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作者:東鄉縣融媒體中心

肝髒是人體内的“化工廠”,掌管着糖脂代謝、解毒等重要功能。然而,現代人的肝髒負擔越來越重,脂肪肝成為體檢報告上的“常客”。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隻需簡單調整飲食模式,每周留兩天餓一餓,就可有效減輕脂肪肝。

《生命時報》(微信内搜尋“LT0385”即可關注)結合新研究并采訪專家,告訴你間歇性斷食該怎麼吃,教你幫肝髒“減脂”。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 周陳傑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護師 王亞瑜

本文作者 | 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新研究:“5∶2禁食法”能護肝

近日,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發表在《細胞·代謝》雜志上的研究發現,“5∶2禁食法”不失為一劑“護肝良藥”,可有效預防脂肪肝和肝硬化,并阻止向肝癌發展。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研究者将小鼠分為“普通飲食組”、“西方飲食對照組(高糖高脂肪飲食)”和“西方飲食禁食組(每周間歇性斷食2天)”。

研究發現,禁食組小鼠無論是體重、血糖、血脂水準,還是脂肪肝問題,都要比對照組小鼠輕微。病理分析可見,禁食組小鼠的肝髒脂肪變性、纖維化和發炎問題都大為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禁食的時間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7點更能有效降低西式飲食的損害。

這說明禁食周期的長度和數量、禁食開始時間等因素對肝髒的保護效果有着重要影響。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二科副主任周陳傑表示,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飲食,指的是高油、高脂肪、高熱量飲食。

當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轉運出肝細胞外,就會聚集在肝細胞漿中,形成脂肪肝,導緻肥胖、肝炎、肝癌等疾病發生率攀升。

而斷食能讓肝髒和免疫系統休息、愈合,進而遏制肝纖維化、肝硬化的程序。

間歇性斷食該怎麼吃?

間歇性斷食簡單易行,無需過度限制食物種類和總攝入量,生活中較容易實踐。

5∶2斷食法

普通健康人群,尤其是有脂肪肝的人群,可以嘗試“5∶2斷食法”。即在一周中選擇2天嚴格控制熱量的攝入,其他5天正常飲食。

在禁食日内,可以攝入少量牛奶、雞蛋,總熱量要控制在500千卡以下。此外,适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有助于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

16∶8限制性飲食

如果擔心饑餓感,或因為工作學習難以堅持5∶2間歇性斷食,還可以選擇16∶8限制性飲食,即每天把吃飯的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以内,剩餘16個小時不吃任何東西,可以多喝水。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建議9點吃早飯,12點吃午飯,5點吃晚飯,這樣到睡前不會很餓,也能很好地适應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

!

3個細節不可忽略

  • 飲食日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太多高熱量食物,多吃高蛋白的魚類、蛋類以及低脂雞胸肉和含鈣的蝦類。
  • 輕斷食與單純少吃不一樣,主要在于進食的時間,而不是吃多少東西。
  • 禁食但不要禁水,鼓勵多飲水。

斷食法不是人人适用。高齡老人、孕産婦、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未成年人等人群,尤其是貧血、低血壓、易低血糖者等體質虛弱的人,以及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病、精神障礙、慢性感染疾病的中老年人,不宜貿然嘗試。

5件事幫助肝髒“減脂”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護師王亞瑜表示,除了控制飲食,建議脂肪肝患者以下幾方面調節身心。

1

促進脂肪消耗

運動可以促進體内熱量的消耗,減少脂肪堆積,有助改善肝功能。

建議患者選擇有氧運動作為主要鍛煉方式,如快走、慢跑、遊泳、騎自行車等。可以每天走1萬步,或每天慢跑兩次、每次20分鐘。

2

改善生活習慣

  • 一是戒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可加重肝髒損害。
  • 二是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避免熬夜。
  • 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經常開窗通風,避免長時間處于封閉、污染的環境中。

3

遵循醫囑用藥

服藥是治療脂肪肝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患者應嚴格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不得随意增減藥物劑量或停藥。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此外應避免使用對肝髒有損害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惡性良性腫瘤藥物等;如必須使用,應當與醫生商議制訂用藥計劃。

4

定期體檢複查

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适的體檢項目和周期,如實反映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用藥情況。

體檢内容一般包括肝功能檢查、肝髒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5

保持積極心态

若長期受脂肪肝困擾,易出現焦慮、恐懼、失眠等心理問題。患者可多了解脂肪肝的基本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家屬要關心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并疏導負面情緒,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本期編輯:吳夢瑤

右下角點個在看再走

适當「挨餓」有助護肝!新研究推薦這種斷食法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号: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标題

我們不做隻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轉載咨詢:010-65363791

業務合作:010-653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