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婚姻中的扎心真相:隐性攻击,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作者:文姬说爱

隐性攻击通常有这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 低位表现法

就像我刚才说的电影里,老师表面上是在为校霸开脱,替校霸向受害者父母道歉,但实际上话里话外,都是在贬低侮辱校霸的出身。

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刻意把被侮辱对象说的比别人更低劣,然后再告诉大家,要原谅他的低劣。

杀人诛心,非常伪善。背后的逻辑就是,我要号召大家一起看不起你,但我不能当坏人。

婚姻中的扎心真相:隐性攻击,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在亲密关系里,有些伴侣也会这样。

比如之前有一个妻子叫自己的女儿帮自己干活。女儿就问:“你怎么不叫我爸呀?”妻子就说:“你爸能做好这些事儿吗?他要能做好这些事儿,我还用叫你吗?”

再比如之前,有一个男人经常在外面说自己的妻子:“她呀?性格比较敏感,我担心她跟别人相处不好,所以才不让她出去找工作的。毕竟他爸之前经常家暴,要不是嫁给我,她都逃不出那个笼子。”

这些话在表面上来看,都不像是在攻击对方。甚至听起来好像是为对方着想。但实际上这些话语里,不是有浓浓的怨恨,就是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如果伴侣听到了这些话,表达抗议的时候,那么喜欢隐性攻击的人就会说:“我又没骂你,我又没把你怎么着,你为什么不高兴?你看你是不是就像我说的那样。”

所以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是因为这种隐性攻击百口莫辩,也没有办法为自己讨一个公平。

隐性攻击的第2种表达方式:过载式惩戒

我给大家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孩子想要玩手机,父母为了让孩子戒掉手机的瘾,就强制孩子必须玩手机,玩到他眼睛酸痛,玩到他想停下来都不行。于是孩子就对父母说:“妈妈我不想玩了,我可不可以休息一会儿?”妈妈依旧不依不饶的说:“你不是爱玩手机吗?我就让你玩个够。你今天觉也不准睡,晚上继续给我玩。”到了半夜3点多,孩子实在受不了,就悄悄的眯了一会。妈妈发现之后,直接给了孩子一巴掌,妈妈说:“你今天必须玩手机,你不是爱玩吗?不许睡,你今天必须给我玩。”然后孩子就边哭,边拿着手机,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不容易到了早上6点,一家人因为这件事儿谁都没睡。妈妈又对孩子说:“因为你的原因,我还有爸爸,爷爷奶奶,昨晚谁都没睡觉。这些都是你爱玩手机造成的。你既然爱玩手机,那咱们以后就这样。只要你被我发现偷着玩手机,那我们就一直玩,大家都看着你玩,陪着你玩,直到你没兴趣了为止。”

大家怎么看待这位母亲的行为呢?很多人都说,这位母亲的行为虽然有点过激,但的确能够戒掉小孩的手机瘾。

可根据后续的情况来看,小孩在短暂的时间里,的确不敢碰手机了。可其实他的手机瘾并没有戒掉,反而和父母的关系更差了。后来这个孩子上初中以后特别叛逆,从初二就开始夜不归宿了。

婚姻中的扎心真相:隐性攻击,是婚姻关系的“杀手”

在亲密关系里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些人面对伴侣也会用这种伪善的方式去攻击对方。

我刚才提到的这两种隐形攻击,都不算热暴力,甚至也不符合冷暴力的范畴。但就是阴阳怪气的对所爱之人发动了攻击,用一种近乎冷漠胁迫的方式,让自己所爱的人低头顺从。

这样的沟通方式一定会毁掉一段感情,无论是家长和孩子的感情,还是夫妻之间的感情。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对方改正错误或者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剧本走,千万不要用这种隐性攻击的方式去压迫对方。

婚姻中的扎心真相:隐性攻击,是婚姻关系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