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為群衆辦實事|勞工南村社群寫好煙火裡的“民情日志”

作者:回民區環河街辦事處

群衆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社群作為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更是基層治理中最活躍的“細胞”;是服務群衆的第一線,更是群衆感覺政府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務溫度的最前沿。勞工南村社群始終堅持探索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新路徑,以居民“家長裡短”的小事為切入點,把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實事為落腳點,書寫好獨屬于勞工南村社群的“民情日志”。

  問需于民,夯實治理根基

要想服務好轄區居民,社群從業人員就要做到“腳步勤”、“嘴巴甜”,與居民“面對面”、“心貼心”的溝通,拉進與居民之間的交流距離,才能更好掌握居民的真實訴求。轄區内老年人口居多,社群就在多個小區院内開展免費義診活動,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能實作基礎的健康檢查;孩子在寒暑假期間無人看管,社群就聯合轄區内的教育機構開辦托管班,解決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黨日活動形式單調,社群就聯系“五老”成員和榜樣模範到社群講黨課,并組織轄區黨員和未成年人到博物館、紀念館、烈士故居參觀學習。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社群主動入戶進行認證服務,面對高齡的黨員,安排社群書記上門送書,實作了社群服務與群衆需求之間的共情和共融。

我為群衆辦實事|勞工南村社群寫好煙火裡的“民情日志”

問計于民,強化自治水準

社群工作内容繁雜、居民訴求多元,不時就會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積極引導轄區居民參與到社群事務中,把群衆的“小想法”變成解決問題的“金點子”,充分發揮居民力量,将“被動治理”轉為“人人參與”,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近期社群在老舊小區改造、車棚改造、拆除違章搭建等一系列關乎居民切實利益與安全的問題上,多次走訪相關商鋪與居民進行民意調查,在施工現場與小區物管會成員和來往的熱心居民共商共議,廣泛征集意見,切實保障轄區居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充分激發了居民自治的潛能和參與社群治理的熱情。

我為群衆辦實事|勞工南村社群寫好煙火裡的“民情日志”

 問效于民,提升治理效能

勞工南村社群采用“網格員+社工”的工作模式,依據劃分好的網格區域兩兩組隊,将社工隊伍與網格隊伍互相融合,讓社工們參與到入戶走訪和沖突調解的工作當中,為社群的日常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在面對無物業小區堆積雜物、污水管道清理等工作時,同組的社工負責編寫告知書、意見表等内容幫助居民更好的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網格員則利用人熟臉熟的優勢重點突破不願配合的居民,雙方互相配合努力做到職能互補、專業互補、經驗互補,竭盡所能的為居民排憂解難,讓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這句話見行見效,收獲了居民的認可和好評。

我為群衆辦實事|勞工南村社群寫好煙火裡的“民情日志”

勞工南村社群“民情日志”來源于居民,必定會服務于居民。察民情、聽民聲、聚民智、解民憂,努力将社群服務嵌入到轄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讓社群成為承載居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編輯:趙冬霞 責編:張佳興 稽核:麻昕豔(環河街辦事處勞工南村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