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作者:農财網種業寶典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廣告---育種家要有遠見,要懂得取舍在核心種源創制和分子育種技術方面,我們還存在明顯短闆種企國際化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育苗年需求量達到4000-5000億株,産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5月17日,2024中國蔬菜産業大會系列活動之蔬菜種業科技創新交流會在安徽和縣召開。與會者圍繞蔬菜種業創新、科企合作、種苗商業化、種企國際化等話題進行了報告分享。

育種

思維、技術、資源缺一不可

蔬菜是大陸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全國蔬菜常年種植面積超3億畝,總産值超2萬億元,以10%的種植面積,創造了約40%的種植業産值。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已育成蔬菜品種6500餘個,實作了蔬菜良種4-5次更新換代。優質品種的研發支撐了大陸蔬菜産業快速發展。

然而與世界先進水準相比,大陸育種還存在差距。

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德華表示,國際種業巨頭的商業化育種已進入“正常育種+生物技術+資訊化”的育種“4.0時代”,大陸育種仍然處于“2.0時代”,跨國巨頭的育種思路值得大陸種企借鑒。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德華

比如育種家要有遠見,要根據國家的經濟形式、社會背景,選育未來10年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品種;育種家要懂得取舍,在有限的時間、資金和材料情況下選育出好品種。

天津德瑞特借鑒了現代種業公司科發模式,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建構符合公司研發需要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實作了育種工作的子產品化、流程化和規範化,并育成突破性品種,推動産業發展。

此外,育種還需要有先進技術輔助,以提升育種效率。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武認為,分子育種具有多、快、好、省的優勢,但在應用時也存在挑戰:其需要與正常育種銜接,需要滿足一定的軟硬體條件。王曉武及團隊已研發出成套的裝置及專用機器人,通過分子育種主要環節或全局自動化,解決各流程中存在的限制性問題。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武然而,目前大陸蔬菜種業創新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核心種源創制和分子育種技術方面存在明顯短闆。

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張聖平認為,大陸已經在種質資源收集與鑒定、基因組學研究、标記輔助育種、雜種優勢利用、細胞工程育種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接下來就是需要補齊核心種質創制、基因編輯育種等方面的短闆,實作彎道超車。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中國蔬菜協會副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張聖平

種企

既要自身強也要走出去

目前,全球種子市場總值約500億美元,蔬菜占其中的20%,約100億美元,産業前景廣闊。

不斷擴大的蔬菜種業市場,也吸引着全球蔬菜種企的目光。

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溫常龍指出,大陸蔬菜種業市值約200多億元,占整個蔬菜産業不足1%,這與發達國家平均6-10%的占比相差甚遠。蔬菜種業急需解決“研發主體不強、科企協同不強、企業技術不強”的難題。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溫常龍

本次大會,溫常龍分享了北京農林科學院科企合作的協同機制。首先,北京農林科學院建立了“蔬菜研究所+京研品牌”的“成果創制+成果轉化”的科企協同特色發展模式,即科研機關選育符合需求的新品種、優種子,制定符合菜農的新方案服務市場;育種家、栽培專家和檢測專家再根據市場調整研究方向和配套方案,以實作互相促進。

此後,經過兩次改革,北京農林科學院采取知識産權作價入股、農科院控股、育種家參股的方式,有效推進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

“簡言之就是,育出一粒種子前,成本在科研機關,而育出一粒種子後,生産成本在企業。”溫常龍說。且每年種子産業化後的收入也将用于科研機關在全國建立育種研發基地,這既有利于育種家的發展,也有利于企業的成長。

中國種企如果要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則需要有戰略、有決心、有布局。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全傑表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種企國際化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與國際市場對接,可以擷取更多的種質資源和市場資訊,促進種業創新。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全傑

不過國際化也面臨着諸多挑戰。國際市場競争激烈,各國都在加大蔬菜種業的投入和研發力度,争取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其次,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技術标準等存在差異,給蔬菜種業的國際化帶來了諸多不便。此外,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産權保護、貿易摩擦等問題也可能對蔬菜種業的國際化産生負面影響。

北京捷利亞種業有限公司采取的方式是:堅持一個核心、二條路線 、三化戰略,以小博大,實作國内研發,全球生産,全球銷售模式,使公司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商業價值。

種苗

特色化、優質化、高品質

蔬菜種苗在農業生産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資料顯示,大陸蔬菜播種面積約3億畝,育苗年需求量達到4000-5000億株。蔬菜育苗需求量大,種苗産業已成為撬動蔬菜産業發展的重要支點、蔬菜産業提質增效的關鍵點,産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然而簡易育苗設施多、大型育苗廠少等問題仍然限制着産業發展。目前,大陸擁有的規模化育苗廠數量不到3000家,年育苗量超過5000萬株的育苗場不到100家,急需建設提升現代設施育苗中心。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别之龍表示,蔬菜集約化育苗中心建設項目将在蔬菜主産區建設300個年育苗能力5000萬株的集約化育苗中心,新增750萬畝蔬菜育苗量,有效解決小農戶育苗難、成本高、品質差的問題,提升育苗品質與效益。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别之龍

不過,大力發展的設施農業及生态農業,使得市場對優質特色種苗及高品質種苗的需求依賴加強,種苗企業核心競争力凸顯,種苗的商業化程度大幅提升。

那麼,種苗企業又該如何發展商業化模式?

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麗介紹,目前存在的商品售賣形式主要有:種苗代加工、有品種權的種苗銷售、種苗+社會化服務、種苗+有償服務、種苗企業輸出管理、種苗企業異地建苗廠、種苗企業全産業鍊營運、其他形式。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山東偉麗種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麗

商業化明顯還存在些許不足,比如應對異常風險的安全保障差,沒有資料資訊指導導緻種苗積壓、挫傷産業,科研投入不足,行業潛能未充分挖掘,早期從業者科技水準較低等。

未來産業發展需要重新制定戰略與方向;重新定義和服務客戶;重新回答市場;重新回答員工群組織,比進行戰略轉型更新,打造持續競争力。對此,偉麗種苗也正在不斷探索。

據悉,本次大會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的指導下,由中國蔬菜協會、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和縣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承辦。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100億美元的蔬菜種業市場,如何占領一席之地?

作者丨農财君攝影丨譚家富

編輯丨農财君聯系農财君丨18565265490

KNOW MO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