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作者:今日南通

投入自動化生産線、立體倉庫等,智能化裝置的引進提高企業生産效率,實作對生産過程的實時監控和資料分析,使得生産更加高效、靈活……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安現代紡織科技産業園内,江蘇新世嘉家紡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了傳統生産力的發展方向,全面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以科技創新為突破,以産業更新為方向,大力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據悉,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保證企業的平穩健康發展,促進企業的全面開花,出台了針對性惠企政策支援轄區企業發展,對于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産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對于高端制造業、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循環經濟等産業的扶持依據進一步明晰。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我們新世嘉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打破傳統紡織企業勞動密集型的産業特點,加大智改數轉網聯力度,朝着智能工廠和綠色工廠的方向前進,公司新上光伏發電和儲能項目,每個月産生綠電70萬kWh。”江蘇新世嘉家紡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聚焦“一主一新一特”三大主導産業,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産業數字化與數字産業化“雙向賦能”,紮實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率先形成“5G+工業網際網路”生态體系,打造新型數字化産業集聚區。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公司開足馬力、加快生産,目前在運轉的有兩條産線,一條是為了保證客戶的供應,另一條是我們新投的産線。”江蘇東材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學偉表示,公司主導産品OCA基膜、偏光片離型保護膜聚酯基膜、MLCC離型膜基膜、低析出聚酯基膜達到國際同類産品水準,實作了進口替代,補齊了國内市場短闆。公司今年預計銷售薄膜10萬噸,産值可達22億元,比2023年預計增長15%以上。

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是賦能傳統行業,特别是印染行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路徑。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打好傳統産業煥新、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組合拳”,做優做強先進制造業。常安現代紡織科技産業園公共印染中心入駐一家采用非水媒體無鹽染色技術的項目,通過系統研究非水媒體和少量污水的高效分離回用技術,完成了節水90%等各項生态和技術名額,從源頭上解決了染色污水排放量大,染料浪費嚴重的難題,為染色污水零排放奠定了基礎。

此外,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突出産創融合,打造科技工業新體系。積極策應長江口産業創新協同區建設,推進科創項目、科創人才、科創基金加快集聚。持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引導北材、西蒙等龍頭企業與大院大所、研發機構密切合作。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電能耗下降35%,天然氣下降30%,新裝置上線後,整個項目成本大大降低,同時,産能也比之前大多了。以前裝置老化經常會檢修,一個月最多能做600噸,需要一個勞工看一台裝置。智能化上線後,一個勞工看4台裝置,一個月産能2000噸。不僅損耗大為降低,安全系數也提高了。”北材南通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工廠中的房間相關負責人介紹。

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 支撐經濟“硬”發展

從廢棄的廠房,到2024年銷售規模預計超100億元、稅收超億元,這些都得益于海安市當地優良的營商環境、優越的區位優勢以及巨大的市場前景,北材南通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将緻力于攜手行業夥伴共同打造綠色精品不鏽鋼産業園區。

楊惠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