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作者: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吳喜榮,你去哪兒啦?快點來村口,等你一塊兒辦住院報帳呢……”大圪垯村的“大喇叭”裡,一聲道地的張北方言正在嘹亮地喊尋村民,讓人仿佛看到電影《手機》裡的經典畫面。循聲望去,卻是一位職業經理人裝扮的現代青年女性。

這位90後大學生村官叫李麗娟,回鄉創業4年來,擔任村書記的時間就有3年。談到為何回鄉創業又為何擔任村幹部時,李麗娟談到,“沒有鄉村振興,我可能不會選擇回來;有了鄉村振興,才給了我接手村書記的底氣。”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李麗娟與村民們在一起。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福

李麗娟所在的大圪垯村,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台路溝鄉,距縣城12公裡,曾是一個典型的“空心村”。全村雖有戶籍人口210戶,最少時常住人口隻有40多戶。“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差不多就是七個人八顆牙的樣子。房子破、道路爛,除了種點洋芋、莜麥,收入很少,大多數人沒法子隻能出去打工。”73歲的村民李秀青回憶道。

脫貧攻堅以前,像大圪垯村這樣的情況,在張家口市十分普遍。作為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張家口市的脫貧工作任務艱巨。全市19個縣區中,包括張北縣在内的11個縣區是國定貧困縣,其中深度貧困縣5個,數量占全省深度貧困縣區的1/2。

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釋出公告,經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上司小組同意,準許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标志着河北省的貧困縣全部“摘帽”。也是在這一年,李麗娟選擇回鄉創業。

“我在村裡生活的時間并不長,國小畢業後就一直在外地求學”,李麗娟講道。2015年,她從河北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就和夫妻一起在四川成都、北京等地從事文旅工作。其間,小兩口多次萌生把民宿産業帶回家鄉的想法。“我們村雖然條件差,但離草原天路西線隻有5公裡。每年夏天遊客特别多,把民宿開到自己的家鄉,應該會發展得很好。”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張家口草原天路景色秀美。

事實上,早在李麗娟“打草原天路主意”之前,張家口市已有相關規劃,謀劃把草原天路這條遊客的“網紅路”,變成村民的“緻富路”。近年來,全市積極推行“交通+”發展模式,不斷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已累計完成建立改建農村公路562.2公裡,用交通支撐群衆提振緻富信心,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比如張北縣為最大限度發揮草原天路帶動作用,先後建成了51條草原天路連接配接線,其中國省幹道連接配接線2條、主要縣鄉道連接配接線5條、鄉村道路連接配接線44條。依靠草原天路,張北鄉村旅遊覆寫了全縣16個鄉鎮、85個行政村,其中包括35個貧困村,惠及1萬多戶農民,從業人員達到3萬餘人。

張家口市的一些鄉村振興舉措,給了李麗娟充足的信心。2020年初,李麗娟小兩口多方籌措40萬元資金,開始回鄉創業,将一座老舊民居改造成了一座高端民宿。

“剛開始時,身邊的親戚朋友都不看好。”李麗娟介紹,當時有人覺得民宿不挨着草原天路不友善,有人覺得村裡已經有了農家樂沒必要再搞民宿,有人覺得收費高沒客源。民宿從開工建設到兩個月後營運,效果讓當初持反對意見的人大為吃驚。一位村民對當時的火爆場景印象深刻,“那時候,她們院門口停滿了車,每天都住得滿滿的。”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村民們眼熱李麗娟創業成功的同時,鄉裡也盯上了這位返鄉的大學生。為了讓李麗娟帶動更多村民緻富,2021年4月,村裡換屆改選前夕,台路溝鄉黨委和前任村書記都來做李麗娟的工作,希望她能參加競選。

“當時可把我吓壞了。印象裡村書記都是很有威望的長輩,我這麼年輕,哪能做得了?而且自家民宿剛開張,能不能帶動村民緻富也沒多大底氣呀。”李麗娟坦言當時充滿顧慮。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大圪垯村的高端民宿。

一番斟酌過後,回報家鄉的情結和帶領村民們緻富的願望,讓她堅定了參加競選的信心。“包括在村裡的這段時間,我詳細了解了市裡和縣裡對草原天路的規劃,也給了我充足的信心。”李麗娟深情地介紹道,“現在的村委會,就是我上國小時的教室。以前我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現在既然回來了,當然希望能改變村裡落後的面貌。”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福。民宿的高回報,以及李麗娟身上的闖勁兒,讓村民相信她是那個帶領大家走上緻富路的帶頭人。最終,李麗娟高票當選。

從民宿經理變成村裡的“一把手”,李麗娟需要考慮的事一下子多了起來。從修房、鋪路、綠化、改水等人居環境改造,到建設人畜分離養殖場、統一實施屋頂光伏、打造示範民宿等項目,再到為生活困難戶解決就業、收入等問題,3年多來,她一直忙着村裡的發展建設。其中,大圪垯村受益最多的,還是依托草原天路發展的文旅産業。不僅帶動了村民增收,也讓村集體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李麗娟的帶動下,村裡已有多家農家樂做了現代化的裝修,擁有42間客房的星空民宿也在2023年8月份投入營運。依靠草原天路的遊客,2023年,大圪垯村全村旅遊産業年營業額達30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

政府幫促實,群衆獲得也實

五一假期,張北迎來了旅遊小旺季。在大圪垯村,由張家口市文旅投資集團投資60 萬元興建的民宿開門迎客。這幾天,李麗娟正忙着接待到村裡住宿的遊客。“村裡能接待的遊客變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就更多了。”李麗娟高興地說。

不止大圪垯村,在張家口市,草原天路對于鄉村振興的帶動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2019年8月,起自張承界、止于冀蒙界,全長約323.9公裡的草原天路全線實作貫通,輻射範圍達到赤城、張北、崇禮、沽源、萬全、尚義6個縣區,是之前開通線路長度的2.5倍。随着當地草原天路旅遊品牌日益響亮,張家口市全域通過文旅産業助力鄉村振興,也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在草原天路上招攬遊客騎馬,成為沿線村民新的增收方式。

從2023年開始,草原天路沿線的改造提升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張家口市文旅局二級調研員翟玉峰介紹,主要措施包括修複損毀路面、重新鋪設瀝青,沿途驿站改造提升,興建停車場、衛生間和購物場所等,同時正在重點打造線路上的幾大景區。“2023年,草原天路遊客接待量達到300多萬人次,是張家口市接待遊客最多的一條線路。”翟玉峰講道,草原天路正在變成張家口市的一條富民路、生态路、産業路,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道新風景。

通過文旅助力鄉村振興,是張家口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進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以來,張家口市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頭等重要位置來抓,與籌辦冬奧會、建成“首都兩區”、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全面推進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等國家大事融合推進,采取投入幫扶資金、持續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落實脫貧人口醫保參保資助資金等舉措,持續守住了脫貧人口零返貧、零緻貧的底線。

與此同時,當地還緻力于打造蔬菜、馬鈴薯、高端乳品等10個綠色農牧産業叢集,建立、改造提升現代示範農場100家,推進百億級食品加工産業園建設等,推動鄉村産業規模化發展、全鍊條更新,讓農民務工就業嵌入産業鍊條,分享發展紅利。2021年、2022年,張家口市在國家和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後評估中連續兩年進入“好”的等次。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村民搬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

“鄉村振興的這些措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帶來的變化就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許。”李麗娟介紹,成為村書記後,她也成了鄉村振興的一分子。“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是各級幹部實實在在落實國家利民政策幹出來的。”對她來說,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幹部作風的變化。

“現在我也當了一名村幹部,從接觸到的情況看,幹部的作風真是大不一樣,他們更加務實、更加親民。”李麗娟興奮地講道,張家口全市上下對鄉村振興工作都非常重視,都在盡心盡力給村裡辦實事。“市、縣上司都來村裡調研過,縣農業農村局和鄉村振興局給過很多扶持,鄉上司更是把村裡的事放在心上,主動幫我們到市文旅投資集團等機關争取資金。”李麗娟介紹,這些年上級政府僅項目資金就為大圪垯村投入了800多萬元,村裡硬化道路3.2公裡,鋪設便道磚5500平方米,建立了一口飲水機井,鋪設了供水管道,還打通了草原天路的直達小環線,大大縮短了到雞冠山景區的通行時間,給村裡帶來了很多遊客。

幹部作風好,“網紅”才能變“長紅”

在張家口市紀委,黨風室同志介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着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脫貧攻堅的延續,是為農民而興。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黨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推動脫貧攻堅政策和鄉村振興措施落地落實。張家口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都把加強鄉村振興監督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嵌入式、常态化開展督導檢查,層層傳導壓力,逐級壓實責任,市縣鄉同頻共振,一竿子插到底,確定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2023年5月6日,一起嚴重侵害群衆利益的問題線索引起了張北縣紀委監委的高度重視。張北縣農牧局原副局長戴福利用職務之便,多次向養殖戶收受賄賂、索要賄賂。張北縣紀委監委迅速開展核查,掌握相關證據後,依法對戴福采取留置措施,随即給予黨紀政務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雖然老百姓和基層幹部感受到了變化,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氣歇歇腳。”張家口市紀委黨風室同志談道,從近年來查處情況看,鄉村振興領域違紀違法問題頻發情況有了明顯改善,農村幹部肆意吃拿卡要、截留挪用、雁過拔毛等問題明顯減少。“但仍有不收斂不收手現象,以及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提醒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正風反腐在身邊】90後回村創業記
康保縣寄宿制學校學生在吃晚餐。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須臾離不開幹部作風支撐。為夯實這個基礎,張家口市紀委監委一手抓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态化,一手抓從嚴執紀、密集通報,營造震懾常在氛圍。2023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系統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按照“小切口導入、辦案式推進、常态化通報”工作思路,以惠農資金和項目建設切入,堅持惠農資金補貼發放和鄉村振興領域項目建設“雙線治理”,監督檢查和村級巡察“雙效同步”,信訪舉報和群衆參與“雙向深挖”,發現問題和查辦案件“雙輪驅動”,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雙重保障”。在一年實踐基礎上,進一步提出“系統性治理”工作理念,出台一嚴到底促落實四項監督機制,堅決把嚴的要求一貫到底,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承擔起職能職責,把鄉村振興重大決策一項一項落實到位。

審查調查是最有力的監督,查辦案件是最有效的震懾。随着監督執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批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浮出水面。與此同時,市紀委監委堅持把以案說紀作為最生動的紀律作風教育,定期篩選典型案例,官網官微多平台、多口徑,點名道姓通報曝光,讓違紀違法者受到懲戒、感到震撼,讓心存僥幸者望而卻步、三思而行。與此同時,以鄉村振興為題材,編排演出《金戒指》《人情債》《書記父子》等一批群衆喜聞樂見的廉潔文化作品,廉潔教育春風化雨入腦入心。

“要強化擔當意識,牢固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堅決摒棄敷衍應付思想,以強烈的革命精神發現問題、推動發展。”張家口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23年以來,張家口市委相繼部署開展“找問題、找差距、找短闆”和“争一流、當冠軍”活動,推動幹部忠誠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緊盯幹部作風問題,牽頭開展“堅決糾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激勵黨員幹部主動為”監督工作,大力整治庸政懶政怠政行為。

“沒幹村書記之前,我對這方面沒有特别在意,真幹起來才發現确實難。國家和地方給農村投入這麼多資金,一年到頭過手多少錢啊。”李麗娟講道,縣裡鄉裡幫忙的時候是真幫,狠起來也是真狠。這幾年裡,當她聽到周邊其他鄉村幹部出事,自己雖然不了解為啥這些人還要拿老百姓的錢,但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風險和責任。

“老百姓的錢一分都不能少,鄉村振興的錢一厘也不能碰。”采訪中,張家口市紀委常委畢小健介紹,針對鄉村振興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張家口市紀委監委堅持有一起查一起,有一個抓一個,依規依紀依法頂格處理,就是為了釋放越往後越嚴的信号。“别看就這麼一條草原天路,多少老百姓指着這個吃飯,多少農村盼着通過這個緻富呢。任何時候搞監督一陣風,都有可能導緻緻富一場夢。隻有一錘接一錘地堅持下去,才能真正把‘網紅’變成‘長紅’,把鄉村振興變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事。”

(本文刊載于《中國紀檢監察》雜志2024年第10期,作者:亢春甯 原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