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作者:中國反邪教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改變或許是困難的,但隻要你願意開始,就是邁上了“變得更好”的旅程。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到了30多歲的年紀,我真的很想給過去的自己一個建議:請盡早戒掉“學生思維”。

因為在進入社會之後,學生思維模式,很可能是阻礙我們前進的枷鎖。

這些錯誤的思維方式,會帶給我們思想上的誤區,如同埋藏在内心深處的藤蔓,将我們牢牢束縛在原地,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與快樂。

如何戒掉學生思維的誤區,也就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誤區一: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學生時期總是有很多振奮人心的口号:“越努力越幸運”“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這些口号無一不在傳達着同一個觀點——隻要我們努力,就一定能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它用簡單的二分法,按照人生成就将人劃分為“輸家”和“赢家”,赢家天然擁有可以支配、評判輸家的權利。

在這種模式下,很多人都會去崇拜,也更想要成為赢家,亦會為了成為赢家而不斷地剝削自己,逼迫自己去“卷”。

可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發現:簡單粗暴地将努力和成功畫上等号,隻會加重我們的心理壓力,讓我們無法收獲真正的快樂。

殊不知,當我們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時,就會從心底感受到一種愉悅和對自己的肯定,這本身就是努力最大的收獲。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誤區二:準備充分才能迎接挑戰 學生時代,我們都擁有終極大Boss——聯考。我們從小到大所學的知識,都是為了它做準備。

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們就很容易出現一個思維誤區——隻有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才能迎接挑戰。

很多人也會下意識地将這種思維方式帶到生活和工作中,總是逼自己做好100%的準備才會開始做一件事,導緻錯過了很多機會。

聯考是固定不變的,人生中的衆多事項和選擇卻不是。

人生不是做題,就算暫時做錯了也沒什麼,人生的美好在于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你都可以在路上去體驗、去感受。

與其在“可能失敗”的困擾中反複準備、遲遲不敢開始,不如在試錯的過程中不斷發掘自己的潛在力量。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誤區三:成績提升之前不允許自己享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們開始習慣性地先拒絕孩子的需求,或是對孩子的要求不予回應,認為是鍛煉孩子忍耐力的好辦法。

在這樣的觀點下養育出來的孩子,慢慢地也開始用這樣的方式要求自己:

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就不能休息;

覺得自己成績提升之前,就不可以享樂;

稍微休息一下就會覺很羞恥,覺得自己不配……

在成年後,TA們也會将各種“自律”的苛刻條件強加給自己,将提升成績、獲得成功視為一雪前恥的最終目标。

這樣堅持一段時間确實會有所收獲,但如果一直保持着這種狀态,隻會過度透支心理能量,嚴重者還可能會患上心理疾病。

休息也好,享樂也罷,其實都不可恥,都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和生理需求。

我們必須學會配速,才能跑得更遠。與其逼迫自己違背天性,始終保持在沖刺的緊繃狀态中,不如給自己設立不同的裡程碑,享受每一個小小的勝利。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最後的話

人生是一個不斷建立與重塑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從來不需要太多的參照物。

當你意識到某些習以為常的規定不對勁時,就應該勇敢地去打破。

改變或許是困難的,但隻要你願意開始,就是邁上了“變得更好”的旅程。隻要你願意,世界都會為你助力。

本期封面:

3個正在拖垮當代年輕人的習慣

本文轉載自『南方都市報』微信公衆号,來源 :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作者:紙醉葡萄

● 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