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作者: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立夏之後的秦巴山區萬物競長,一片蔥茏。

“感謝你們用心調解,現在鄰裡之間的誤會化解了,大家又熱絡起來,能敞開心扉聊天了。”5月10日下午,岚臯縣棗樹村的楊大鳳來到離家不遠的“婦兒驿站”,欣喜地對調解員吳永芳說。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岚臯縣位于陝西南部、巴山北麓,全縣13.5萬常住人口中,女性6.27萬、占比46.45%。多年以來,針對縣域婦女兒童占比大、維權服務平台不優、女性維權力量薄弱等問題,該縣堅持黨建帶婦建為抓手,探索建立“上下關聯+服務聯盟+調防聯合+行動聯心”為主要内容的婦女兒童“四聯維權”工作模式,将婦女兒童維權工作嵌入基層社會治理網格,發揮婦女獨特作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形成尊重婦女、關愛兒童的優良風尚,奏響了巾帼建功新時代的最強音。

“上下關聯”做實維權平台

楊大鳳是一名獨居老人,幾天前和鄰居家因為瑣事發生糾紛,後來找到村裡的“婦兒驿站”,向村婦聯主席、調解員吳永芳傾訴,吳永芳就當起了“知心姐姐”,奔走于兩家之間進行談心、勸解,很快解開了二人的思想疙瘩,最終兩家關系重修于好。

“棗樹村人口多元,利益訴求多樣,沖突糾紛處理難度大。但隻要用心,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吳永芳還有一個身份是岚臯縣法院聘任的巾帼特邀調解員,要定期到縣法院設定的“維權崗”坐班,為婦女兒童提供維權調解、關心關愛、就業指導等服務。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為暢通婦兒維權管道,岚臯縣建立了“縣有維權中心+鎮有維權站+司法系統有維權崗”的綜合維權服務平台,即在縣司法局設立“岚臯縣婦女兒童維權中心”,各鎮司法所設立“維權站”,縣警察局、縣檢察院、縣法院建立“維權崗”,通過上下關聯打造以維權熱線接聽、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心理咨詢、緊急救助、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于一體的綜合維權服務平台。目前,岚臯縣已在政法系統建立婦女兒童維權綠色視窗17個,開設25個“暖陽”品牌工作室。2020年以來,受理、辦理、調解婦女兒童案件500餘起,滿意率達98%以上。開展司法救助114起,救助金額80餘萬元。

“服務聯盟”建強維權隊伍

“沒有‘胡媽媽’的‘牽線搭橋’,我到現在還是單身漢。現在婚結了,就計劃着好好工作多掙點兒錢,把我們的小家庭經營好。”岚臯縣鐵佛寺社群37歲的劉興荞過去在外地經營理發店,因為疫情生意不濟而倒閉,自此整個人長時間萎靡不振。“愛滿岚臯”紅娘志願服務隊的“紅娘”胡義珍知道後,一邊為他做心理疏導,一邊張羅着幫他找對象。今年年初,劉興荞在胡義珍的幫助下完成了婚姻大事。“現在我全職做抖音主播,月收入1萬多塊,将來還要繼續努力,争取為家鄉發展出點兒力。”如今的劉興荞對未來充滿希望。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近年來,岚臯縣創新推出“岚臯妹子”+志願服務模式,精選45名基層婦聯主席組建“愛滿”岚臯紅娘志願服務隊,開展相親活動14場次,線上線下促成50餘對單身青年走進婚姻殿堂。與此同時,選聘33名有調解經驗的基層婦聯主席擔任縣法院特邀調解員,采取專業教育訓練、就近委托、分類補助的方式參與基層沖突糾紛化解。目前,全縣聯合2400名婦聯執委組建了千名“岚臯妹子”志願服務隊,服務隊累計組織招工活動498場(次)、扶貧幫困675人(次),普法及婦女維權宣傳470次,調解家庭糾紛461次。

“調防聯合”事前協同發力

“要不是縣婚調委及時介入,給我們講法律、講道理、講責任,我這個家早就散了。”前不久,岚臯縣民主鎮德勝村村民冉紅軍在與妻子“破鏡重圓”後感激地說。

過去,冉紅軍嗜酒如命,酒後總是因家庭瑣事與妻子吵鬧,妻子産生了離婚的念頭。婚調委專職調解員陳英了解情況後,數次上門走訪,并組織夫妻及村幹部、公安幹警、縣婦聯幹部等召開座談會,面對面進行調解。最終,冉紅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誠懇地向妻子寫了保證書,夫妻倆和好如初。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為妥善化解婦女兒童沖突糾紛,岚臯縣加強“調防聯合”,一方面創新家庭沖突糾紛前期處置機制,統籌運用婚調委、婦女議事會以及“陳姐工作室”民間人才等調節力量,廣泛收集線索,及時就地開展婚姻家庭沖突先期調解;另一方面縣平安辦、婦聯、公安、司法等部門協調關聯,實行“一站式辦案”線索互通會商機制,實作“一頭受理、内部移交”。

“行動聯心”彰顯關愛溫度

岚臯縣石門鎮鐵佛國小教師包芳發現,五年級學生周夢最近明顯變得開朗活潑了。“以前,由于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家裡沒人管,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學習成績也不好,縣上‘朝盼夕念’志願服務隊來了以後,為她制定了專門的幹預方案,現在周夢能和同學順暢交流,積極參與校園活動,成了小朋友們的‘開心果’。”包芳回憶。

速速來圍觀!看這裡如何打造婦兒維權新模式→

“朝盼夕念”暖心行動是岚臯縣婦聯牽頭建立的愛心慈善公益項目,通過走訪慰問、發放暖心基金、愛心物資等形式為特殊困難婦女、困難留守兒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成立以來,已募集“朝盼夕念”暖心基金36萬元,參與、受益人群突破2萬餘人次。為讓溫暖惠及更多婦女兒童,該縣還打造了“巧媳婦”就業創業品牌,為女性勞動力提供技能教育訓練,激發創業就業潛力,帶動1000餘名婦女直接就業,發放婦女小額貼息貸款36筆795萬元。

“岚臯縣‘四聯維權’模式,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實踐與發展。它多角度維護了婦女合法權益,有效破解平台不優、人力不足、機制不活等問題,提升了婦兒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安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韓曉晖表示,下一步,安康市将統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堅持問題導向,聽民聲、知民意、集民智、聚民心、解民怨,着力破解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突出問題,針對外出務工婦女較多的實際問題,深化婦聯改革,嘗試在其集中區域建立“行囊婦聯”,實行“候鳥式”管理,黨群共建,切實通過黨建引領,讓婦建活起來,讓婦女幹起來,真正為安康高品質發展注入充沛的“半邊天”力量。

來源/中國婦女報

作者/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黨柏峰

編輯/劉斌

審簽/曉月

監制/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