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4歲男演員因胃癌去世,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征兆要當心!

作者:河南商報

近日,據媒體報道,香港演員廖駿雄因胃癌去世,享年64歲。他曾在《天師執位》中飾演“大粒癦”一角色,讓他被觀衆熟知。

此外,他參演的《鹿鼎記》《北鬥雙雄》《射雕英雄傳》《成吉思汗》《天地男兒》等多部影視劇,都塑造了經典角色。

64歲男演員因胃癌去世,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征兆要當心!

演員廖駿雄 電影劇照

廖駿雄,1960年8月2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在2021年确診胃癌。他曾陪伴無數觀衆長大,如今因胃癌離世也引起了大家對于胃癌的關注。

人過50歲後,迎來胃癌風險期

據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等釋出的《中國人群胃癌風險管理公衆指南(2023版)》顯示,胃癌少見于50歲以下人群,發病率随年齡增長而增長,在55-80歲年齡段達到最高,男性是女性的兩倍。①

複旦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胃外科主任醫師徐大志也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胃癌的發病高峰一般出現在50歲以後,40歲以前患癌多是遺傳性因素。越是年輕發病的胃癌,遺傳因素發揮的作用越大;反之,越是年老發病,環境因素發揮的作用越大。②

針對胃癌的預防,比較有效的措施是減少環境的影響,要注意飲食習慣,盡量少吃或者不吃高油鹽、腌制和過熱食物等。

從胃病到胃癌有5個征兆

俗話說,“十人九胃病”,怎麼判斷有沒有發展到胃癌?重慶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胃腸惡性良性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張壽儒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提醒,胃病向胃癌轉變,有以下5個征兆:

1. 疼痛性質改變

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各自特點。以胃潰瘍為例,正常來說在飯後一小時左右會出現痛感,一旦這種疼痛變得持續性且毫無規律,就應該要警惕癌變的發生。

64歲男演員因胃癌去世,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征兆要當心!

健康時報圖

2. 上腹出現腫塊

可留意腹部情況,如果在“心窩”(胸骨下部的位置)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要引起注意。否則随着包塊的增大,會累及背部、胸部甚至是胸骨後,導緻不适感加劇。

3. 總是燒心泛酸

“心窩”就像有一團火在燃燒,有燒灼感。胃裡分泌胃酸,而食管是堿性的,當酸性的物質“跑”到食管裡後,會腐蝕食管黏膜,嚴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潰瘍或食管狹窄甚至癌變。

4. 體重驟然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減弱,容易出現食欲減退、腹瀉、乏力等症狀,這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在短期内身體發生急劇惡變,體重快速下降,有明顯消瘦,且吃藥也完全無法緩解病情,就可能是癌變的信号。

5. 大便顔色發黑

某些食物、藥物或者是便秘都可引起大便顔色的改變,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是無法解釋的黑便,表明胃潰瘍正在發生癌變,需要到醫院做檢查進一步确診。③

導緻胃癌的9個吃喝習慣要改了

1. 吃得太鹹

攝入過量的食鹽會導緻胃黏膜損傷和萎縮,增加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升高胃癌發生風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 克,并減少腌制蔬菜、鹹魚等高鹽食物的攝入。①

2. 吃腌制品

肉類、豆制品、蔬菜瓜果經過腌制發酵而制成的腌制食品,不僅是高鹽食物的典型代表,同時這些食品還産生Ⅰ類緻癌物N-亞硝基化合物等,可升高胃癌風險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推薦少吃腌制、煙熏食品,限制深加工肉制品的攝入量。

3. 常吃燒烤

經熏烤的禽肉、畜肉、魚肉等,同樣也是高鹽食物的典型代表。而且,燒烤、油炸等烹饪過程會破壞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食物脂肪焦化産生的熱聚合反應與蛋白質的結合也易産生苯并芘等高緻癌物。①

64歲男演員因胃癌去世,從胃病到胃癌的5個征兆要當心!

健康時報圖

4. 吃得太燙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科出版的《胃腸道一本通》中表示,人體消化道黏膜非常嬌嫩,隻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黏膜就會被燙傷。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複又受到燙傷,反複地燙傷、修複,會引起黏膜質變化,進一步發展成癌症。④

5. 愛吃紅肉

肉類主要包括畜肉和禽肉,畜肉是牛、豬、羊肉等肉類的總稱,也稱為紅肉。禽肉包括雞、鴨、鵝等肉類,也稱為白肉。

肉類攝入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其中攝入過多紅肉可顯著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而白肉對胃癌具有一定保護作用。①

6. 吃得精細

谷物是傳統主食,包括大米、大麥、小麥、小米、玉米、高粱、燕麥和荞麥等。谷物攝入與胃癌風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大量食用全谷物可降低胃癌風險,但如果大量食用精制谷物則會增加胃癌的風險。①

7.飲食不潔

刷牙不仔細、餐前不洗手及喜歡吃生食等都會導緻幽門螺杆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所将幽門螺杆菌定為Ⅰ類緻癌物。如果沒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至少有相當部分患者的胃癌不會發生。④

8. 吸煙習慣

已有大量研究證明吸煙會增加胃癌發病風險。且吸煙所導緻的胃癌風險在男性中相對在女性中更高。是以,推薦普通大衆戒煙,預防胃癌的發生。①

9. 經常飲酒

酒精可刺激胃腸道,導緻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引起胃黏膜損傷與出血。酒精攝入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胃癌風險明顯随飲酒量增加而增加,且飲酒對胃癌風險的影響在大陸人群中尤其明顯。①

預防胃癌的發生,要克服不良飲食習慣,形成合理、科學的飲食結構。比如: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戒煙限酒、限鹽,不吃腌熏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本文綜合自:

①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上消化道外科醫師委員會,中國人群健康風險管理協作組-胃癌專業組. 中國人群胃癌風險管理公衆指南(2023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23,103(36):2837-2849.

②2019-12-27健康時報《50歲後是胃癌小高峰》

③2020-06-09健康時報《胃病到胃癌有征兆》

④2022-11東南大學出版社《胃腸道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