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破瓶頸之舉多了,健康根基就更穩了

作者:健康報
破瓶頸之舉多了,健康根基就更穩了

評論

大陸首個腦膠質瘤靶向藥物獲批上市;罕見病杜氏肌營養不良治療藥物地夫可特在北京協和醫院開出首張處方;今年護士節前後,很多醫院在展示形形色色的護理小發明……本周的這些新聞,有一個共同的民生底色:心系患者之急之盼之需,用一個個破瓶頸之舉,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和溫度,為生命健康保障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動能。

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衆對生命健康的需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衆看病就醫存在的實際問題,既能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品質和效率,更能讓群衆得到實惠、看到變化。一路破瓶頸,方能一路前行。

在推進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解決一系列“卡脖子”問題的程序中,需要通過破瓶頸來開辟通道、攀登高峰。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工作的“四個面向”之一。曆史和現實都充分證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推動,保障人民群衆健康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

北京天壇醫院江濤團隊在國際上率先系統開展腦膠質瘤惡性進展病因學研究,并由此自主研發出大陸的小分子靶向藥物。這是大陸衛生健康科技創新成果的一個縮影。

科技創新,破瓶頸是關鍵。2022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選擇14家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高品質發展試點,并提出: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強核心專科能力建設,提升重大疾病的診療能力、診療效果;緊盯國際醫學前沿,在腦科學、再生醫學、生物醫學等關鍵領域,深化醫教研産用協同攻關,形成一批國際領先、服務臨床的原創性技術。今年2月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創新上司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要求,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核心支撐作用。

由點及面、以面帶全,形成推進衛生健康科技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人民健康保障的基石就會越來越穩固。而這既需要突破科技創新中的一個個學術瓶頸,更需要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障礙和制度藩籬,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持續建立新機制、探索新模式,推動建立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程序中,需要通過破瓶頸來啃下硬骨頭。

通過“急需用藥綠色通道”臨時進口藥品,北京協和醫院給罕見病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一種急需藥械的引進隻是起點,一種模式的成功開啟意味着更多藥械的引進、更多患者的受益。

深化改革,破瓶頸一直在路上。“港澳藥械通”政策自2021年4月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首次落地至今,已從粵港澳大灣區擴充到内地一些城市。海南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為患者提供與國際同步的創新藥械供給”的探索,惠及越來越多的患者。這是直面臨床急需、患者急需,敢于破瓶頸帶來的成效。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創新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機制……醫改在持續深化。202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建設中國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能力現代化、體系整合化、服務優質化、管理精細化、治理科學化。這些要求給破瓶頸指明了發力方向。

保障人民健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長時間持續努力。深水區的改革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破瓶頸需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需要着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在優化醫療服務、提升患者體驗,不斷增強人民群衆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程序中,需要通過破瓶頸來添溫度、提能力。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有不少“護理神器”,如具有止血和提醒功能的護理止血夾、既保暖又防滑的嬰兒床墊套等。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的人文護理示範單元裡有不少“護理助手”,如危重症患者呼叫用的小黃鴨、重症患者鍛煉肺功能用的氣球等。這些小發明,都是護士根據臨床中發現的問題,為了提高醫療品質安全、增加患者舒适度而設計的。小發明讓患者享受到了優質暖心的護理服務。

優化服務,破瓶頸的力量在凝聚。2023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開展持續三年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要求從診前、門診、急診急救、住院、診後等全過程,進一步解決人民群衆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創新理念、創新模式、豐富内涵,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在參與其中。

一位位普通的護士,正因為心裡裝着患者,才有了一個個小發明。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制度,讓“心裡裝着患者”成為一種文化風貌,凝聚起每一位醫護人員破瓶頸的力量,人民群衆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會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破瓶頸需要膽識、擔當、智慧、堅韌,更需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破瓶頸之舉多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健康根基就會更穩了。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破瓶頸之舉多了,健康根基就更穩了

文:王樂民(媒體人)

編輯:李詩堯

校對:楊真宇

稽核:管仲瑤 徐秉楠

破瓶頸之舉多了,健康根基就更穩了
破瓶頸之舉多了,健康根基就更穩了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通路yuanben.io查詢【1ZY7JOFF】擷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