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電動車無辜中槍,美國“被害妄想症”變本加厲?

作者:車友邦網

美國的“玻璃心”和其超級大國的地位明顯不成正比。

當地時間5月14日,比亞迪旗下新能源皮卡車型SHARK,在墨西哥舉行全球首發儀式。而恰好就在當天,美國白宮釋出最新聲明,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關稅稅率将從25%提升至100%。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墨西哥當地建廠生産的電動汽車,隻要是中國車企,也不例外,需要征收高額關稅(之前零關稅待遇取消)。

中國電動車無辜中槍,美國“被害妄想症”變本加厲?

美國到底在害怕什麼?

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後,以節能精緻著稱的日本小型省油轎車迅速占領美國市場,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經營業績直線下降,美日貿易戰進一步激化。

通過限制日本汽車進口,最終阻擊日本汽車在美出口規模,美國汽車行業扭轉盈虧。而自願讓步的日本,迎來了“失落的二十年”,如今依然被美元霸權收割。

30年全球大周期輪回,美國汽車工業擔心曆史重演,因為這次的競争對手變成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這條全新的賽道裡,其似乎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壓力。

來看CleanTechnica(國際清潔能源研究機構)釋出的今年一季度全球電動車TOP20銷量資料,可以看到比亞迪以58.47萬輛銷量排名全球第一,拉開了和特斯拉之間的距離,雙方銷量差有20萬輛左右。

中國電動車無辜中槍,美國“被害妄想症”變本加厲?

該圖由蓋世汽車制作

考慮到特斯拉剛剛經曆近乎“災難”的第一季度,全球銷量“閃崩”、股價大跌,又大量裁員,反觀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尤其是上圖顯示多達8家中國品牌進入TOP20榜單,而美國品牌僅特斯拉、Jeep和福特三家入圍,使得中國新能源汽車成為美國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與此同時,美聯社前段時間刊發了一則關于比亞迪Seagull(海鷗)的視訊,當中提到海鷗的駕駛性能很好,組裝工藝堪比美國制造的電動車,但是美國制造的電動車售價是其3倍,讓美國怕了,築起關稅壁壘“高牆”,不得不說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承受了太多委屈和不公平。實際上,比亞迪高管也明确講過,其乘用車業務就沒打算進入美國市場,可美國還是一如既往的宣揚“比亞迪威脅論”,把比亞迪視為洪水猛獸,可謂完全是一廂情願,想多了!

中國電動車無辜中槍,美國“被害妄想症”變本加厲?

無論如何,美國的關稅“大棒”已經揮了下去,而新能源汽車作為大陸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也将堅定不移的貫徹下去,這意味着後續“刺刀見紅”式的争奪戰無法避免。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競争,将成為中美對于全球領先行業的主導、技術标準的制定中關鍵的一環。

随着我們的新能源汽車持續加大全領域的話語權,勝利的天平無疑持續偏向我們這邊,而接下來就需要中國車企繼續努力,用汗水拼得屬于中國汽車品牌以及中國制造的榮耀。

【結語】多說一句,放棄把希望寄托于美國後續會自行降低關稅這一幻想,因為就現在的民調結果來看,更偏激、更左的特朗普有望今年年底重返白宮,信奉貿易孤立和美國優先的他,屆時或許會把關稅的“大棒”揮舞的更高。但準備妥當的我們,已經做好了見招拆招,這場全球汽車行業百年未有之變局時刻,相信我們一定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