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前幾天讀到一個非常熱的文章,一知名教授預測,接下來房價還會繼續暴漲很長一段時間。

他的觀點就是:房子每天都在消耗,而且大量的隐形需求被無視了,房子漲價、降價,和人口因素關系不大,人口因素不是決定因素,他預測明年房價就開始漲。具體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預測上漲的邏輯是怎麼樣的。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01

回顧上一輪市場暴漲

首先,他為我們回顧了一下大陸樓市上一輪暴漲。

他表示,上一次房價暴漲是在2015年,那個時候大陸同樣面臨類似目前一樣的情況,庫存壓力大、去化周期長,房企債務壓力巨大,市場信心不足觀望情緒濃厚…

不過很快,在大陸出台的利好政策大力刺激下,那一次,國内房地産市場面臨的問題很快迎刃而解,并且許多城市的房價也開始了一路飙升,有些城市的房價在那個階段甚至翻了一番。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比如,從前8000元/平方米,那一輪刺激下,就漲到了1.5萬元/平方米;此前2萬元/平方米漲到了4萬元/平方米;5萬元/平方米甚至漲到了10多萬元/平方米,房地産市場開啟了前所未有的火熱潮。

然後他繼續說,進入2024年以後,國家再次大力刺激房地産。僅在最近一周内,杭州和西安就全面放開了房地産購買限制,不僅如此,目前國内M2也達到了300萬億元,洪水灌溉、通貨膨脹和貨币貶值。

他分析,這一系列操作都是房地産價格再次飙升的前奏。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02

這一次房價真的會再次像2015年一樣暴漲嗎?

對此,網上有一位自稱某教授的網友表示,他100%确定房價啊還會上漲。至于上漲的邏輯,他表示,之是以他笃定房價一定會上漲,并不是因為他盲目樂觀,也不是因為他有多少套房子,而是因為他發現房價上漲以後,市場會更大。

他以自己的個人經曆是這樣解釋的,他第一次創業項目時,一個項目的成本隻要30元,每個人都不願意投資廣告,說如果廣告可以更便宜我們就做;後來一個項目的成本增加到300元,每個人都願意投資廣告,并加大投資力度了。

他從這一段經曆當中得出了一個這樣的結論,市場并不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是由人類的缺點決定的,價格越低,市場就越少。

說的簡單點就是,大家都喜歡價格比較高的東西,現在某多多和閑魚上的東西都很便宜,但是大家真的很有錢,還是會選擇在某東或者某貓上消費。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而且,未來的東西隻會越來越貴,而錢也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越來越便宜。比如水、汽油、天然氣、電,這些商品在近年都出現了價格上漲。

當然除了這個,還有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這些年也一直保持着上漲趨勢,而且大機率未來還将繼續上漲。

也就是說,你生活當中必須消費的東西,壟斷的東西,價格基本上都保持着一個上漲趨勢,而且這個上漲還将延續。當然,糧食除外,因為糧食是農民種的,隻有被壟斷的東西才會100%上漲,你控制的東西漲不了。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至于房子,他表示,如果價格越來越低,大家的買漲不買跌心理,就不會入手。但是從政策來看就已經看得出來,既然價格低你們不入手,那麼就停止土地供應。

這樣一來,市場上的房子就少了那些老房子永遠不會被拆除。如果你有錢,你就沒辦法永遠住在老房子裡,因為未來所有的資源都将傾向于高品質的社群,老人住在老房子裡,整個社群充滿了死亡的味道。許多年輕人就會悄悄地搬走。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這個從現在的農村就可以看明白,現在的農村還有多少人?還有多少年輕人?不管你怎麼美化農村,最後大家都去了城市。

如果大家都去城市的話,那麼就必然會更向往更大的城市,因為好的教育和醫療,包括就業都不在農村,都在城市裡。

是以他認為,未來城市房子也是這個邏輯,老房子沒有高品質的社群配套,大家的收入不斷上漲,口袋有錢了,就會有改善住房的欲望,到那個時候,就會逃離老社群,選擇更高品質的配套社群生活。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03

對買房人的建議

教授說,任何時候,買房都必須全額付款。如果你不全額買房,你的收入會不穩定,房貸會讓你超級郁悶。

至于買在哪裡,他的建議是,一定是中心的中心。他表示,買房子,隻要不是中心的中心,就是錯的!因為随着時間的推移,中心區的租金仍然會越來越貴。現在你看到很多地方的租金都很便宜,這是人們改變消費的場景。真正的消費場景仍然在市中心的中心。

是以他覺得:買房可以全額上車,而且隻有在城市中心區買才是對的,其他地方都是錯的!

教授說:100%确定,房價還會漲!

最後,他總結他的這一套邏輯,并坦言,100%的房價會上漲。因為這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買漲不買跌!

那麼,對于這位網友的看法,朋友們,你們認為2024年房價真的會飙升嗎?

萬子婳說:文章的每個字,都是我用心敲出來的,點個「在看」,讓我知道,你們也在為人生「拼盡全力」。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