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作者:三聯書店三聯書情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

轉載請在文末留言

那些不忍銷毀的信,那些“我們仨”之外的家人,那些珍貴的學人往事,那些割舍不下的友誼,那些無法帶走的回憶……值楊绛先生(1911.7.17-2016.5.25)逝世八周年之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吳學昭整理注釋翻譯),通過近三百封信函,呈現了錢锺書和楊绛二位先生工作、生活、心境、交往、論學狀況,為讀者呈現了一個更豐富立體的錢楊世界。

下文為吳學昭為本書撰寫的“整理者言”,轉載請注明出處。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此阕《鹧鸪天》詩箋出于錢锺書最親近、書信往來最多的親戚許景淵先生(字鏡玄)之手。詞作于1979年陰曆九月

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楊绛先生晚年最後做的一件她認為很必要的事,是親手銷毀了錢锺書先生和她本人的日記,以及某些親友的書信。雖然我覺得很可惜,曾多次勸阻,但未能讓她回心轉意。

其後不久,我應約往谒。那天恰巧保姆小吳休息回家了,是楊先生親自開的門。經過走道時,她指指左側的壁櫃說:“一些保留的讀者來信(一般均已讀過)都用紙箱分盛了摞在裡面,将來連同我們近年收存的報紙雜志的評論等,一同交清華檔案館儲存。”

那天在她的卧室聊天談心,楊先生想解釋一下她日前銷毀日記和友人書信的緣由,我沒讓她往下說。2013年那場關于拍賣錢楊書信的維權訴訟,經過與法學家們一年多的并肩抗争以及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援,雖然最終得到了圓滿結局,但私人書信竟被當作商品用來交易,畢竟傷透了楊先生的心,我能了解她這樣做的無奈及隐衷。楊先生握緊我的手道:“謝謝了解!”

我相信楊先生自毀的日記和書信,數量也不會多。實際上經曆過抗日戰争和後來的社會動亂,一般人很少能完整地儲存自家文稿、日記和書信。何況上海淪陷時期,一直與叔父同居的錢楊夫婦,1949年春,聞知叔父命锺書弟媳帶兩子女來上海,入住其家,不得不趕緊騰出住室,臨時搬入友人的空屋。由于時間倉促,搬家時未能将床下滿裝兩人文稿、筆記、書信等物品的一隻大皮箱随身帶走。同年暑假,錢楊夫婦應清華招聘,即攜女兒匆匆北上,開始忙于新的生活。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楊先生在複旦任教的小妹楊必大病,她赴滬探望,順道造訪舊居,想将那隻寄存的皮箱帶回北京。當她踏進那熟悉的小小亭子間,望見床下皮箱猶在,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但待打開一看,箱内空空如也,片紙隻字不存。心中的失望和懊恨,可以想見。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錢、楊一同離開清華,調入新創立的文學研究所(先在北大辦公而由中宣部上司,後歸屬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不久,錢先生奉令借調到毛選編譯委員會工作,而楊先生以“開口便錯”,埋頭翻譯,論文發表不多。兩人寫信亦多是向親長禀報生活情況和請安,舊雨知交已鮮有書信往來。

還記得那天楊先生說話較多,我怕她太累,便要起身告辭,請她躺下吸氧休息。楊先生卻說:“不急,我還有事相托。” 随即轉身從櫥櫃裡捧出一個大布袋,幽幽地說:“這都是我看了又看、實在下不去手撕毀的親友書信。我近來愈感衰弱,自知來日無多,已沒有心力處理這些信件,現在把它們全部贈送給你,由你全權處理,相信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寫信人中,不少你都熟識,哪怕留個紀念也好!……”我聽着心裡很難過,又恐她過憂傷身,忙說:“我絕不會辜負您的托付,至于如何妥善處理,容我仔細研讀過所有書信,與您商量後再說。”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掩卷沉思的楊绛先生我心情沉重地提着楊先生的大布袋回家,幾乎花了兩三周的時間才将袋内的信件,按照寫信人所寫第一封信的時間順序整理清楚,随後開始閱讀。這裡面有錢(基博)老夫子滿溢愛子之情的手谕,亦有長楊先生十二歲的大姐壽康講述妹妹所不詳知的家史往事的長信,還有楊先生2014年生日那天,千裡之外兩個小孩寄來“為楊奶奶祝壽”的充滿童趣的畫和信。其中數量最多的是中外同輩學人的來信。從形式上看,除了法國總統、英國文化大臣等外國政要為錢锺書先生逝世緻楊绛先生的唁信系列印件外,其他書信(包括外國學者來信)多為自電郵、手機、微信流行以來,久已少見的手寫書翰,帶着特别的溫暖和情誼。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安娜·多雷日洛娃寄給楊绛的玫瑰花明信片(1988.11.5)。安娜喜歡紅玫瑰,知道楊绛亦有同好,故每次來信皆書于玫瑰花明信片的背面。楊绛曾告安娜:“我把你的玫瑰壓在案頭玻璃闆下,日夕相對,好比你對着锺書的墨迹一樣。”從時間上看,絕大多數的信,書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段時間,一向低調沉默的錢楊夫婦好像忽從多年噩夢中蘇醒,迸發出了巨大的創作力。楊绛的《幹校六記》寫成後,起初怕觸犯時忌,不敢在内地出版,拿去了香港。胡喬木同志讀後立即帶話給文學研究所說:這本書内地也該出!在1983年歡迎趙元任的宴會上,又對錢锺書講了他對該書的十六字評語:“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纏綿悱恻,句句真話。”《幹校六記》出版後,好評如潮,英、法、俄、日譯本相繼出版,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發表W. J. F. 琴納的書評,稱該書是“二十世紀英譯中國文學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部”。楊绛接連寫了不少散文,結集為《将飲茶》《雜憶與雜寫》等,又創作了小說《洗澡》。錢锺書則發表了他采古喻今、寓諷于論,堪似人生百科全書的皇皇巨著《管錐編》。該書雖篇幅長,又系文言寫就,普通讀者不多,卻甚受海内外博雅明通之士青睐。哈佛大學東亞系資深講師方志彤(Achilles Fang)先生讀罷即開“管錐編”專題課,指導學生閱讀,其弟子艾朗諾(Ronald C. Egan)後曾選譯《管錐編》為英文,向西方讀者薦介。與錢、楊通信的外國學者、譯者,多相識于1978年9月在意大利北部山城奧蒂賽伊(Ortisei)召開的歐洲研究中國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期間。錢锺書走出關閉了十年的國門,在會上生動回顧了中意文化交流的曆史并介紹了大陸文學的概況,他最後高呼:“China no longer keeps aloof from Europe!”全場歡呼尖叫,掌聲雷動。自此開始,充滿好奇心的外國作家、學者頻繁訪華,交流互動,錢、楊亦成為接待這類外賓的忙人。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讀信後,喜笑顔開的錢锺書先生應該說,錢先生出訪順利,對陌生的海外學術界能應對裕如,錢、楊作品能成功推向世界,被錢锺書稱為“文字骨肉”的知己好友宋淇(悌芬)先生功不可沒。本書所收的宋淇來信,為我們提供了很多細節。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宋淇先生1983年11月19日信函手迹宋淇為大陸著名藏書大家宋春舫先生哲嗣,出身燕京、光華,上海淪陷時期與錢先生相交甚密,每周前往錢府問學,評書論文,無所不談。據宋淇回憶:那些年,深覺受益于正規教育者少,而受益于錢锺書的熏陶最多,做學問、寫文章都時時不敢忘卻錢先生的訓誨。新中國成立前夕,宋淇因所患宿疾非服進口藥品難以維持生命,不得不遷居香港。當時香港尚在英國統治下,不能與内地自由往來,但他始終心懷祖國。三十多年中,經過二十多次手術,一直堅持自修鑽研他所愛好的翻譯和詩詞,在香港中文大學主持翻譯研究中心期間創辦《譯叢》(Renditions)期刊與叢書,專門英譯中國詩學、詞學、史學及現代文學作品,宣揚漢聲,不遺餘力。《譯叢》以其譯文精正、注解詳确、評書允當,受到歐、美、日學者的歡迎稱賞。早在70年代初,宋淇已開始籌劃推動《圍城》英譯本在美國的出版,并親為校閱修改譯稿。1979年後錢、宋恢複聯系,魚雁往還不絕,暢述胸懷,交流資訊,評書議事,妙語如珠。

被錢先生視為“文學女兒”的德國學者莫芝宜佳(Monika Motsch)來信頻繁,談學述著,生動幽默,充滿情趣,為錢先生一家帶來許多歡樂。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錢锺書與莫芝宜佳在錢楊居處陽台上除此之外,這批書信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喬木同志七十歲時所寫的 《有所思》、老舍先生的《新年喜雪》、冰心女士的短簡和年高的蘇雪林女士打聽摯友楊壽康下落的來函。衆多友好對楊绛痛失愛女和丈夫的慰問信,更是情真意切,令人感動。讀畢全部書信,聯系此前所知的一些片段,對許多事頓有豁然貫通之感。我越讀越投入,越讀越感動,也更了解了楊绛先生何以不忍心銷毀它們。這哪是些普通信件?它們荷載着文化的資訊、曆史的證據和人間情義,是極為珍貴的文史資料!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錢锺書、楊绛夫婦與胡喬木、谷羽夫婦(胡木英攝)

如何處理這些書信,成了我面臨的一道難題,也成了我一塊心病,我隻有找楊先生商量。

不幸的是,楊先生此時健康已每況愈下,不時進出醫院。一天清早,我趕到協和醫院,在病床前坐候她睡醒。她醒來時精神不錯,見到我也特别高興,于是我們就共解難題。她問我是怎麼想的,我說:“您留贈我的書信十分珍貴,您都下不了手撕掉,我更不敢也不舍毀棄。這些具有學術價值和曆史意義的寶貝,不宜由我個人私藏。我的想法是:争取在我有生之年得空時親自将它們整理翻譯出版,留給社會,供廣大讀者研究參考,然後将原件全部捐贈國家博物館收藏。”楊先生聽了,拍拍我的手背,笑說:“所見相同!可謂靈犀相通。”我知道錢先生是曆來反對發表其書信的,但若出版的書信集中,宋淇先生每每來書垂詢,錢先生卻有問無答,似不太合适,故拟摘錄錢先生部分複書與宋淇來信相配。對這個想法,楊先生點頭同意,說她當時正因考慮到這點,特将錢先生有關複信附于宋淇書劄中,以備我采選。又說:“作為我們的著作權人,你有權使用錢信,不必多慮。”

難題解決,我如釋重負,又覺得自己真傻——原來楊先生對此早有主意,我卻冥思苦想,為難多時。我因有約在先,直到整理、翻譯、注釋完《吳宓師友書劄》,編著好《吳宓年譜》後,方着手整理、翻譯、編輯和注釋《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并與諸多寫信人(包括已逝作者的家人)聯系,獲得授權同意。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總算不負楊先生所托,完成了這項工作。有個别經多方查找未能聯系到的寫信人或家屬,歡迎聯系,以寄奉樣書,謹緻謝忱。

本書編輯、翻譯、注釋難免有不妥之處,敬祈讀者不吝賜教。

吳學昭

2022年秋

推薦閱讀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吳學昭 整理 翻譯 注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4-5

ISBN:9787108077127 定價:86.00元

全書收入緻錢锺書、楊绛夫婦的信函277封,以及錢、楊二位先生的若幹複函。這些信函始自1946年,至2014年止,多集中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

信函作者包括二位先生的至親好友、學者同人,乃至譯者、讀者逾90人。信中的一些内容不僅可補罅年譜、别傳的失載,也為讀者認識錢、楊二位先生的多種人生向度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材料。

本書所收信函呈現了錢锺書和楊绛二位先生的部分工作、生活、心境、交往、論學狀況,既是時代的記錄,也見證了學人之間的友情和思想共鳴,于學術史當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整理者吳學昭添加了詳細的注釋,介紹相關人物,交代相關事件,英法文信也逐一翻譯,使讀者閱讀起來往往收獲信函之外的新知。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我們仨(二十周年紀念本)楊绛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3-6

ISBN:9787108076427 定價:68.00元(精裝)

ISBN:9787108076434 定價:39.00元(平裝)

1998年,錢锺書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為人知的是他和楊先生唯一的女兒錢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楊绛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先生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本書開頭,楊先生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則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曆程。他們的足迹跨過半個地球,穿越風雲多變的半個世紀: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别……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先生一家人最安全的庇護所。第三部分則是記錄了一家人生活點滴的筆記、信箋、圖畫等,皆由楊先生親手書寫說明。

楊先生的文字含蓄節制,難以言表的親情和憂傷彌漫在字裡行間,令讀者無不動容。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那安定于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先生的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

2023年是《我們仨》出版20周年。我們在初版基礎上,增補照片、家書、手劄、日記等珍貴資料,推出“二十周年紀念本”,邀廣大讀者一起,重溫我們仨的時光。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聽楊绛談往事(增補版)

吳學昭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3-5

ISBN:9787108059338 定價:45.00元

《聽楊绛談往事》初版于2008年,彼時,錢锺書先生逝世十周年,傳主楊绛先生九十八歲高齡。楊绛先生在親筆手書的序言中寫道:“為我寫的傳并沒有幾篇,我去世後也許會增加幾篇,但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隻此一篇。”

這部傳記的作者吳學昭,與錢锺書、楊绛為通家之好,其父著名學者、教育家吳宓先生是錢锺書先生、楊绛先生清華大學時代的老師。因與楊绛先生有許多當面交流的機會,“談往事”“話家常”之間,作者越來越深地感受到楊先生的人格魅力,覺得應該把聽到的這些珍貴的史料、動人的故事與所有喜愛楊绛作品的讀者共同分享,遂用了将近三年的時間與楊绛先生對談,詳細記錄了自楊先生出生至九十八歲的人生經曆。楊绛先生曾說,本書是“和一個知心好友一起重溫往事,體味舊情,是以有問必答”,對談過程中,作者刨根究底地問,楊先生仔仔細細地答,不厭其煩。除了大量口述的一手資料,本書還綜合了作者搜集的相關史料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并輔以近百幅珍貴照片。本書上市後,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和廣泛關注——這種歡迎和關注,不是對一個家庭私生活的津津樂道,而是對中國讀書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對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态、生存空間的關注。

2016年5月25日淩晨,楊绛先生駕鶴西去。三聯書店發行《聽楊绛談往事》精裝版以為紀念,并于楊绛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推出增補版。楊先生生前曾對本書重新披閱校訂,增補版已做出相應修訂。

增補版共增補五文,前兩篇曾經楊绛先生生前審閱,後三文完成于楊先生逝後。先生已逝去七年,但先生的生命将在她的著作中延續,其善良、智慧和正氣将永遠開悟與潤澤後人。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楊绛著譯七種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楊绛(1911-2016),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家、翻譯家和學者,江蘇無錫人。畢業于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所學生院肄業。1935 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 年秋回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1952 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随筆集《幹校六記》、《将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诃德》、《吉爾·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本系列收錄了楊绛的《幹校六記》、《将飲茶》、《雜憶與雜寫:一九三三—一九九一》、《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0一三》、《 “隐身”的串門兒:楊绛讀書随筆》、《我們仨》、《斐多:柏拉圖對話錄之一》。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錢锺書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錢锺書先生(1910-1998)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家。他的著作,如廣為傳播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等,均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學術和文學經典。為了比較全面地呈現錢锺書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文學成就,便于讀者的研究和學習,經作者授權,三聯書店組織力量編輯了這套《錢锺書集》。

《錢锺書集》包括下列十種:《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七綴集》、《圍城》、《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寫在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槐聚詩存》。

《錢锺書集》由錢锺書先生和楊绛先生提供樣書和文稿;陸谷孫、羅新璋、董衡巽、薛鴻時和張佩芬諸先生任外文校訂;陸文虎先生和馬蓉女士分别擔任了《談藝錄》和《管錐編》的編輯工作。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七綴集

錢锺書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9-1

ISBN:9787108063700 定價:62.00元

錢锺書先生談文論藝的名作,尤擅從中西比較中縱橫詩、畫異同,體貼詩藝、文字背後的無窮韻味。《中國詩與中國畫》《詩可以怨》《通感》等均為現代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佳作。《七綴集》乃作者的“全部《舊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合并”。初版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自言:“這本書是拼拆綴補而成,内容有新舊七篇文章。古代有‘五綴衣’、‘七綴缽’等名目,故題為《七綴集》。”三聯版在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訂版的基礎上,征得楊绛先生同意,增補了若幹見于其他版本中的内容,以盡量保全錢锺書先生著述的内容。

點亮“ 星标 ”↓第一時間接收“三聯書情”推送消息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END—

,購買三聯圖書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

三聯書訊|2024年4月

吳學昭:關于《錢锺書楊绛親友書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