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作者:搜狐财經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出品|搜狐科技

營運編輯|王一晴

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由搜狐主辦的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在北京圓滿落幕。多位院士、科學家與産業界人士齊聚一堂,激發智慧的深度碰撞,奔赴科技的星辰大海。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大學大資料研究院院長邬江興剖析如何讓AI安全向善;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暢想6G創新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闡述如何“馴服”機器人;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天眼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從“中國天眼”到“宇宙觸角”,探索宇宙運作新的基礎原理;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博士、博士生導師賈陽講解怎麼去火星辦奧運會。

中國科學院實體研究所研究員、科普作家羅會仟現場示範室溫超導小實驗;清華大學為先書院院長、醫學院教授洪波通過真實案例,說明腦機接口能幫助癱瘓患者恢複運動感覺的能力;資深晶片研究專家、《晶片簡史》作者、文津圖書獎得主汪波分析晶片是如何誕生并改變世界。

在AI圓桌環節,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文瀾團隊成員盧志武,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以及境成資本管理合夥人、澳門産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向江旭,針對“奧本海默時刻”、大模型技術派與市場派之争和大模型該開源還是閉源等話題,展開激烈争辯。

峰會嘉賓在2024搜狐科技峰會上都帶來精彩發言,現場金句頻出,搜狐科技帶你一文攬盡大咖精彩觀點。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我們現在都在說人工智能是大模型時代,大模型好像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大模型是AGI,但是我不贊同這種說法,我贊成有一些比較冷靜的科學家的認為,大模型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它靠的是暴力計算。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大學大資料研究院院長邬江興: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我在十年前提出了内生安全理論,已經成為中國學派的引領者。現在要關心的問題是AI的個性化問題,AI内生安全個性問題是目前AI應用推廣中的最大障礙。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6G網絡要想實作資訊服務,需要重大概念的突破,就是通信、感覺、計算、AI等資訊技術的一體化應用。6G跟5G非常不一樣,可能是一種革命而非改良。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空間、拟人化機器人三項技術交叉融合彙聚,将産生真正的颠覆性變化。颠覆到什麼程度?有人預言将會産生“人類2.0”版本。是不是危言聳聽?不是,因為人類的發展就是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産生的。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院長薛瀾: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目前講開源或者閉源,源代碼是開源,但資料開源的并不多。科技可以全部開源,但那樣就沒有動力去創新,為了有動力去創新,我們有專利制度,今後可能這是一個方向。

🎙️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天眼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從“中國天眼”到“宇宙觸角”,要有更高的發現率,計算是在聚焦,但底層的邏輯都是用技術創新帶來對宇宙新的發現,然後要對其進行系統的思考和融合,看一看我們是不是能夠找到宇宙運作新的基礎原理。

🎙️清華大學為先書院院長、醫學院教授洪波: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醫學上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腦機接口,比如盲人、聾人和癱瘓患者,腦機接口能幫助他們恢複運動感覺的能力。作為一項技術它不是科幻,已經變成實驗室臨床裡的現實。

🎙️月球及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博士,博士生導師賈陽: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怎麼去火星辦奧運會?首先運動員出發坐一個小飛船,再和大飛船對接,剛開始大飛船高速自旋,感覺到的重力和地球一樣。等到火星附近時讓飛船轉得慢一點,和火星的情況接近,這樣到了火星不用安排他們調整直接可以參加比賽。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雲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所長何寶宏: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大模型隻是動動口而已,說說話而已,可能會有幻覺。但是AI Agent需要采取行動,那麼在缺乏對人類價值觀倫理的充分了解和合規的情況下,可能會産生不當的有害行為。

🎙️資深晶片研究專家、《晶片簡史》作者、文津圖書獎得主汪波: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晶片當時發明的出發點是為了降低成本,因為矽是來自于沙子,也是非常低廉的。摩爾定律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也是“成本最低”原則。貝爾實驗室錯失了這樣重要的發明,因為他們過分謹慎,晶片早期的發展離不開外部行業包括航天的支援。

🎙️中國科學院實體研究所研究員、科普作家羅會仟: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找到室溫超導的科學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因為代表着人類有不斷突破極限的能力,我們不知道一個超導材料看似像量子一樣的東西居然室溫就可以出現。室溫超導是終極的夢想,隻要大家心存夢想,不斷努力,就一定會實作。

🎙️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北京智源研究院文瀾團隊成員盧志武: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現在是大模型時代,基本上是資料碾壓一切,讓普通的高校團隊或者小的創業公司還有沒有機會?小團隊有機會,并不是大廠就說了算的。

🎙️境成資本管理合夥人、澳門産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向江旭: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看到GPT4o最近幾天的示範,那種多模态可以看可以聽、看、說而且帶情緒跟人交流,很難想象是跟機器人在交流,是以我覺得未來5-10年通用人工智很有可能實作。

🎙️人工智能學者、中國計算機學會科普工委執行委員、搜狐視訊關注流播主高慶一: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生成式AI是一項所有人都能夠觸手可及的技術,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安全挑戰。但技術是無罪的,有罪的應該是錯誤使用技術的人性。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AI的發展,我覺得中國占據了先機,當然還有實體行業還有制造業我覺得這是中國非常大的規模優勢,學界、産業界都有很多的機會,我覺得不過分糾結于此時此刻點位。

🎙️阿裡雲智能副總裁安筱鵬: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大模型是人類社會第25種通用目的技術,它掀起了三場重要革命:人機互動革命、認知協作革命和計算範式革命。它正在驅動一切智能硬體,并會重構一切軟體系統。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團天體實體組組長苟利軍: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在所有的探測星球中,最有希望的就是火星,但目前在火星和其它星球上都沒有發現生命的迹象。不過,我們相信地外生命應該是存在的,是以搜尋還正在進行當中。

🎙️蛟龍号首位大洋深潛女科學家、搜狐視訊關注流播主唐立梅:

大咖觀點彙總,暢談科技前沿!2024搜狐科技年度論壇盛況回顧

我點燃了很多人的夢想,長大成為科學家的夢想。人生不設限,要勇于探索,無畏前行。感恩祖國和時代,成就科技女性,我們也積極努力地做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