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作者:科技强哥说

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电子和IT国务部长表示,苹果正在迅速扩大印度的产能,预计到2028年印度产的iPhone占比将达到25%,也就是每4台中有一台来自印度。

这其中,富士康可谓是功不可没。作为苹果最大的组装厂商,富士康在印度iPhone制造中占据最大份额。不过,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迅速出现了。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富士康当初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厂商,然而来到大陆建厂发展,吃着我们改革开放的红利,享受着我们提供的优惠政策,又获得了足够多的高素质、吃苦耐劳的员工。

在这种情况下,富士康才迅速成长起来,在电子代工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才有能力承接苹果的大量组装订单,才能傍上苹果这棵大树,成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

然而,成名后的郭台铭态度就变了,甚至还公开叫嚣,来大陆建厂是给我们赏饭吃。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这还不算,郭台铭还认为富士康崛起完全是因为获得了苹果订单,于是就紧抱苹果的大腿。在苹果提出向外转移时,富士康就积极响应,迅速去海外投资和转移产能。

要知道,富士康在大陆先后建了44个工厂,巅峰时期员工数量达到120万。富士康这么大的规模,不仅给我们解决了不少就业,还直接带动了工厂所在地的经济发展。

这么说的话,如果富士康一味向外转移产能,是不是就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呢?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答案是,影响肯定是有的。就比如,从去年开始富士康就加大了产能转移速度,陆续关闭了不少工厂。据记者实地察看,原来工厂周边非常繁荣,如今已经变得萧条。

而印度的iPhone产能,2023年初占比还仅5%左右,但到年底的占比已经达14%。

富士康不断向外转移产能,确实会让我们失去不少就业岗位,还会影响当地的出口贸易规模。但影响还是有限的,因为富士康只是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代工厂。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其实,这样的企业对技术的要求并不太高,因为也很容易被替代。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内的代工企业发展很快,像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完全拥有了替代的能力。

前段时间,比亚迪就表示,代工了不少华为、小米等手机,还包括苹果的部分产品。

比亚迪不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电子代工领域的成长速度也非常快。据说,比亚迪电子代工的年营收已经达到1500亿,足以说明代工实力雄厚。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不仅比亚迪,立讯精密更加厉害。立讯精密跟富士康一样,都是电子组装厂商,专门从事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组装代工,并且同样是苹果非常重视的代工合作厂商。

关键是,苹果一直在支持立讯精密成长。可能是也不想过度依赖富士康,苹果有意在扶植,库克也多次去立讯精密参观,还把iPhone15 系列27%左右订单给了立讯。

如今,立讯精密员工达到20万,称得上第二个“富士康”,或许未来有可能超越。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与立讯精神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士康的日子变得不好过了,之前去美建厂赔了不少,结果以失败告终,近两年又去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也尝到不少苦果。

这些地方不仅配套不完善,员工素质也普遍较低,产品质量上不去,问题还频发。

尽管富士康拿下了印度组装最多的份额,但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印度最大财团塔塔,收购纬创后开始发力组装,还从富士康挖人,也要成为印度最大组装厂。

郭台铭做梦也没想到,第二个“富士康”出现了,拥有20万员工

因为,别看富士康如今在印度份额不少,但恐怕也逃脱不了被打压的命运,因为印度被称为“外企坟场”,三星、微软、谷歌等巨头都曾吃过亏,富士康也难以例外。

当富士康后悔时,想重返大陆市场也不可能了,因为立讯精密、比亚迪等大陆代工厂已经迅速崛起,富士康向外迁移的产能自然也会被替代,“回头路”已经没有了!

富士康的主动向外转移离开,正好给我们腾出了市场,我们正好可以实现国产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