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鄉村發展這樣幹

作者:城市金融報

本報綜合報道 關于數字鄉村建設,六部門發文。

  為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資訊化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資料局綜合司聯合印發《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以下簡稱《指南2.0》)。

  那麼,《指南2.0》出台的背景是什麼?涉及哪些重要方面?

數字鄉村發展這樣幹

為何出台《指南2.0》

  數字鄉村是伴随網絡化、資訊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而出現的現代化程序。這個程序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鄉村主要圍繞農業、農村、農民的數字化發展,涵蓋鄉村思想黨建數字化、鄉村社會治理數字化、鄉村産業經濟數字化、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等領域。

  概括來說,數字鄉村就是依托數字經濟的發展,以現代資訊網絡為重要載體,以數字技術創新為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實作鄉村生産、治理與生活的資料化,不斷提高傳統産業數字化、智能化水準,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農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态。

  數字鄉村作為一種新的鄉村社會發展形态,是當今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網際網路生态系統的持續拓展。

  2018年,中央一号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首次提出了“數字鄉村”概念。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剛要》(以下簡稱《剛要》)。《綱要》指出:數字鄉村是伴随網絡化、資訊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資訊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程序。

  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辦公廳聯合釋出《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以下簡稱《指南1.0》),指導各地積極開拓創新,打造了一批具備複制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據統計,截至2023年,農村寬帶接入使用者數超過1.9億,5G網絡基本實作鄉鎮級以上區域和有條件的行政村全覆寫,農業生産資訊化率達到26.5%,農産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5800億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由之路。

  但從幾年的實踐看,全國數字鄉村建設仍處于深入探索的關鍵階段,面臨資料整合共享機制仍需健全、内生發展動力仍需加強、可持續發展模式仍需探索等問題。此外,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對新形勢下數字鄉村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為指導各地更好應對數字鄉村建設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組織相關機關編制了《指南2.0》,以便各地各部門在新形勢下更準确地把握數字鄉村建設的重點任務和目标方向。

  從技術層面看,“網際網路+”、大資料、5G、AI識别等新技術在提高鄉村治理網格化、精細化、資訊化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完善資訊網絡基礎設施,推進數字技術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集約、高效、精準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

涉及哪些重要方面

  《指南2.0》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數字技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更加有力。農村寬帶接入使用者數超過2億,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提升2個百分點,農産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6300億元,農業生産資訊化率進一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農業農村、又懂數字技術的實用型人才,打造一批示範性強、帶動性廣的數字化應用場景,抓好辦成一批線上線下關聯、群衆可感可及的實事。

  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指南2.0》主要對《指南1.0》進行了五個方面的優化完善:

  一是将原“公共支撐平台”内容納入“涉農資料資源”,強調更好發揮資料要素價值。二是将“智慧農業”從“鄉村數字經濟”中單獨成章,更好指導各地智慧農業發展。三是将“建設發展模式”和“建設過程管理”整合優化為“建設方法”,進一步突出指南的可操作性。四是細化保障措施,補充市級層面工作任務,明确省、市、縣三級任務分工。五是完善典型案例,結合近幾年創新實踐成果,對案例進行了優化完善,提升指南的可參考性。

  《指南2.0》提出,鄉村數字基礎設施方面,一是加快鄉村資訊基礎設施延伸拓展,補齊鄉村網絡基礎設施短闆,建強農村廣播電視基礎設施;二是協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更新,推進農村公路數字化,推進農村水利數字化,推進農田建設數字化,推進農村電網數字化,推進農産品冷鍊物流數字化,推進産地農産品追溯數字化。

  涉農資料資源方面,一是加強資料彙聚治理,利用航空航天遙感裝置、測繪無人機、農業物聯網等推動涉農資料資源天空地一體化自動采集;二是促進資料開放共享;三是強化資料開發利用。

  鄉村數字富民産業方面,一是促進農村電商高品質發展,不斷擴大農村電商覆寫面,推動農産品供應鍊數字化更新,推動農村電商支撐服務體系更新改造,加快農村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數字化轉型;二是培育壯大鄉村旅遊新業态,開展鄉村旅遊數字提升行動,運用網絡直播、App、小程式等,實作資訊釋出、線上預訂、産品銷售,打造和推介旅遊品牌,探索利用虛拟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技術開展沉浸式旅遊等;三是大力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持續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推動涉農信貸服務數字化,推動農業保險數字化轉型。

  此外,《指南2.0》還就智慧農業、鄉村數字治理、鄉村數字文化、智慧美麗鄉村等提出多方面具體舉措。

  鄉村數字惠民服務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鄉村資訊服務體系,有序推進農村資訊服務站點共建共用,統籌用好各類農村資訊服務設施,充分發揮線上服務平台效能;二是拓展鄉村資訊服務内容,持續推進鄉村教育數字化,持續推進鄉村數字健康發展,加快探索智慧養老與助殘模式,不斷深化農業生産資訊服務;三是提升鄉村人才數字素養,加強基層幹部資訊化教育訓練,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字化技能,提升農民數字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