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作者:39健康網

“甲胎蛋白持續超過500ng,全肝彌漫性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合并肝硬化。”

望着病曆上的文字,45歲的梁先生感覺到天都塌下來了,前段時間他常常感到肝區疼痛,但因為家裡經濟不好,就一直拖着沒有去看。直到全身皮膚發黃,體重大幅下降,才來到醫院。

對于肝癌的結果,梁先生很不解,常年務農的他身強體壯,怎麼就會無端端患上了這個病呢?

醫生表示,這和他患有B肝多年有關,肝癌早期沒有體征,到發現時往往到了中晚期。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一、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40歲以上尤其注意

肝癌是大陸發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預後很差。早期肝癌一般都不動聲色,等到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也被稱之為“啞巴癌”。

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闫傑表示,肝癌所緻的疼痛有2個重要特點,一是病竈小的時候不會疼,長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疼;二是不痛的時候有較高的根治可能性,出現疼痛時就沒法徹底治好了。

這是因為肝髒是個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當肝内病竈長到10cm以上時會導緻肝髒體積變大,将肝包膜撐開。而肝包膜上有痛覺神經,這時候會感覺到明顯疼痛,發展到這個時候說明病情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治療的大肝癌期。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肝癌的發生具有一定“青睐”人群,如B肝或C肝病毒感染者、長期酗酒、脂肪肝、經常攝入黴變食物以及家族内有肝癌病史的人群,發病率都比普通人要高。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臯軍表示,一般單純性脂肪肝患者無需進行肝癌篩查,但如果是這些高危人群的話,建議每6個月檢查一次。

二、肝不好的人,起床或會有4個異樣

不少人認為肝癌是老年人的“專屬”,其實不然,年輕人也有一定的幾率會患癌。尤其是一些有慢性肝病史的人群,更需要關注身體表現。

山西省中醫院針灸科侯麗亞表示,早上起床後身體出現4個表現,說明肝不好,需要警惕肝病。

1.頭脹頭疼

晨起時頭兩側、太陽穴的位置出現異常疼痛症狀,說明肝火較為旺盛,這個位置正好是膽經循過的位置,要注意及時清肝瀉火。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2.眼睛幹澀

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眼睛之是以能看見東西全仰仗肝血滋養。當體内肝血不足時,會導緻眼球無法受到足夠的滋養,會出現異常的眼幹、眼澀症狀。

3.口幹口苦

口幹口苦多與肝火旺盛相關,尤其是晨起時症狀更為明顯,而肝火旺盛又會進一步讓膽汁排洩也受到影響,會加重口苦的症狀。

4.身體僵硬

晨起時感覺身體特别僵硬,全身的筋都無法舒展開來,睡眠過程中還容易有抽筋症狀,這很可能與肝血虧虛、肝陰不足相關。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三、傷肝食物被發現,1種食物或比喝酒更傷肝

肝癌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主要可分為内因、外因兩大類,内因主要是指遺傳因素,外因則是指環境,如病毒、食物等等。

說到傷肝食物,我們都知道喝酒傷肝,但有種水果,對肝髒的危害可能比酒精還大。

這種水果就是發黴的水果,這類水果内很可能會有黃曲黴毒素存在,該物質是明确的一類緻癌物,在動物實驗上确認具有誘發肝癌的作用。人體長期接觸,也會顯著增加患癌風險。

黃曲黴素具有很強的肝髒毒性,進入體内後會抑制幹細胞DNA、RNA以及蛋白質合成,對肝細胞帶來屠殺作用,增加癌症的風險。除了黴變水果外,黴變的堅果、糧食内也可能有黃曲黴素,一旦發現要及時丢掉。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除了黴變食物和酒,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谷傳玲提醒,還有3類食物也很傷肝,盡量少吃。

1.果汁

水果内的果糖含量很豐富,在榨汁後果糖會變得濃縮,進入體内會在肝髒内轉換成脂肪,大量的果糖攝入肝髒會來不及運輸,囤積在肝髒内部,進而增加脂肪肝的發生風險。

2.精緻碳水

我們日常常吃的白米飯、饅頭、面條等都屬于精制碳水,這類食物進入體内後會很快被身體消化吸收,導緻血糖上升。血糖長期上升,會導緻肝髒功能也受到影響,容易生病。

3.生的貝類

貝類是濾食動物,通過過濾海水來擷取食物和營養,内裡很可能會攜帶甲型肝炎病毒,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煮熟。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提醒:肝不好的人起床時,或有4種異樣

肝癌的發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長年累月下來的結果,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旦發現身體有什麼不适,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肝癌高危人群多久篩查一次?院士解讀新版《指南》》.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2024-04-19

[2]《晨起4個表現是肝在呼救,10種護肝食物要吃對!》.健康時報 2024-05-17

[3]《7類食物最傷肝盡量要少吃,留意肝髒異常的6個報警信号!》健康時報 2024-03-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