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作者:藝綻

從首都劇場穿行至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戲劇大道上,夏風吹來,拂起一側牆壁上懸挂的輕紗,《雷雨》劇本的文字豎版排列,印于其上,這是濮存昕、唐烨“淘”來的發行于1936年珍貴版本。一路向前,萬裡無雲的晴朗天氣突然響起一道悶雷,草坪區域裡,北京人藝效果設計鄭晨正帶着觀衆們“興風作雨”,蒲扇穿上珠子,搖起來如同雨落,三合闆來回一抖,像雷聲劃過天際……5月18日,看不見的“雷雨”環繞在北京人藝的各個角落,為今年的“人藝之友日”添上了一個鮮明貫穿的主題。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11項活動點亮劇院内外空間

2023年,北京人藝建院71周年紀念日,“人藝之友日”品牌活動首次開啟。今年是《雷雨》劇本發表90周年、北京人藝首次上演《雷雨》70周年,為緻敬這部标志着中國話劇藝術走向成熟的經典作品,“人藝之友日”充分利用北京人藝的場地空間,以“戲劇互動”“展演展播”“展覽分享”“文創市集”四大版塊共11項活動挖掘展現《雷雨》生生不息的藝術魅力。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首都劇場裡,“人藝《雷雨》面對面”戲劇對談集中邀請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共話《雷雨》的寶貴價值。5月18日上午,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與曹禺先生的女兒、劇作家萬方暢聊人藝和《雷雨》的淵源往事,下午,龔麗君、張培、孫大川、伍宇辰檸接過話筒,詳談《雷雨》的傳承發展。5月19日,米鐵增、高冬平、王剛、濮存昕、唐烨等藝術家繼續與觀衆相見,分享《雷雨》在人藝的創排傳承、演繹《雷雨》的親身經曆以及當下《雷雨》的舞台創新等種種見解。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北京國際戲劇中心裡,《雷雨》的靈魂處處閃爍。人藝小劇場上演來自曹禺母校南開大學的外文戲劇《雷雨》,以不同語種變換展現多個重要片段;戲劇沙龍區域被“還原”為曹禺書房,步入其間的觀衆将穿越至一次1933年的小小“讀稿會”,沉浸式見證一部巨作的誕生;四合院咖啡廳區域,北京人藝1979年版話劇《雷雨》以及蘇州評彈、黃梅戲、甬劇、呂劇版《雷雨》的影像接連播放,不同藝術形式的诠釋各具特色,但經典的核心永不黯淡;夜幕降臨後,曹禺劇場裡好戲開演,上海方言版話劇《雷雨》再次揭開了周公館裡那個電閃雷鳴的長夜。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戶外區域,各類互動體驗人流如織。《雷雨》趣味答題闆上題型齊全,單選、連線、造句引來資深觀衆一展身手;熱鬧的市集比去年明顯擴容,密集擺開的攤位上,圖書、文創、美食、集章打卡不一而足,人流不斷。5月18日恰逢每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首都劇場、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分别設立“中國話劇的守望者——歐陽山尊誕辰110周年紀念展”與“學積有生——北京人藝舞美教育訓練成果展”,展出大量藝術品實物、資料檔案,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學術廳則舉辦了一場“我是人藝之友”戲劇工作坊,邀觀衆親身感受戲劇表演的樂趣與力量。

對談、互動、市集、展覽樣樣齊全, 2024“人藝之友日”11項活動點亮《雷雨》主題

推動藝術資源回饋觀衆、融入城市

“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體驗制作聲效。”觀衆胡先生帶着剛讀國小的女兒搖雨扇、推風車,一大一小玩得不亦樂乎,“這些風雨聲、雷聲非常逼真,讓我特别欽佩藝術家們的想象力。我希望孩子能從這些有趣的幕後知識裡得到啟發,熏陶她對戲劇藝術的感覺力。”

“‘人藝之友日’的初衷是拉近劇院與觀衆的距離,期待可以讓大家感受到,他們對人藝的支援是有回饋的。”馮遠征說。1986年,象征着北京人藝與劇院觀衆幾十年友誼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之友聯誼會”(簡稱“人藝之友”)正式成立,至今已走過38個年頭,成立之初的500餘名會員,如今已拓展至6萬多名“北京人藝的朋友”。據悉,除了夜間正式演出,今年“人藝之友日”的體驗活動均免費開放,5月9日相關資訊正式釋出後,所有須憑票入場的免費項目均在短時間内預約滿員。

5月19日,“中國旅遊日”當天,“人藝之友日”各項活動将繼續開展,推動戲劇走出劇場、融入城市,助力東城區持續打造“大戲東望”品牌,營造“戲劇之城”生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