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作者:大象新聞用戶端

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大型融媒體報道《盛世修文》,深入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着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今天推出《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視訊加載中...

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這個民族還會偉大下去的。要通過文物發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2022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河南安陽考察時的講話

殷墟是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與基石。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大象新聞帶您走進殷墟博物館新館。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2024年春天

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距今3000多年前的珍貴文物

首次亮相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多方兒女 跨越空間距離

奔赴安陽

一同找回 這場隐藏在時間流轉中

屬于中華民族的血脈記憶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清朝末年

金石學家王懿榮在中藥“龍骨”上

首次發現了甲骨文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1928年

以董作賓、李濟等主持的

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

在河安陽小屯村挖下了第一鏟

中國近代考古學由此誕生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百年光陰飛逝

2024年2月26日

殷墟博物館新館落成

舉世矚目

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

近4000件套文物在這裡

被考古人

捧向世界的舞台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

北京大學教授李伯謙曾評價殷墟

“就考古學而言,

(中國)沒有哪處遺址的重要性超過殷墟。”

這座中國連續發掘時間最長

清理遺迹最多

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古遺址

如今

已不再僅僅承載文物展示的單一功能

而是成為中華文明探源

最為關鍵的節點之一

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内公認的

人類早期文明重要遺存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講好殷墟故事

讀懂中華文明

需要牢記總書記的重要訓示

重視和加強考古工作

不負曆史使命和時代重任

考古殷墟

功在千秋

盛世修文 | 博物館日話殷墟

來自殷墟的未解之謎

尚待一代又一代考古人

尋根溯源 代代守護

用更多考古研究成果

探尋滋養中華民族

從古至今

奔流不息的“源頭活水”

讓中華文明

更好同世界各國多彩文明一道

為人類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盛世修文》主題策劃,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

出品人

王仁海

總策劃

盧慎勇 劉林軍

策劃

夏繼鋒 時舜英

監制

程文傑 劉金星

統籌

關新耀 劉大彬 謝昰炜 楊燦 李莉芸 王澤群 韓靜雯

視覺

張冰晗 于金琛 李雷樂

出品

河南廣播電視台大象新聞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