演變成一群人開始說髒話。

如果大多數人覺得說髒話很酷,那麼一起說髒話就會成為合群的行為,反之就容易遭到排擠。

另一方面,如今的網絡環境裡處處充斥着污言穢語,即使開啟了青少年保護模式,也難以屏蔽所有髒話。而孩子使用網絡的年齡越早,接觸髒話的時間也就越早。

此外,網絡罵戰中經常出現一些惡毒的詛咒、淫穢的語言,成年人都覺得不堪入目,國小生卻看得津津有味,這可能比現實中的髒話更可怕。

這也引發了一種新的現象:有的孩子在現實中比誰都乖巧,在網上罵人卻比誰都髒,看起來文靜有禮貌,其實已經被極端的網絡語言所侵蝕。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圖檔來源:電視劇《黑暗榮耀》

孩子每天上學、上網,都會接觸髒話,但是父母卻不能是以就讓孩子退學、斷網。

面對魚龍混雜的現實與虛拟環境,指望通過實體隔絕的方式來阻止孩子說髒話,顯然是行不通的。那麼,父母又能夠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雖然每個父母都教育孩子,“不可以說髒話”,但是父母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說,或者說過髒話。

那麼就産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說髒話是所有人都會做的事,但它卻是一件不好的事。換句話說,所有人都在做不好的事。

面對父母的管教,孩子也會覺得:為什麼大人可以說,孩子卻不行?為什麼别人可以說,自己卻不行?

似乎是有點道德悖論了。這或許說明,對于說髒話這件事,還可以有另一種了解。

其實,說髒話并不一定是一件十足的壞事,判斷說髒話的性質,需要考慮程度和頻率兩個次元的問題。

在程度方面,髒話是分等級的,有的是已經成為人們語言習慣的一些比較粗俗的詞,有的是非常刁鑽、惡毒、充滿戾氣的詞,二者所表達的含義、影響力都是不同的。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圖檔來源:電視劇《亮劍》

其次是說髒話的頻率,具體來說,一個人究竟是把髒話當成口頭禅,時時刻刻挂在嘴邊,還是隻有在極個别的特定情境下會說。

要知道,很多成年人,甚至是有較高文化水準、良好教養的人,都會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偶爾說一兩句粗口,這并不能說明他是一個沒有素質的人。

是以,髒話不能一概而論,說髒話也不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而是根據程度和頻率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涵義,帶來了不同的影響。

如果孩子偶爾冒出了一兩句不太文明的語氣詞,其實也無傷大雅。如果父母是以就上綱上線,隻會讓孩子把校園環境和家庭環境裡的語言和行為割裂開來。

但是,如果孩子把髒話作為口頭禅,把“口吐芬芳”當成語言習慣,或者帶着惡意去攻擊、詛咒别人,就一定是需要被糾正的壞習慣。

一方面,說髒話容易引起争端,進而發展成吵架、鬥毆,對孩子的安全造成危害。不同人對髒話的了解不同,你的玩笑話也可能會冒犯到别人,進而引發一場紛争。

另一方面,說髒話容易讓人覺得沒素質、沒教養。在公衆場合和正式場合說髒話,會樹立起負面的個人形象,限制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圖檔來源:電影《最佳損友》

其實,孩子把說髒話當成習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它的負面影響。

是以,父母教育就需要從說髒話的危害入手,讓孩子認識到說髒話不僅僅有好玩、帶勁兒的一面,還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影響。

此外,父母也要教會孩子厘清楚情況和場合,明白什麼時候說髒話也沒關系,什麼時候說髒話是應該堅決杜絕的。

不是簡簡單單地指令孩子:“别人都可以,就你不行。”

而是讓孩子知道,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人們應該為自己語言帶來的後果負責。

檢視原圖 84K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 在“出口成髒”這件事上,孩子為何能一點就透、無師自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