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作者:社会新声浪

在年少轻狂之时,你把人生当游戏,决定快意人生不顾后果时,你终将会被人生弃之敝履。

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逝世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1968年—1978年之间从城市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去保卫边疆的一群年轻人,这群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有初中或高中文化的人。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加入到了知青下乡的队伍中,去往边疆奉献自己的青春。其中有一位女知青,她是第一个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到知青下村的队伍中。年纪轻轻的她希望在边疆发挥自己的能力。

就是这样一位有主见的女知青,在年仅25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不由得感慨香消玉殒。这个女知青的名字叫傅索安,有主见的她曾因为自己的主见获得了夸赞也迎来了悲剧。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个性人生

傅索安,天津人,生活在刚解放的新中国。家庭情况中上等,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英文翻译,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校里的傅索安是一个外向且心思缜密的女孩,在班级担任班长与团支书的她,由于自己长相貌美,引起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在学校也算数的上的风云人物,影响着一部分的同学。

她没有像别的书香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样,知书达礼宁静温婉,而是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1966年升入高中的傅索安因为未能来到自己的学校,但因为自己没有接待资格,而混入接待队伍中,得到伟人的接见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她性子中的不守成规,随意破坏规则和目中无人。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随心所欲的做事方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展现弊端,任性的她在这次事件后并没有受到惩罚,导致她做事越来越大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顾及是非曲直,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管最后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不久之后,当历史巨变出现在她面前时,她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响应国家的号召,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报名的知青,去往边疆完成知青下乡的任务。

她不仅完成了任务,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在这段时间里认了一位干娘。可以说,知青这条路让傅索安的人生经历更加的“星途坦荡”但好景不长,在大家一句句“向傅索安学习”中迷失了自己。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大起大落的人生

由于知青下村,她来到了黑龙江奇玛村,凡事要强的她在知青的队伍里也是具有号召力的一名活跃分子。奇玛村的隔壁还有一个村子叫做鲍家村,两个村子因为缺水彼此间存在一些纷争,虽然两村合力一起修建了水库,但因为水库用水有限供养不了两个村子,导致两个村子还在因为用水问题争执不下。

每年两个村子都会因为用水问题出现很多摩擦,来到奇玛村的傅索安想借此机会树立自己的风头,她想为奇玛村多争取一些水源,因此她找了几个人跟她一起潜入鲍家村,但与鲍家村的人正面相遇,产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转化为斗殴,最后导致有人受伤甚至有人落下了残疾。

事件一发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事件性质引起了当地的管理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调查。最后发现带头者是傅索安时,一时间引起了哗变。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国家派来的知识分子带头引起械斗,影响过于恶劣。于是国家派调查组来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调查,事情的带头者傅索安成为重点调查对象。

在调查期间,鲍家村村民因对傅索安的做法不满,见到傅索安对其殴打进行教训,一天下来傅索安鼻青脸肿浑身是伤,也没有人关心她。

从被人人夸赞的知青跌落到连过街老鼠都不如,傅索安在短短几年里尝尽了人间的心酸。从未受过这么大打击的傅索安,在经历了这段经历后,心里无法疏解,最终联系了自己的干妈,从奇玛村逃到中苏边境,由额尔古纳河叛逃到前苏联。打算在前苏联大展拳脚另谋出路。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悲惨人生的开端

当傅索安逃离奇玛村后,当地的人发现她不见了,但也不知道她去了哪,知道苏联方面传出她叛逃的消息,人们感到震惊,此时的她在国内的名声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她的朋友对她的名字避犹不及,她的父母在得知她叛逃的消息时就烧掉了她的照片,毁掉了所有她存在过的证明。希望她存在过的证据都消失掉,来化解自己知道这个消息的悲伤。

来到前苏联的傅索安因为是偷渡过来的,即使她十分机灵的为自己辩解,但还是未能逃过,被当地警方以非法越境的罪名逮捕。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严刑拷打后,经历了电刑、鞭打等非人对待后,九死一生的逃过一劫。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前苏联发现傅索安的能力,对傅索安进行了解,发现她适合前苏联的需求,由特工部队将她送到特维尔谍报学校接受训练。

之后她化身“李丽娜”,以香港居民赴日本旅游探亲的名义前往日本,参与了震惊世界的“东京谋杀”。为了执行苏共的任务,她参与了台湾方面的一些活动。在性质上,从名义上的叛徒成为了真真正正的叛徒。

即使成为了前苏联的特工,傅索安也深知前苏联的人也并没有把它当成自己人,不仅如此,她还要一直面对前苏联的监视,完全没有隐私可言。

在台湾潜伏期间,她被查出肝病,因为经常出现疼痛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导致她不能正常地去完成前苏联布置的任务。所以傅索安回到了前苏联进行养病。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悲惨人生的落幕

在养病期间,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回想自己之前的种种经历,之后到前苏联所经受的惨无人道的刑罚。即使十分怀念曾经的过去,病重之时想回自己出生的地方再看看也不能再踏入,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自己的决定。

最终对人生失去希望的傅索安选择在1974年4月13日在病房中自缢身亡,她在自缢前用玻璃划破手,用喷溅出血流不止的手在窗户上留下一个“悔“字,来表述自己很后悔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自缢时的傅索安才年仅25岁,在无限的悲伤和悔恨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傅索安自缢后,前苏联方面派出了专家,在判定傅索安是自杀后,他们带走了傅索安的尸体,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具尸体,后来,“契他伊斯卡雅”特务学校传出说是他们将傅索安的尸体扔进了贝加尔湖。但这个传言确实与否,我们也无法查证了。

中国首位“女知青”傅索安:叛逃到苏联成为特工,后来结局如何

小结:

回顾傅索安的一生,从第一个响应国家号召人人称赞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再到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她争强好胜的性子无疑是造成这个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有时代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她自己面对问题时,只想着自己能否出风头,而不去考虑大众的看法。

即使当时傅索安不选择出逃,背叛国家,之后傅索安也不会有很好的结局。纵观她的一生,她的性格和能力,终有一天她会觉得奇玛村这个小村子容不下她,她会往更高的地方去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