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作者:社會新聲浪

在年少輕狂之時,你把人生當遊戲,決定快意人生不顧後果時,你終将會被人生棄之敝履。

知青,知識青年的簡稱,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逝世于20世紀80年代。是指在1968年—1978年之間從城市到農村和農墾兵團務農或去保衛邊疆的一群年輕人,這群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有國中或高中文化的人。

在當時的情況下,有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也加入到了知青下鄉的隊伍中,去往邊疆奉獻自己的青春。其中有一位女知青,她是第一個響應國家号召,加入到知青下村的隊伍中。年紀輕輕的她希望在邊疆發揮自己的能力。

就是這樣一位有主見的女知青,在年僅25歲的時候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讓我們不由得感慨香消玉殒。這個女知青的名字叫傅索安,有主見的她曾因為自己的主見獲得了誇贊也迎來了悲劇。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個性人生

傅索安,天津人,生活在剛解放的新中國。家庭情況中上等,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當時為數不多的英文翻譯,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學校裡的傅索安是一個外向且心思缜密的女孩,在班級擔任班長與團支書的她,由于自己長相貌美,引起了大家更多的關注。在學校也算數的上的風雲人物,影響着一部分的同學。

她沒有像别的書香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樣,知書達禮甯靜溫婉,而是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

1966年升入高中的傅索安因為未能來到自己的學校,但因為自己沒有接待資格,而混入接待隊伍中,得到偉人的接見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她性子中的不守成規,随意破壞規則和目中無人。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随心所欲的做事方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展現弊端,任性的她在這次事件後并沒有受到懲罰,導緻她做事越來越大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顧及是非曲直,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最後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不久之後,當曆史巨變出現在她面前時,她迅速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響應國家的号召,成為了全國第一個報名的知青,去往邊疆完成知青下鄉的任務。

她不僅完成了任務,還結識了很多朋友,在這段時間裡認了一位幹娘。可以說,知青這條路讓傅索安的人生經曆更加的“星途坦蕩”但好景不長,在大家一句句“向傅索安學習”中迷失了自己。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大起大落的人生

由于知青下村,她來到了黑龍江奇瑪村,凡事要強的她在知青的隊伍裡也是具有号召力的一名活躍分子。奇瑪村的隔壁還有一個村子叫做鮑家村,兩個村子因為缺水彼此間存在一些紛争,雖然兩村合力一起修建了水庫,但因為水庫用水有限供養不了兩個村子,導緻兩個村子還在因為用水問題争執不下。

每年兩個村子都會因為用水問題出現很多摩擦,來到奇瑪村的傅索安想借此機會樹立自己的風頭,她想為奇瑪村多争取一些水源,是以她找了幾個人跟她一起潛入鮑家村,但與鮑家村的人正面相遇,産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後轉化為鬥毆,最後導緻有人受傷甚至有人落下了殘疾。

事件一發生引起了巨大的争議,事件性質引起了當地的管理者的關注并對其進行調查。最後發現帶頭者是傅索安時,一時間引起了嘩變。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國家派來的知識分子帶頭引起械鬥,影響過于惡劣。于是國家派調查組來對其進行更深一步的調查,事情的帶頭者傅索安成為重點調查對象。

在調查期間,鮑家村村民因對傅索安的做法不滿,見到傅索安對其毆打進行教訓,一天下來傅索安鼻青臉腫渾身是傷,也沒有人關心她。

從被人人誇贊的知青跌落到連過街老鼠都不如,傅索安在短短幾年裡嘗盡了人間的心酸。從未受過這麼大打擊的傅索安,在經曆了這段經曆後,心裡無法疏解,最終聯系了自己的幹媽,從奇瑪村逃到中蘇邊境,由額爾古納河叛逃到前蘇聯。打算在前蘇聯大展拳腳另謀出路。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悲慘人生的開端

當傅索安逃離奇瑪村後,當地的人發現她不見了,但也不知道她去了哪,知道蘇聯方面傳出她叛逃的消息,人們感到震驚,此時的她在國内的名聲就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她的朋友對她的名字避猶不及,她的父母在得知她叛逃的消息時就燒掉了她的照片,毀掉了所有她存在過的證明。希望她存在過的證據都消失掉,來化解自己知道這個消息的悲傷。

來到前蘇聯的傅索安因為是偷渡過來的,即使她十分機靈的為自己辯解,但還是未能逃過,被當地警方以非法越境的罪名逮捕。在進行了一系列的嚴刑拷打後,經曆了電刑、鞭打等非人對待後,九死一生的逃過一劫。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前蘇聯發現傅索安的能力,對傅索安進行了解,發現她适合前蘇聯的需求,由特工部隊将她送到特維爾諜報學校接受訓練。

之後她化身“李麗娜”,以香港居民赴日本旅遊探親的名義前往日本,參與了震驚世界的“東京謀殺”。為了執行蘇共的任務,她參與了台灣方面的一些活動。在性質上,從名義上的叛徒成為了真真正正的叛徒。

即使成為了前蘇聯的特工,傅索安也深知前蘇聯的人也并沒有把它當成自己人,不僅如此,她還要一直面對前蘇聯的監視,完全沒有隐私可言。

在台灣潛伏期間,她被查出肝病,因為經常出現疼痛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導緻她不能正常地去完成前蘇聯布置的任務。是以傅索安回到了前蘇聯進行養病。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悲慘人生的落幕

在養病期間,回憶自己過去的生活,回想自己之前的種種經曆,之後到前蘇聯所經受的慘無人道的刑罰。即使十分懷念曾經的過去,病重之時想回自己出生的地方再看看也不能再踏入,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自己的決定。

最終對人生失去希望的傅索安選擇在1974年4月13日在病房中自缢身亡,她在自缢前用玻璃劃破手,用噴濺出血流不止的手在窗戶上留下一個“悔“字,來表述自己很後悔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自缢時的傅索安才年僅25歲,在無限的悲傷和悔恨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傅索安自缢後,前蘇聯方面派出了專家,在判定傅索安是自殺後,他們帶走了傅索安的屍體,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這具屍體,後來,“契他伊斯卡雅”特務學校傳出說是他們将傅索安的屍體扔進了貝加爾湖。但這個傳言确實與否,我們也無法查證了。

中國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蘇聯成為特工,後來結局如何

小結:

回顧傅索安的一生,從第一個響應國家号召人人稱贊到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再到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她争強好勝的性子無疑是造成這個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有時代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為她自己面對問題時,隻想着自己能否出風頭,而不去考慮大衆的看法。

即使當時傅索安不選擇出逃,背叛國家,之後傅索安也不會有很好的結局。縱觀她的一生,她的性格和能力,終有一天她會覺得奇瑪村這個小村子容不下她,她會往更高的地方去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