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文自媒體的出路,不一定是短視訊

作者:長安羽林郎

前天,我用公衆号發了一組照片,很多人以為我瘋了。

本質上我在做一次測試。

我平時發一篇文章,打賞收入微乎其微,但是發一次毫無營養的照片,打賞收入就開始大四位數走,這本質上和直播打賞,沒有差別。

一個自媒體品牌,有沒有價值?

先測試,讀者願不願意為你付費。

測試證明,有血有肉,付費意識會更強,直播已經驗證了這個模式。

我為什麼要做這次測試?

因為我也面臨着轉型,我寫了快四年“一口老炮”,一直默默無聞,說實話,變現的效率并不高,如今華與華都開始直播了,我為什麼還要繼續藏在背後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周鴻祎說得很對,現在流量拿到手裡,如何變現,再說。

我身邊大部分的自媒體朋友,都是吃To B嚴肅方向的飯,困境與老周說的一模一樣,空間越來越小,變現越來越難,我們大家遇到的問題,不是話題領域的問題,而是說話姿勢的問題。

空洞、宏觀、枯燥,沒有血肉,如同在看機器寫作。

圖文自媒體的出路,不一定是短視訊

圖文自媒體,到了如今這個步步維艱的階段,如果不盡快想辦法讓自己的品牌IP化、有血有肉起來,未來的路就會越走越窄,從業者也會越來越焦慮。

因為我站在乙方的角度來看,現在甲方在自媒體的預算,基本都在向To C的視訊遷移,真人出鏡,大流量,有龐大粉絲群體;單純的嚴肅圖文媒體,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嗎?

我個人認為,很難很難,36氪做不到;虎嗅有一定個性,但是也很難;晚點的核心競争力還是獨家。

但是,前些年被人視作沒有深度的很多視訊類财經自媒體,在過去幾年,毫無疑問是當紅辣子雞。

我時常感慨,自歎不如,實在厲害。

這個圈子裡,很多人,年紀輕輕,又是美女,我就不點名了,都認識,怕被打,他們堪稱印鈔機,接單子接得手軟。

汽車圈的陳震為什麼能出圈火了?因為他有血有肉,圍繞着自己做事,他一個人産生的營收,往往比一些40人機構化的自媒體還要多。

這個時候你還能敢說,集體就比個人的力量大嗎?‍‍‍‍‍‍‍‍‍‍‍‍‍‍‍‍‍‍

這個邏輯,在自媒體行業,不一定适用。‍‍‍‍‍

短視訊的火熱,這種情況,在十年前的圖文To B财經科技自媒體中,也曾經出現過。

沒有一種模式,是可以永遠走下去的,隻有有趣的靈魂,可以一直有人跟随。

短視訊财經自媒體賽道裡,最頭部的一家杭州公司老闆,是我以前報社的同僚。他告訴我,現在風向又變了,1.0階段的泛财經短視訊已經走下坡路,閱聽人開始要求更進階、更專業的内容。

但是,嚴肅的To B話題,如今看來,的确很難有潑天的流量。

周鴻祎在群裡跟我們分享,他一開始講大模型,講安全,流量都起不來,直到開始講車,流量才起來。

這個趨勢,其實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是以今年,我身邊以前主營業務是To B嚴肅内容的自媒體老闆們,都集體出山,開始了短視訊生涯,跨出了從作家到主播的第一步,當然,目前還沒有成功的案例。

疑問來了,真的隻有視訊才能有趣嗎?真的隻有視訊才能有血有肉嗎?沒有短視訊,就不能IP化了?

我堅信,個性化圖文寫作,依舊充滿了市場,因為甲方讓我去找到10個個性化寫作的高手,我往往很難湊齊10個人,你說有沒有市場?

大部分的嚴肅圖文自媒體的老闆,都出自于傳統媒體,多年的從業,養成了追求理客中的本性,但是理客中如今就是流量的反義詞。

職業本性限制了真正才華的發揮。

如今,大部分的閱聽人,更願意為情緒買單。

枯燥乏味的新聞式操作手段,在個性化、娛樂化的操作手段面前,越來越不被人接受。我曾經反思過,為何我自己的矩陣号裡,最終一口老炮的品牌價值最大,就是因為其他的矩陣号,使用了中規中矩的傳統模式,而一口老炮則完全采用了有血有肉的個性化操作模式。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作為一個乙方公司老闆,我真的告訴你們,甲方有明确的個性化寫作需求,市場目前不能滿足需求,進來就有飯吃。

是以,我給我身邊很多關系要好的朋友建議,不要單純的一味追求視訊化,其實圖文IP化一樣很有前途。六神磊磊、九邊、盧克文、戴老闆、半佛這些都是很好的案例。

自嘲潦草小狗的餘華老師,為什麼這幾年啥書也沒寫,卻意外在網上走紅?有血有肉有趣,立體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

與其,去追求一個自己并不擅長的視訊領域,還不如自己開一個号,親自下場寫。要知道,在短視訊行業,找一個既有思想,又能說會道的人,堪比中獎五百萬。單純找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就很難了,這跟寫作一樣,需要天賦。‍‍‍

是以,忘掉新聞操作的那一套東西,歸零寫作。比如我,就特别喜歡看華商韬略畢亞軍老師的個人号,這種喜歡程度,遠遠超過華商韬略本身。

因為在我看來,畢亞軍老師他個人的号,更直接真實反映他長期跟蹤觀察企業和企業家的所見所思,尤其是他個人内心的一些看法;花兒街參考的林老師寫文章,我也很喜歡看,有趣且有深度,這種靈魂最有價值。

再是以,我這幾年一直告誡自己,千萬别裝X,出去得瑟給人講課,冒充營銷大師公關大師,也别沒事寫文章教别人怎麼做傳播,好為人師是遲早要翻車的。平常心做好一個碼字的,長期觀察和研究傳播學,定位作家。

不要因為短視訊的崛起,就妄自菲薄。我要堅持寫作,堅守文字,除非哪天,人類不再使用文字。

你要這麼想,如果圖文真的沒有價值了,小紅書就不可能還在增長,抖音之是以打不死小紅書,甚至自己在海外還要做類似小紅書的lemon8,就是因為有血有肉的圖文内容,依舊流量巨大。

是以,如何讓圖文内容,進一步有血有肉化,是我接下來工作的重心。短視訊,我可能也會測試,但絕對不會是重點,因為我不會。直播可以,因為我臉皮厚,從來不會怯場,也很能噴。

私域的粉絲社群一定要做,但是不要500人那種,要100人的忠實粉絲。要知道,有一種理論是,再不靠譜的傻 X,都有可能找到信仰者。

讓靈魂越來越有趣,讓文筆越來越肆意,讓讀者距離你越來越近。

最後叮囑一句各位在苦苦掙紮的自媒體老闆們。

千萬不要用報紙雜志時代的機構媒體的标準,按圖索骥,想要再造一個類似的自媒體。自媒體最核心的價值是“自”,這個“自”就是自我,強烈的個人意識和個人價值,走向機構化,就是本末倒置。

圖文自媒體的出路,不一定是短視訊

如今時代,已經不需要To B的财經自媒體了,也就是用21世紀經濟報道或者第一财經日報模式,去操作自媒體。

第一,泡沫沒了。

中國企業,已經不需要To B的媒體集體鼓吹給資本市場的彩虹屁了,大家的首要目的都是活下去,把産品賣掉,讓消費者知道自己,沒有幾個人再去為了融資、股價、精英認知投放。

第二,精英失語。

看看罷了,不再說話,這是大部分中國精英階層如今的輿論場選擇。既然不能說,還不如不說,這就是現狀。

第三,那麼做很危險。

再說一遍,自媒體不是媒體,媒體一切的常識和規則,在你身上,如今都不适用。一旦适用,可能号就沒了,案例比比皆是,不要前赴後繼。

第四,連阿裡都不玩了。

這麼多年以來,嚴肅類To B科技網際網路自媒體,最大的買方阿裡巴巴,現在都開始不玩了,投放斷崖式下跌,大家還在期待什麼呢?‍‍‍‍‍‍

... ...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一口老炮,作者:炮哥被人注冊了

#财經##自媒體##短視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