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4岁男演员因胃癌去世,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要当心!

作者:河南商报

近日,据媒体报道,香港演员廖骏雄因胃癌去世,享年64岁。他曾在《天师执位》中饰演“大粒癦”一角色,让他被观众熟知。

此外,他参演的《鹿鼎记》《北斗双雄》《射雕英雄传》《成吉思汗》《天地男儿》等多部影视剧,都塑造了经典角色。

64岁男演员因胃癌去世,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要当心!

演员廖骏雄 电影剧照

廖骏雄,1960年8月2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在2021年确诊胃癌。他曾陪伴无数观众长大,如今因胃癌离世也引起了大家对于胃癌的关注。

人过50岁后,迎来胃癌风险期

据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等发布的《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显示,胃癌少见于5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55-80岁年龄段达到最高,男性是女性的两倍。①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徐大志也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胃癌的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50岁以后,40岁以前患癌多是遗传性因素。越是年轻发病的胃癌,遗传因素发挥的作用越大;反之,越是年老发病,环境因素发挥的作用越大。②

针对胃癌的预防,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减少环境的影响,要注意饮食习惯,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高油盐、腌制和过热食物等。

从胃病到胃癌有5个征兆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怎么判断有没有发展到胃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寿儒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提醒,胃病向胃癌转变,有以下5个征兆:

1. 疼痛性质改变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各自特点。以胃溃疡为例,正常来说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一旦这种疼痛变得持续性且毫无规律,就应该要警惕癌变的发生。

64岁男演员因胃癌去世,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要当心!

健康时报图

2. 上腹出现肿块

可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胸骨下部的位置)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要引起注意。否则随着包块的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是胸骨后,导致不适感加剧。

3. 总是烧心泛酸

“心窝”就像有一团火在燃烧,有烧灼感。胃里分泌胃酸,而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的物质“跑”到食管里后,会腐蚀食管黏膜,严重者可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或食管狭窄甚至癌变。

4. 体重骤然下降

胃病患者的消化能力减弱,容易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在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体重快速下降,有明显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就可能是癌变的信号。

5. 大便颜色发黑

某些食物、药物或者是便秘都可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是无法解释的黑便,表明胃溃疡正在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做检查进一步确诊。③

导致胃癌的9个吃喝习惯要改了

1. 吃得太咸

摄入过量的食盐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和萎缩,增加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升高胃癌发生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 克,并减少腌制蔬菜、咸鱼等高盐食物的摄入。①

2. 吃腌制品

肉类、豆制品、蔬菜瓜果经过腌制发酵而制成的腌制食品,不仅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同时这些食品还产生Ⅰ类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等,可升高胃癌风险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推荐少吃腌制、烟熏食品,限制深加工肉制品的摄入量。

3. 常吃烧烤

经熏烤的禽肉、畜肉、鱼肉等,同样也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而且,烧烤、油炸等烹饪过程会破坏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食物脂肪焦化产生的热聚合反应与蛋白质的结合也易产生苯并芘等高致癌物。①

64岁男演员因胃癌去世,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要当心!

健康时报图

4. 吃得太烫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科出版的《胃肠道一本通》中表示,人体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变化,进一步发展成癌症。④

5. 爱吃红肉

肉类主要包括畜肉和禽肉,畜肉是牛、猪、羊肉等肉类的总称,也称为红肉。禽肉包括鸡、鸭、鹅等肉类,也称为白肉。

肉类摄入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其中摄入过多红肉可显著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而白肉对胃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①

6. 吃得精细

谷物是传统主食,包括大米、大麦、小麦、小米、玉米、高粱、燕麦和荞麦等。谷物摄入与胃癌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大量食用全谷物可降低胃癌风险,但如果大量食用精制谷物则会增加胃癌的风险。①

7.饮食不洁

刷牙不仔细、餐前不洗手及喜欢吃生食等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物。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④

8. 吸烟习惯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胃癌发病风险。且吸烟所导致的胃癌风险在男性中相对在女性中更高。因此,推荐普通大众戒烟,预防胃癌的发生。①

9. 经常饮酒

酒精可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引起胃黏膜损伤与出血。酒精摄入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风险明显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且饮酒对胃癌风险的影响在大陆人群中尤其明显。①

预防胃癌的发生,要克服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比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不吃腌熏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文综合自:

①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胃癌专业组. 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36):2837-2849.

②2019-12-27健康时报《50岁后是胃癌小高峰》

③2020-06-09健康时报《胃病到胃癌有征兆》

④2022-11东南大学出版社《胃肠道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