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作者:科技強哥說

近日有媒體報道,印度電子和IT國務部長表示,蘋果正在迅速擴大印度的産能,預計到2028年印度産的iPhone占比将達到25%,也就是每4台中有一台來自印度。

這其中,富士康可謂是功不可沒。作為蘋果最大的組裝廠商,富士康在印度iPhone制造中占據最大份額。不過,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迅速出現了。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富士康當初隻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廠商,然而來到大陸建廠發展,吃着我們改革開放的紅利,享受着我們提供的優惠政策,又獲得了足夠多的高素質、吃苦耐勞的員工。

在這種情況下,富士康才迅速成長起來,在電子代工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才有能力承接蘋果的大量組裝訂單,才能傍上蘋果這棵大樹,成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

然而,成名後的郭台銘态度就變了,甚至還公開叫嚣,來大陸建廠是給我們賞飯吃。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這還不算,郭台銘還認為富士康崛起完全是因為獲得了蘋果訂單,于是就緊抱蘋果的大腿。在蘋果提出向外轉移時,富士康就積極響應,迅速去海外投資和轉移産能。

要知道,富士康在大陸先後建了44個工廠,巅峰時期員工數量達到120萬。富士康這麼大的規模,不僅給我們解決了不少就業,還直接帶動了工廠所在地的經濟發展。

這麼說的話,如果富士康一味向外轉移産能,是不是就會對我們産生很大的影響呢?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答案是,影響肯定是有的。就比如,從去年開始富士康就加大了産能轉移速度,陸續關閉了不少工廠。據記者實地察看,原來工廠周邊非常繁榮,如今已經變得蕭條。

而印度的iPhone産能,2023年初占比還僅5%左右,但到年底的占比已經達14%。

富士康不斷向外轉移産能,确實會讓我們失去不少就業崗位,還會影響當地的出口貿易規模。但影響還是有限的,因為富士康隻是從事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代工廠。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其實,這樣的企業對技術的要求并不太高,因為也很容易被替代。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國内的代工企業發展很快,像比亞迪、立訊精密等,完全擁有了替代的能力。

前段時間,比亞迪就表示,代工了不少華為、小米等手機,還包括蘋果的部分産品。

比亞迪不僅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在電子代工領域的成長速度也非常快。據說,比亞迪電子代工的年營收已經達到1500億,足以說明代工實力雄厚。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不僅比亞迪,立訊精密更加厲害。立訊精密跟富士康一樣,都是電子組裝廠商,專門從事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組裝代工,并且同樣是蘋果非常重視的代工合作廠商。

關鍵是,蘋果一直在支援立訊精密成長。可能是也不想過度依賴富士康,蘋果有意在扶植,庫克也多次去立訊精密參觀,還把iPhone15 系列27%左右訂單給了立訊。

如今,立訊精密員工達到20萬,稱得上第二個“富士康”,或許未來有可能超越。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與立訊精神迅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士康的日子變得不好過了,之前去美建廠賠了不少,結果以失敗告終,近兩年又去東南亞和印度等地,也嘗到不少苦果。

這些地方不僅配套不完善,員工素質也普遍較低,産品品質上不去,問題還頻發。

盡管富士康拿下了印度組裝最多的份額,但還面臨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印度最大财團塔塔,收購緯創後開始發力組裝,還從富士康挖人,也要成為印度最大組裝廠。

郭台銘做夢也沒想到,第二個“富士康”出現了,擁有20萬員工

因為,别看富士康如今在印度份額不少,但恐怕也逃脫不了被打壓的命運,因為印度被稱為“外企墳場”,三星、微軟、谷歌等巨頭都曾吃過虧,富士康也難以例外。

當富士康後悔時,想重返大陸市場也不可能了,因為立訊精密、比亞迪等大陸代工廠已經迅速崛起,富士康向外遷移的産能自然也會被替代,“回頭路”已經沒有了!

富士康的主動向外轉移離開,正好給我們騰出了市場,我們正好可以實作國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