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婚姻中的紮心真相:隐性攻擊,是婚姻關系的“殺手”

作者:文姬說愛

隐性攻擊通常有這幾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表現形式 低位表現法

就像我剛才說的電影裡,老師表面上是在為校霸開脫,替校霸向受害者父母道歉,但實際上話裡話外,都是在貶低侮辱校霸的出身。

這種說話方式就是刻意把被侮辱對象說的比别人更低劣,然後再告訴大家,要原諒他的低劣。

殺人誅心,非常僞善。背後的邏輯就是,我要号召大家一起看不起你,但我不能當壞人。

婚姻中的紮心真相:隐性攻擊,是婚姻關系的“殺手”

在親密關系裡,有些伴侶也會這樣。

比如之前有一個妻子叫自己的女兒幫自己幹活。女兒就問:“你怎麼不叫我爸呀?”妻子就說:“你爸能做好這些事兒嗎?他要能做好這些事兒,我還用叫你嗎?”

再比如之前,有一個男人經常在外面說自己的妻子:“她呀?性格比較敏感,我擔心她跟别人相處不好,是以才不讓她出去找工作的。畢竟他爸之前經常家暴,要不是嫁給我,她都逃不出那個籠子。”

這些話在表面上來看,都不像是在攻擊對方。甚至聽起來好像是為對方着想。但實際上這些話語裡,不是有濃濃的怨恨,就是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如果伴侶聽到了這些話,表達抗議的時候,那麼喜歡隐性攻擊的人就會說:“我又沒罵你,我又沒把你怎麼着,你為什麼不高興?你看你是不是就像我說的那樣。”

是以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是因為這種隐性攻擊百口莫辯,也沒有辦法為自己讨一個公平。

隐性攻擊的第2種表達方式:過載式懲戒

我給大家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孩子想要玩手機,父母為了讓孩子戒掉手機的瘾,就強制孩子必須玩手機,玩到他眼睛酸痛,玩到他想停下來都不行。于是孩子就對父母說:“媽媽我不想玩了,我可不可以休息一會兒?”媽媽依舊不依不饒的說:“你不是愛玩手機嗎?我就讓你玩個夠。你今天覺也不準睡,晚上繼續給我玩。”到了半夜3點多,孩子實在受不了,就悄悄的眯了一會。媽媽發現之後,直接給了孩子一巴掌,媽媽說:“你今天必須玩手機,你不是愛玩嗎?不許睡,你今天必須給我玩。”然後孩子就邊哭,邊拿着手機,不知道該怎麼辦。

好不容易到了早上6點,一家人因為這件事兒誰都沒睡。媽媽又對孩子說:“因為你的原因,我還有爸爸,爺爺奶奶,昨晚誰都沒睡覺。這些都是你愛玩手機造成的。你既然愛玩手機,那咱們以後就這樣。隻要你被我發現偷着玩手機,那我們就一直玩,大家都看着你玩,陪着你玩,直到你沒興趣了為止。”

大家怎麼看待這位母親的行為呢?很多人都說,這位母親的行為雖然有點過激,但的确能夠戒掉小孩的手機瘾。

可根據後續的情況來看,小孩在短暫的時間裡,的确不敢碰手機了。可其實他的手機瘾并沒有戒掉,反而和父母的關系更差了。後來這個孩子上國中以後特别叛逆,從初二就開始夜不歸宿了。

婚姻中的紮心真相:隐性攻擊,是婚姻關系的“殺手”

在親密關系裡也有這樣的例子,有些人面對伴侶也會用這種僞善的方式去攻擊對方。

我剛才提到的這兩種隐形攻擊,都不算熱暴力,甚至也不符合冷暴力的範疇。但就是陰陽怪氣的對所愛之人發動了攻擊,用一種近乎冷漠脅迫的方式,讓自己所愛的人低頭順從。

這樣的溝通方式一定會毀掉一段感情,無論是家長和孩子的感情,還是夫妻之間的感情。

是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讓對方改正錯誤或者是想讓對方按照自己的劇本走,千萬不要用這種隐性攻擊的方式去壓迫對方。

婚姻中的紮心真相:隐性攻擊,是婚姻關系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