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孽啊!是誰把“清道夫”放進了河裡?這種魚貓見了也“搖頭”!

作者:釣魚人木木哥

很多釣魚人都有送魚給别人的習慣,釣了很多魚,自己不想吃或吃不完,這時要麼全部放回河裡,要麼拿回家送給親戚或朋友。

河裡釣的野生魚,在平時有錢還不一定能買得到,且價格比養殖魚要貴,隻要你肯送沒幾個人會拒絕,白撿不好過自掏腰包去買。

可有這麼一種魚,你就是白送也沒人要沒人吃,貓見了也“搖頭”,它就是——清道夫魚。

說到清道夫,對魚類不了解的朋友可能很陌生,因為它不屬于大陸本土魚類,如今在南方很多地方已經泛濫成災。

造孽啊!是誰把“清道夫”放進了河裡?這種魚貓見了也“搖頭”!

聽一位廣東的釣友說,他們那邊的河流,不管是大河還是小水溝,随處都能釣到清道夫,數量多到根本釣不完,還怒斥是誰把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放進了河裡,這簡直不是人幹的事兒!

清道夫學名下口鲇,别名也叫吸盤魚、琵琶魚等,原産于亞馬孫河流域以及中、南美洲境内,是一種外來的入侵物種。

起初清道夫被水族愛好者養在魚缸裡,别誤會,它可不是什麼觀賞性魚類,放魚缸的目的是為了讓它清潔魚缸,吃其它魚類吃剩下的食物和糞便,起到清理和淨化魚缸水質的作用。

從這點上看,大家會說這還是一種有益處的魚,可你要這麼想就錯了,它的益處僅限于在魚缸裡,一旦到了自然水域會變成巨大危害!

造孽啊!是誰把“清道夫”放進了河裡?這種魚貓見了也“搖頭”!

清道夫對生存的水質以及食物要求非常低,污染的水質一樣能生存,幾乎能吃不能吃的也都是來者不拒,一個南瓜扔水裡它都能給你啃得啥都不剩,它還有一個很大的危害,那就是會食用其它魚類産下的魚卵。

很多外來入侵物種,在它們原産地沒人吃,但是到了我們國内待遇就不一樣了,壓根就不夠大家吃,例如小龍蝦、牛蛙、兔子等等,哪一個不是靠人工養殖才能供市場需求。

可清道夫真的沒人去吃,除了本身難吃以外,清道夫全身被硬殼包裹,一條一兩斤重的魚,把外殼去掉處理下來剩不到二兩魚肉,且它的外殼非常堅硬,刀都很難切開!

國内也有很多人嘗試過吃清道夫,這裡也包括小編,可我吃過一次就放棄了,重點還是它的肉真的不好吃,不管用什麼方法烹煮都讓人難以下咽,說白了它是魚,但根本就沒有魚的味道。

造孽啊!是誰把“清道夫”放進了河裡?這種魚貓見了也“搖頭”!

清道夫在自然水域沒有什麼動物可以威脅到它,鳥類和肉食性魚類根本就吃不動,短短數年它就成了南方很多水域裡的新霸主,不僅會和本土魚類搶奪食物,還吃它們的魚卵,對大陸漁業和生态危害相當巨大。

清道夫泛濫最嚴重的是廣東省,為此當地相關部門還進行了一些捕撈活動,想借此消滅清道夫,但收到的效果并不明顯,因為自然水域大多是相通相連,不能完全捕撈幹淨,過不了多久它們又會死灰複燃。

經常看到一些釣魚的朋友,釣到清道夫以後會扔于岸上,或者将其拍死,這時有一些不明是以的“僞善人”就會說,這做法很殘忍不愛護動物!

其實這種處理方法是最正确的,放掉才是在造孽!國家也出台了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管控措施,已經把清道夫列為了有害的入侵物種,不管你是釣到還是抓到都不能再将其放生。

造孽啊!是誰把“清道夫”放進了河裡?這種魚貓見了也“搖頭”!

寫在最後:

我個人認為,清道夫魚泛濫跟随意放生的人脫不了幹系,生活中時常看到一些人,打着“行善積德”的旗号,不分好壞,把那些外來的入侵物種放到自然水域中,這才是造成清道夫和一些外來有害物種“泛濫成災”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