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作者:許小許哇

今天忽然看到一則短視訊,感覺受益良多,是以特地分享給大家看看。

視訊中,一位高齡98歲的老爺子正在跳腳的教訓自己68歲的兒子。

火氣之大,讓人看了忍不住的發笑。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沒錯,是發笑,雖然隻是記錄了平淡的家庭瑣事,但是卻給人滿滿的幸福感。

俗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

畫面中的老爺子雖然已經98歲了,但精神爍爍,想對于老爺子來說,他的精神世界應該很富足。

而68歲的兒子被教訓的時候,也絲毫不見任何生氣,隻是嘴上說着就是我幹的,就是我幹的。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那種無奈而帶有寵溺的語氣,讓人臉上忍不住露出姨母笑。

我想這大概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場景吧。

在自己六七十歲的時候,父母健在,兒孫滿堂,一家人其樂融融的聚在一起,雖有沖突産生,但不影響親人感情。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對于很多人來說,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身邊沒了父母是種遺憾。

而現在疲于工作的我們,甚至正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大家應該更能體會這種感覺。

有人才有家,這裡的人是指家人。

小時候的我們生長在父母的羽翼之下,被保護的很好。

年少時候的我們被世界逐漸接納,開始對外面的世界産生了好奇心,想要離開父母的羽翼,飛向自己的天空。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成年的我們開始面臨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扭轉在工作生活之間,但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慢慢忽略自己的父母。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逐漸的,我們年齡到了,成家了。

于是我們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精力,在自己的小家中更加忽視了自己父母的感受。

再後來自己有孩子了…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我們像是原先的父母一樣,不得已把精力再次放在了自己的孩子上。

這時候的我們學會了如何變成一名合格的父親,但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忘記了自己原本的角色——子女。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等到自家孩子成家以後,我們再想要回歸到原本的角色時,卻發現父母已經老了。

那時候的我們五六十歲了,而父母逐漸邁不開腿,吃不下東西,甚至身體差一點的開始被病痛折磨。

論98歲父親教育68歲兒子有多幸福

等到将近70歲時,絕大多數的長輩離我們而去。那時候的我們開始回想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小時候關于父母的愛,我們無比懷念,敬畏,希望再次得到。

可一切都晚了…

因為他們不在了…

近義詞嗎?奉勸大家一句,常回家看看,見見記憶中那個許久不見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