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作者:隴南武都釋出

來源: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老話說得好:甯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啥意思呢?就是買豬肉時,甯可買肥肉中帶有瘦肉的豬肉,也不買瘦肉中帶有肥肉的豬肉,因為前者的口感香而不柴,後者雖然瘦肉多,但口不如前者那麼的醇香可口!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現如今,随着家家戶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朋友在買豬肉時,往往喜歡挑選瘦肉多的。不僅如此,日常生活中咱們去買豬肉的時候,作為肉店的老闆也會笑呵呵的說到:你好,這塊全是瘦肉,你看可好?給你裝起來?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正常啊?以前強哥我也這麼覺得。但是,前兩天去菜市場買肉時,旁邊的大媽專挑不瘦的豬肉買,我正納悶呢?心想,憑着瘦肉不買,競買帶肥肉的,關鍵價格還更貴!隻見肉店的老闆對我說:這才是真行家啊!會吃,會買!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聽到老闆的這句話,我瞬間懵了!趕緊問問怎麼回事,聽完老闆的解釋後這才明白,原來豬肉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口感,也有着适合不同的烹調方法,若僅僅單純買瘦肉,這樣做出來的菜肴就不會好吃。是以,今天強哥就給大家詳細說說,我們日常做飯中,都會常用到哪些豬肉的部分,這些豬肉又都适合哪些烹調方法,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豬後肘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豬後肘,也叫豬後腿肉,一般來說,大部分朋友去豬肉店買到的豬肉都是這一塊,為啥呢?因為豬後肘幾乎全是瘦肉,隻有外面包裹着一層薄薄的肥肉。但是,豬後腿由于日常隻用于支撐,運動量不大,是以别看瘦肉多,卻是豬肉中口感最硬最柴的。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其次,豬後肘還帶有豬淋巴結,再加上口感一般是以它的售價就便宜!那麼,豬後肘适合烹調什麼菜肴呢?由于豬後肘柴硬的口感,是以它适合做成肉丸或者腌制後鹵炖,這樣才能化解它柴硬口感的問題就。

豬前肘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豬前肘,也就是豬前腿肉,這個部位的肉三分肥七分瘦,且瘦肉中帶有絲絲脂肪,再加上豬日常的運動量都集中在前腿上,是以,這個部位的肉口感軟嫩,具有久炒而不柴的特點!是以,明明豬前肘的肥肉多,售價卻比後肘貴,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豬前肘适合炒菜,或者是做成肉餡。

豬内脊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豬有外脊和内脊之分,外脊雖然也是瘦肉,但帶有一層筋膜,且口感柴硬,而内脊是豬身上最軟嫩的部位,無論是拿來煎炸烹炒,甚至是燒烤都是非常不錯的!當然,由于豬内脊的肉質最佳,數量卻最少,也是豬身上最貴的部位之一。

豬肩胛肉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豬肩胛肉,又叫梅花肉,位于豬後頸的肩胛骨之上,一頭豬一般隻能出三五斤左右的肩胛肉。此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久炒久烤久炖後依然口感軟嫩,肉汁豐富。是以,家裡有老人孩子的,用這塊肉最适合,容易咀嚼。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注意,很多肉店老闆會用豬頸肉來代替豬肩胛骨肉。衆所周知,豬頸肉是附帶淋巴最多部位的肉,再加上宰殺時,血液都是從此處外流,是以,豬頸肉也叫血脖肉。不僅如此,豬頸肉從外觀上來說,與肩胛肉十分的相似,再加上售價便宜,是以經常會被拿來“冒充”梅花肉!強哥我的辦法就是連肩胛骨一起買下來,肉吃掉,骨頭拿來炖湯也是不錯的。

豬五花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喜歡吃紅燒肉的朋友,基本上都知道,最适合的就是豬五花。一般來說,豬五花分普通五花和精品五花。二者有啥不同呢?普通五花肉就是帶一點豬外脊,因為豬外脊的口感又硬又柴,而精品五花則是靠近豬肋條部位,肥瘦相間,肥肉香而不膩,瘦肉軟嫩而不柴。

豬腱子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

最後要說的就是豬腱子肉了!這塊肉就是豬前後棒骨(豬小腿)上的肌肉,有肉膜包裹的,内藏筋,最适合的就是醬、鹵的烹調方法。若是喜歡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朋友,這塊肉最适合了,醬好之後,切成片,一口肉一口酒,真是逍遙自在啊!

買豬肉時,旁邊大媽專挑不瘦的買,肉店老闆:别不信,這才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