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作者:故裡夢長安

李天佑是人民軍隊的一員虎将,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他的人生那就是傳奇、坎坷,他參加革命的時間早,但很快打出名氣,20歲就擔任了紅三軍團的師長。

可往後的抗日戰争、解放戰争乃至建國後,任職都不是那麼順利,尤其是解放戰争初期,他曾被接連拒絕過兩次。

紅三軍團的老上司黃克誠甚至說:如果他來,就把我師長讓給他。兩人的關系按道理來說還不錯,為何黃克誠卻是如此态度呢?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如果李天佑抗戰時期沒有離開軍隊,那他的履曆會更加耀眼,奈何1938年5月他就因病離開了一線,輾轉延安、西安治療未果,最終隻好前往蘇聯就醫。

這一去,就是1944年才回國,此時已經沒有合适李天佑的位置,是以就一直留在陝北,他在抗戰時期的職務也是以停留在343旅代旅長上。

1945年日本投降後,李天佑跟随林總從延安出發重返戰場,本來是要去山東,半路接到新指令出關作戰。

無論山東還是東北,中央都是讓林總去當軍隊的負責人,可李天佑的職務确實不好安排。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出關的部隊來自五湖四海,各個根據地都有,李天佑要空降,也隻能空降到熟悉的部隊去。而他抗戰時期任職過的343旅,後來由楊勇挑起重任,大部分留在關内作戰。

想來想去,就新四軍第三師合适,畢竟該師師長是老上級黃克誠,按道理來說可以接納他,可黃克誠态度卻非常抵觸。

東北局緻電中央請示,想任命李天佑為第三師第一副師長,原來的副師長劉震、洪學智都滑落一個名次,中央同意了。

但電報傳達至第三師後,黃克誠大皺眉頭,認為這樣很不妥,是以沒有将電報在師裡宣布。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李天佑不知這些情況,帶着任命就去了第三師,如此一來,事情就藏不住了。

然而黃克誠還是沒走那一套歡迎程式,反倒緻電中央說如果李天佑一定要過來任職,請解除自己的師長,讓李天佑擔任。

黃克誠可是第三師的主心骨,此時東北尚未整合完畢,他如果被已調走,第三師人心就散了。是以中央考慮再三,沒有對第三師進行人員調動,将李天佑的任命撤出。

這就奇了怪了,黃克誠是出了名的公正、有黨性,李天佑跟他還有舊,為何做出這種看似不近人情的事呢?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倒不是自己戀權,隻是考慮的角度不一樣。

黃克誠在跟中央的電報中說,此時的第三師已經有劉震、洪學智兩名副師長,本來一個師人數就不多,沒必要把指揮機關弄得那麼臃腫。

而且黃克誠和李天佑都是紅三軍團的人,第三師的根源卻是紅25軍,将李調來,上司班子都由紅三軍團的人做主,擔心原紅25軍的人會有意見,影響團結。

這并非危言聳聽,第三師主要由八路軍344旅的一部分組成,而黃克誠剛被調到344旅擔任政委時都受到了抵觸,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将隊伍磨合好。

李天佑突然空降,下面的人想必也不會服氣,正值剛剛出關急需擴張的重要時間節點,不宜增添那些不穩定因素。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黃克誠思考得很全面,第三師是跟随他多年的隊伍,他态度如此堅決,林總也不好強行把李天佑安插進去,使得李天佑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二線軍區任職。

直到1947年,李天佑終于迎來指揮野戰部隊一縱的機會,隻是這次安排,林總同樣受到了抵觸。

這年1月的雙城會議,林總找到時任東北民主聯軍一縱司令員的萬毅談話,說想讓他跟李天佑對調,去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

萬毅東北講武堂出身,早年在張學良麾下任職,抗戰時期投向八路軍,在山東濱海地區打出赫赫威名,日本投降後又随羅帥進入東北。

倒不是說萬毅不強,但之前有幾戰确實沒達成野戰軍司令部預想的戰果,是以林總準備将更善于進攻的李天佑換上來。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可萬毅接受過系統化的軍事訓練,隻想在第一線作戰。且他跟李天佑未曾接觸過,并不覺得自己不如李天佑,是以就固執地搖頭拒絕。

林總給他做了好幾次思想結果都沒用,最後甚至吵了起來。奈何吵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林總最後給出兩個選擇,一是原指令不變,去松江軍區當司令員,二是留在一縱,但要轉為政委。

萬毅很不高興,去找到山東時的老上級羅榮桓訴苦。羅帥安慰一番後,他的心情稍有好轉,随即猶豫着問:如果我能繼續完成任務,你們還會支援我嗎?

畢竟突然被調離,肯定是上級有所不滿,萬毅雖想留在一縱,但也有些不自信了,好在羅帥隻用一句話為他定心:隻要你有能力完成任務,我們都會支援你的。

萬毅終于笑了,選擇接受林總的第二套方案。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李天佑上任後,一縱很快就在戰鬥中展現出不同的面貌,與他配合的萬毅也由衷感歎:都說李天佑是紅軍中的優秀指揮員之一,現在我服氣了,我要向他學習打仗。

本文開頭說過李天佑的人生有一個關鍵詞是坎坷,接下來的經曆就符合這個詞。

在著名的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很多名将大展身手,劉震、梁興初、吳克華等縱隊司令員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現,然而一縱卻是總預備隊,基本沒有露臉。

平津戰役中,李天佑在天津打得很好,卻還是被總指揮劉亞樓壓了一頭。

新中國成立後,李天佑在老家廣西剿匪進展緩慢,被中央點名批評幾次,他都無奈自嘲:打了一輩子仗,沒被毛主席批評過,沒想到卻在這土匪上摔了跟頭。

東北虎将李天佑,兩次任命都受阻,黃克誠:他來,我的師長讓給他

1955年全國軍區改制,上将基本都是大軍區正職或中央部門的重要崗位,李天佑同時期卻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57年才畢業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明明那麼高的起點,也很得上司賞識,可履曆隻是如此,對他來說絕對屬于坎坷了。

1970年9月,李天佑在北京病逝,終年56歲。他的妻子痛苦地說:16歲當連長,20歲當師長,他連去世也比别人早。

哎,太過可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