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厭一個人,其實不用翻臉的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

看到某一個人就不自在,會有莫名地讨厭。TA可能是你的某個同僚或者某個親戚,或者是某個場合看到地一個人,你也說不上為何讨厭TA,但是你的直覺就是不喜歡這個人。

這是人之常情。遇到讨厭的人,你會厭惡、會争執、甚至會翻臉。但是,讨厭一個人,其實不用去翻臉的。

因為,很多時候,你對他人的那份讨厭,其實都是指向你自己。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今天聊聊這個話題。

讨厭一個人,其實不用翻臉的

讨厭一個人的3種心理根源

你為什麼會莫名其妙地讨厭一個人?通常有3種心理根源:

第一個,潛意識的判斷機制。

心理學有一個觀點: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如果經曆了某些創傷,那麼這種創傷可能一直被壓抑在他的潛意識裡,隻要有相同的事件出現,潛意識裡的負面記憶的重制。

舉個例子:你小時候被人欺負過,而那個“壞人”的長相,言談舉止,就在你的腦海中儲存着。

随着年齡增長,你的記憶可能不清晰了,腦海中“壞人”的形象也有些模糊了,但依舊存在于你的潛意識中。

直到某一天,你在現實中忽然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和欺負你的“壞人”十分相似。對方的長相,跟你的童年陰影産生了交集,于是你就特别讨厭他。

第二個,自我的保護機制。

心理學家D.M.巴斯在其著作《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之是以會厭惡一些人和事,是出于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樣可以讓我們規避掉一些對我們生命的威脅。

安全感往往來自于确定性和對環境的控制感。如果你對環境的控制感很差,就會産生更多的應激反應——因為沒有控制感往往意味着存在風險。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給你制造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你就會對其産生很強的排斥感。

比如,你喜歡上了一個姑娘,本來也覺得自己很有希望追到姑娘,但這個姑娘的閨蜜總是在說你的壞話,你心裡一下子沒底了,也就會讨厭這個閨蜜。

第三個,來自内心的投射。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常常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認為别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征。

比如,你讨厭那個人,看起來膽小,怯懦,其實你身上也有,而事實是你把自己身上很讨厭的這些點,投射到對方身上,是以你看着覺得非常的讨厭。

心理學成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疤痕實驗”: 心理學家讓化妝師在一群被實驗者的臉上,化了一道醜陋的疤痕,化完之後拿來鏡子,讓他們看了一眼疤痕。然後,化妝師告訴被實驗者,需要在他們臉上塗一層粉末讓妝容固定。

但實際上,這層粉末的真正作用是擦除疤痕。擦完粉末之後,這群人的臉已經與常人無異。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最後志願者都得出相同的結論就是人們對他們比以往怪異、無禮和不友好。

很明顯,這個實驗中,被實驗者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别人的身上。很多時候你的感受和看法,很可能與事實偏離,但因為投射效應,你被蒙在了鼓裡,還依舊對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深信不疑。

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看到的别人,也是你自己,你讨厭别人的一些特征,在你的身上都有。

讨厭一個人,其實不用翻臉的

如何與讨厭的人相處?

生活是一個偌大的社交圈,很多人你是不可回避的。那麼,如何與讨厭的人相處呢?

1.把自己當成一個觀察者

遇到讨厭的人時,你不要做一個參與者,要學會跳出表面的社交關系,做一個觀察者。

為什麼你會覺得和讨厭的人在一起特别心累?關鍵就在于你成了人際關系的參與者,你的心情會帶對方帶動。那與其如此,不如跳脫出來,以觀察者的身份去觀察對方行為背後的成因。

比如,當你遇到了讓你感到很讨厭的人的時候,你就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觀察者,把這個人作為你所接觸的各種人類樣本之一。一旦有這個視角,無論對方是何種表現,你都沒辦法生氣。

畢竟,你隻是一個觀察的人,隻從對方有用的話裡提取想要的資訊就可以了。就像在動物園裡隔着玻璃看猩猩捶胸,看猴子蕩來蕩去。你非但不會生氣,甚至會覺得對方的舉動有些好笑。

隻觀察,不評價。不承接對方的情緒,也不被其帶着走,看開了,看淡了,就會減少某個人、某件事在你心中的份量。

2.把讨厭的人當成一道“考題”

很多人在面對自己讨厭的人時,内心充斥的是反感和厭惡的情緒,并覺得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對自己的傷害和折磨。

當你這樣想時,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千萬不要有這種“受害者心理”,你要把讨厭的人當成一道人生的“考題”。

有句話叫做“借假修真”。什麼是假?你與這個人相處,覺得痛苦,這是假的。而你通過這個人磨煉自己的意志力,提升人際關系,這是真的。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研究,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

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決定的。

管理自己的情緒,修煉出和别人相處的能力,會讓你在很多重要的事情上占據優勢,并取得别人難以取得的成就。

你遇事的第一反應,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3.提升自己,走向更高的圈層

黃渤曾經在采訪中說,當他不成功的時候,身邊總能夠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各種的小心機玩得那麼溜。等到自己成功了,身邊全是好人,個個笑臉相迎。

人性就是如此。當你變得更強大時,讨厭的人甚至連背影都會消失。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不給讨厭的人,接觸自己的機會,拉低自己的檔次。

另外,當你實力更強大,進入更高的圈層後,你會發現:

那些曾經讓自己讨厭的人,根本已經無法影響到你了,因為你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你的心思完全不在他們身上,他們的存在,對你的生活也會變得微不足道。

最後,總結一下:讨厭一個人,其實不用去翻臉,試着拉開心理距離,不必過度帶入自己。不要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心力,太過認真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