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作者:天機調茶局

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消息稱,近日,美國對中國的量子技術又一次實施制裁。然而,就在制裁名單更新後的幾天,中國宣布其量子計算領域的核心元件已實作國産化,不再需要從海外購買。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觀察人士指出,這一突破性進展無疑為中國的量子技術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國産化突破: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

上周三,中國的量子計算研究公司——本源量子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了“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這一元件被比作量子計算機的“神經網絡”。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據本源量子的研究員孔維成介紹,量子處理器或量子晶片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環境中運作(-269攝氏度或-452華氏度),是以該子產品必須首先具備隔熱功能。

此外,該子產品還需要在量子計算機的“腦”和外部裝置之間提供高速、穩定的信道,以確定信号和量子資訊的準确傳輸。直到現在,獨立生産這一子產品的主要障礙在于一個關鍵部件——超低溫專用高頻同軸電纜的采購。根據安徽新聞報道,這種電纜以前必須從日本進口,而且價格昂貴。

本源量子新開發的子產品可以為100位以上的量子晶片提供微波信号傳輸通道,并能在極冷環境下實作跨溫區的穩定信号傳輸。這一子產品的成功使得量子晶片能夠“發揮更強大的計算能力”,進而幫助量子計算機高效運作。

随着技術戰争的更新和西方技術封鎖的加劇,加快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實作自給自足,對于中國的量子技術來說變得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最新釋出的出口管制名單中,将22家中國的量子研究和工業化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列入37家受制裁的中國實體之列,本源量子也在制裁名單之中。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本源量子成立于2017年,由中國科技大學的量子實體學家郭國平和郭光燦在安徽省合肥市創立。在研發這個子產品的過程中,該公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0研究所合作,該研究所也位于安徽省。

本源量子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的幕後推手。今年一月,這台量子計算機對全球使用者開放。據中國新聞社周三報道,這台被命名為中國神話中的齊天大聖的量子計算機是中國最新、最先進的可程式設計和可傳遞的機器,目前已完成超過18.3萬個量子計算任務。

總的來說,本源量子的這一突破不僅表明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實力不斷增強,同時也展現了中國在面對國際技術封鎖時,堅持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決心和能力。接下來,我們将深入分析這一突破對中國量子技術發展的深遠影響。

在美國對中國的量子技術實施新一輪制裁的背景下,本源量子的成功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對美國制裁的一次有力回應,更是中國在高科技領域不斷追求自主創新、自給自足的重要裡程碑。

實作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的國産化,意味着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邁出了關鍵一步。過去,依賴進口高頻同軸電纜,不僅成本高昂,還容易受制于人。如今,中國研發出自己的替代産品,不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還能確定供應鍊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面對技術封鎖,中國選擇了以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來應對。這樣的政策不僅适用于量子計算領域,也适用于其他高科技領域。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中國可以逐漸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建立起更加獨立和自主的科技體系。

本源量子的成功不僅是中國的勝利,也是對國際科技格局的一次重大影響。随着中國在量子計算等高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國際科技競争将變得更加激烈。未來,中國有望在更多科技領域實作自主創新,為全球科技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國産量子計算元件的成功對中國科技自立的意義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制裁旨在遏制中國的技術進步和創新能力。然而,本源量子成功研發出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标志着中國逐漸打破了這種技術封鎖。這一突破不僅提升了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國際競争力,還增強了國家的科技自主權。

科技自主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依賴進口關鍵技術群組件,不僅在經濟上受制于人,更可能在關鍵時刻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通過實作關鍵技術的國産化,中國能夠在技術供應鍊上更加獨立,進而提升國家安全水準。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進口高頻同軸電纜不僅價格昂貴,還面臨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國産化後的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不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還能確定生産和供應的穩定性。這樣一來,量子計算機的制造成本将顯著降低,産業效率也會相應提升。

量子計算技術的突破,将帶動一系列相關産業的發展。高頻同軸電纜等關鍵元件的國産化,将推動國内相關制造業的更新和技術進步。同時,量子計算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會催生更多新興産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面對外部技術封鎖,中國選擇了自主創新的道路。高密度微波互連子產品的成功研發,是中國科技工作者艱苦努力的結果。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也激勵了更多科研人員投身自主創新。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量子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高端科技人才的支援。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突破,中國可以培養更多具備國際競争力的科技人才。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國内科研水準,也為未來科技發展儲備了強大的人才力量。

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技術突破,提升了自身的國際競争力。在未來的國際科技競争中,中國有望占據更加有利的位置。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中國可以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展現更強的實力。

雖然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選擇了自主研發的道路,但這并不意味着中國會孤立于國際科技合作之外。相反,通過提升自身科技實力,中國可以在國際合作中獲得更多話語權,推動更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

港媒:美國制裁後,中國立即用國産産品替代進口量子計算機部件

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技術突破,不僅是對美國制裁的有力回應,更是中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重要展現。這一成就展示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也為未來的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中國有望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