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作者:懷表研習社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如今,舟舟早已離開父母溫暖的懷抱,也未曾伴随同胞妹妹左右,而是堅定地選擇了在鄉村的殘障人士藝術團中,體驗集體生活。

在這個大家庭之中,舟舟仿佛再度尋覓到了那份曾備受矚目的感受,他堅信自己依然是那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每日早晨,舟舟總會伴随着初升太陽灑下的熠熠光輝蘇醒過來,雙眼閃爍着濕潤的微光,面頰上洋溢着稚嫩而純真的笑容。

盡管他的智力僅相當于三四歲的孩童,但對于音樂的熱愛卻是源自内心深處。他會緊握父親親手為他打造的那根獨具匠心的指揮棒,引領着想象中的樂團,口中還輕輕哼唱着那些熟悉的旋律。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其他殘疾夥伴們有時會圍觀并嘲笑舟舟的“表演”,但舟舟對此毫不在意,始終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世界之中。

舟舟這種無憂無慮、純潔善良的性格,也令從業人員們倍感欣慰,他們仿佛在照顧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

有時候,舟舟會突然陷入沉默,眼神變得黯淡無光。從業人員們推測,或許他正在懷念已故的母親張惠琴。

的确,多年以來唯一全心全意深愛着他的人已經離世,如今隻剩下年邁的父親胡厚培在遠方默默守護着他的生活。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舟舟如今過着如此甯靜而純粹的生活,似乎已經遠離了昔日“天才指揮家”的輝煌光環。然而,這一切的起承轉合,都要追溯至他誕生的那一刻,那是一個順理成章卻又突如其來的開始。

舟舟生于1978年4月1日,那時他的父親胡厚培已經37歲,中年得子的喜悅使他感到無比滿足。他為兒子取名為胡一舟,期盼他能夠如同一葉輕盈的小船,迎風破浪,勇敢前行。

然而,命運常常充滿變數,舟舟在降臨人間不久之後,便被确診患上了“唐氏綜合症”,俗稱“智力障礙”。這意味着舟舟将終身無法完全康複,智力将永遠停留在兒童階段。

得知這個嚴酷的現實之後,舟舟的母親張惠琴曾經一度陷入了極度悲痛之中,甚至萌發出帶着孩子一起自殺的可怕想法。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然而,胡厚培卻仿佛回到了曾被親生父母以四擔稻谷的慘痛代價賣給他人的那段黑暗歲月,他決心用全家人的幸福未來作為賭注,也要確定舟舟能夠順利,健康地成長!。

胡厚培原本是葉家的幼子,四歲那年,他被親生父親無情地以四擔稻谷的價格賣給了河對岸的胡家人。正是由于這段經曆,胡厚培才得以有機會接受教育,學習知識,最終成功考入音樂學院,并在畢業後進入武漢歌劇院樂團工作。

為了更好地照顧舟舟,他們在1981年特意迎來了一個女兒,從小就開始培養她成為照顧哥哥的得力助手。從此以後,張惠琴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女兒的工作中,而胡厚培則專注于教導舟舟如何獨立生活。

然而,要讓一個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這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舟舟直到八歲才能夠從1數到5,而學會系鞋帶更是花費了他兩個多月的時間。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然而,胡厚培從未對他發過脾氣或者選擇放棄,相反,他始終保持着極大的耐心,用溫和的方式引導舟舟。

幸運與不幸交織,一次偶然的機遇,徹底改變了舟舟以及他的家人的命運。1997年,湖北電視台的編導張以慶在樂團拍攝紀錄片時,意外地發現了舟舟這個獨特且惹人憐愛的存在。

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原來的拍攝計劃,轉而為舟舟量身打造了一部深入人心的紀錄片。

1998年5月16日,長達54分鐘的紀錄片《舟舟的世界》在湖南衛視首次亮相,一經播出便在社會各界引發了強烈反響。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影片中展現出舟舟那純真無邪,活潑可愛的一面。雖然已經步入老年,他的外貌和智力水準卻依然停留在幾歲兒童的階段。

在鏡頭前,舟舟時常流露出迷茫的眼神,對于許多基礎問題都無法給出答案。

“舟舟,你今年多大了?” “我不太确定。”

“那麼,你會慶祝國慶節嗎?” “我不知道。”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然而,這部紀錄片中最令人感動的部分,并非舟舟的天真可愛,而是胡厚培一次又一次語重心長的教誨。

當每一位觀賞者此時此刻目睹此情此景時,淚水瞬間湧上心頭,難以自已。他們深深感悟到,這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并非在對兒子橫加指責。

相反,他正以獨具匠心的方式,傳授給他人生中最後一堂至關重要的課程——生存技能,希冀舟舟曆經磨難後終能獨立自強,不再依賴他人的憐憫。

正是這份熾熱而堅定的父愛,使得舟舟的故事充滿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引發了無數人的共鳴。觀衆們無不為之動容,紛紛效仿胡厚培的偉大壯舉,為自己身患殘疾的子女尋找一線生機。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一時間,舟舟和胡厚培成為了衆人矚目的焦點,他們應邀踏足全國各地,每一場演出都座無虛席,掌聲雷動。舟舟榮獲“天才指揮家”的美譽,蜚聲海内外,名聲大噪。

德國、法國等國的電視熒屏上也頻頻播放這部感人至深的紀錄片。法國裡昂更是特地派遣樂隊,盛情邀請“天才指揮家”舟舟赴裡昂舉行音樂會。

舟舟由此一飛沖天,跻身為國際巨星,與施瓦辛格、劉德華等知名人士同台競技。

然而,這一切璀璨奪目的榮耀背後,卻是建立在一個殘酷的謊言之上。胡厚培深知舟舟并非人們口中的“天才”,他僅僅是在進行簡單的模仿罷了。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指揮藝術的精髓深奧無比,令人歎為觀止。舟舟卻連基本的音樂理論都無法領悟,更遑論如何協調樂隊、視唱練耳等專業技能,他絕對稱不上是一位真正的指揮家。

”胡厚培心中暗自感慨萬分。

随着母親張惠琴的離世,以及外界熱情的逐漸消退,舟舟的所謂“指揮生涯”開始步入低谷。

演出場次急劇減少,由每年數十場驟降至寥寥可數,生活來源斷然終止,家中僅有的積蓄也無法承受兩位病患的沉重醫療負擔。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這個原本貧困潦倒的家庭,為了救治患有乳腺癌的妻子張惠琴,胡厚培不得不背負着沉重的債務。張惠琴每日清晨便起身販賣粥品,下班後又在診所辛勤勞作直至深夜,隻為維持全家人的生計。

但他賺取的所有收入幾乎全部都投入到了家庭,特别是其病患母親的醫療護理以及房産購買之上。

為了確定舟舟離世之後仍能得到充分的關愛和照料,胡厚培果斷決定将自己每個月的終身俸以及房産權益全部移交給了女兒及其丈夫,期待着他們能夠勇敢地擔當起這沉甸甸的責任。

然而,這份使命對于這位年輕的女士而言,确實過于嚴苛與沉重。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從小,她就在父母的教誨下肩負起了照顧哥哥的重任,本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卻因為這個特殊的身份而被迫改變了生活的軌迹。

盡管她從未在言語中流露出任何不滿或抱怨,但胡厚培深知她内心深處的無奈與掙紮。

她對待哥哥的态度如同對待三歲孩童般嚴格,而習慣了掌聲和贊美聲的舟舟,顯然無法接受這種方式。每當她在細緻入微的教導下,舟舟總是會露出那副楚楚動人的表情,淚水在眼眶中閃爍。

當舟舟曾經的輝煌逐漸消退,妹妹不得不在現實面前承擔起撫養他的重任。每一場演出,她都無法親自在場觀看;媒體多次邀請她接受采訪,她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所有的邀約。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面對如此困境,胡厚培堅定地決定帶着舟舟重新走上藝術道路,僅僅用了三年時間,他們就走遍了深圳、宜春、東莞等多個城市。

然而,他們所遇到的,往往都是那些目光短淺的商人,隻是想借舟舟的名氣來吸引大衆的眼球。

有些人甚至隻是播放CD,讓舟舟在舞台上“假裝”指揮;還有些人竟然安排他跟随《小蘋果》的節奏“跳舞”。每當舟舟聽到母親“因癌症去世”的消息,仍然會忍不住淚流滿面。

然後,主持人就會抓住機會,要求他演唱一首“世上隻有媽媽好”。

天才指揮家舟舟近況:癌症痊愈後,父親不再逼妹妹為他養老送終

更為驚人的是,有個團長竟然私下為舟舟安排了一檔相親節目,直到胡厚培後來得知此事,才憤怒地痛斥了對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