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作者:華仔

導語

“地球的形狀是圓的!”

這是一句再明顯不過的事實,然而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這句話的表述方式則是愈發複雜。

從“地球是圓的”到“地球是球體”,再到如今“地球是一個凹凸不平的球體”,地球幾乎貼着像素一樣的擴散,不斷讓人們對地球的形狀産生懷疑。

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古代的認知:“地球是平的”。

“地球是圓的”這句話可以說流傳極廣,它最早由古希臘的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随後由亞裡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天文論》中系統地論述了地球是圓的觀點。

這二人對人類認知世界的影響力非同尋常,可以說在他們的影響下,直到今天人們才普遍認為“地球是圓的”,然而在此之前,人們其實都認為“地球是平的”。

這句流傳甚廣的“地球是圓的”究竟是從何而來?

實際上,從古希臘之前,人們的認知都是“地球是平的”。

希臘的人認為“地球是圓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尼布魯底王國的影響,這個國家是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一個王國,瑪德亞人最為著名的一位學者就是亞當·牛魯 —— 所羅門教的創始人。

直到公元前5世紀,亞當·牛魯的弟子波裡諾在此基礎上系統地論述“地球是圓的”的觀點,并提出了“地球的大小”是直徑為6300千米的球體,當球體上放一個“天空”時,才會有太陽、月亮等天體作為“超級大的守護者”不斷圍繞“地球”運轉。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此後,古希臘人對“地球是圓的”這個觀點的認同度逐漸提高,不僅有前文提到的畢達哥拉斯和亞裡士多德,後來的著名天文學家托勒密也是其信奉者。

然而在古希臘人眼中,地球“不僅是圓的”而且還“是一個很小的精緻的行星”,而他們所生活的宇宙“是一片巨大的完整的天空”,這個觀點也深深影響了文藝複興時期的人。

直到麥哲倫1519年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這才不僅證明了“地球是圓的”,還揭開了人類認知世界的大幕。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二、 地球的真實形狀。

“地球是圓的”這句流傳甚廣的觀點經過科學家不斷的研究,逐漸被修飾為“地球是稍微扁的不規則球體”,甚至有學者用北極地區凸出18.9米、南極地區凹進24米的方式來描述地球的形狀。

這是為什麼?

為了了解其中的道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地球有多圓”。

在畢達哥拉斯和托勒密那個年代,他們所認知的“地球”并非是今天這個真實的地球。

畢達哥拉斯認為地球是一個真正的“宇宙之中唯一真正的完整的公共物體”,托勒密則認為地球是“絕對平坦表面上的半圓形”,但這不是今天的宇宙。

它們認為的地球是借鑒其他星體的形狀,而且在他們看來,宇宙中的其他行星和恒星都是“光亮的天上的”、而地球則是“黑暗的”、這正是“宇宙的一切真實物體”的微縮照,是以他們認為“地球是比其他行星更加清晰的圓形”。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直到公元三世紀時,才有人開始注重解釋“地球是圓形的”這個觀點,但同時也有人開始提出質疑。

其中有一位名叫普通的羅馬文藝複興學者,他是一位天才型的科學家,不僅在解釋“地球是圓形的”上如魚得水,還對其他一些宇宙問題有獨特見解,在他的影響下,略顯沉寂的希臘孤立學派又開始活躍。

在這些學者中,波利亞斯和阿斯特拉比烏斯就是以數學知識和天文觀察進行研究的,此外還有奧古斯丁和托勒密塔提歐斯等人在觀察和實驗方面推動科學的發展。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他們的思想終于在著名的地理學家克勞修斯-托勒米在公元二世紀時代的著作《地理學》中口碑大漲,這部著作一上市,他們的思想就迅速風靡整個羅馬帝國。

但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對這些學者的觀點也提出了質疑,米底爾·洛蒂在其著作《帕續納》中認為,如果托勒米的觀點正确,那麼月亮、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朱比特、土星這七大行星不僅有不同的軌道,而且與太陽和地球的距離也應該各不相同,但實際上他們的軌道和距離都是一樣的,這正是地球是圓形最好的證明。

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直到今天,科學家們從各個方面對“地球是圓形”這個觀點進行了不斷的修正和證明,最終得出結論:“地球是一個稍微扁的不規則的球體”。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給這個不規則的球體一個誤差範圍,這是目前科學家們對地球的形狀的一個較為準确的描述,他們認為“地球是一個凹凸不平的球體”,并非是一個光滑的球體。

地球最高的模型高達8848米,而海溝則有11033米深,是以以海洋水面為基準,地球的平均直徑大約在12756.

2公裡,極半徑為6356.

4公裡,赤道半徑為6378.

1公裡。

如果以這個标準來算,地球就是一個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小了22公裡的地球。

這種凹凸和不規則性相對于地球整體尺度來說,微乎其微,是以科學家們仍然認為地球是一個非常圓的行星。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三、結語:地球稍微不規則的輪廓。

事實上,這種地球的微小不規則性在整體尺度上并不影響我們對地球的整體認知,它隻是讓我們對地球的形狀有了一個更加準确的認知。

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也反映了人類在認知世界時對整體趨勢更感興趣,我們會拿抽象的粒子實體學中的一個例子,正是因為粒子的數目極其巨大,其自組織性、群體性和統計規律,才極上人類發現和認識它們,否則,它們本身是多麼小巧玲珑的物體,根本就發現不了。

是以,随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地球的形狀有了更精确的認知,這也提醒我們,科學的發展可以幫助我們糾正人類認知的誤區。

另一方面,在面對人類認知的缺陷和人類自身的缺陷時,我們是否可以學會更注重整體性和完整性的态度,以達到豐富和完善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地球有八千米的高山,有萬米深的海溝,科學家為什麼還說地球很圓

結語

“地球是圓的”這句流傳甚廣的觀點,不僅代表着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同時也是從人類科學上占統帥觀察和實驗所得出的結論,這種表述方式的變遷也展現了人類認知的曆史,啟示了我們對于自身認知的局限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