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 秦漢館正式開放、重磅新展揭幕、一系列新釋出…… 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看點多多

作者:華商報

一系列新釋出、秦漢館正式開放、重磅新展揭幕、四場分論壇、博物館之夜……作為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已做好準備迎接八方賓客,這個“5·18”看點多多值得期待。

一系列新釋出

包括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圍繞“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今年的主會場将公布2023年度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最新資料,集中展示大陸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其中,将公布第五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發揮博物館定級評估“方向盤”和“導航儀”作用,展現行業發展水準,帶動廣大博物館提升發展品質,更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

釋出2023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結果,釋出2024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名單和“陝西省數字文創大賽”等品牌活動推介結果并頒獎。

同時,與中央網信辦共同開展2024年度“博物館裡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工作,整合雙方平台和資源優勢,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發揮博物館在推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中的陣地作用。

此外,将釋出“全國博物館地圖”,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授牌。

重磅大展揭幕

“城與陵”“技與美”将與公衆見面

當天将迎來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正式開館,“秦漢文明”系列重磅展覽同時揭幕,基本陳列“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大美中國——秦漢文明專題展”共同構成彰顯秦漢文明偉大成就系列展覽的一軸兩翼,2個專題展分為“城與陵”“技與美”。

“城與陵”主要通過雍城、栎陽、鹹陽、長安四處秦漢時期大遺址考古發掘的成果,展示秦漢王朝國家工程的選址理念、政治格局、設計思想和精神追求,闡釋曆史文化遺産的曆史價值和時代價值;“技與美”則通過展品的造型以及疊加其上的色彩、線條、圖像、雕刻等資訊,展示秦漢時期人們的生活理念和藝術追求,呈現秦漢社會的發達程度和文化繁榮程度。

同時,為紀念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成功十周年,還将舉辦“從長安出發:絲路申遺成功十周年主題展”,以中、哈、吉3國33處遺産點為核心,集中展出世界遺産保護研究利用情況,以及中國考古學者在中亞地區的聯合考古成果。

此外,從5月17日至19日,還将舉辦四場主題論壇。主論壇将邀請文博行業從業者、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管理者等發表主旨演講;秦漢文明國際研讨會将邀請國内外專家從曆史考古和藝術角度來闡述秦漢文明的内涵;如何把最新的技術應用到文化傳播過程中,青年論壇将讓青年人講講他們的故事;博物館最重要的文化産品是展覽,策展人論壇是為了讓策展人更好地進行交流互動。

惠民活動豐富

免費鑒寶機會可别錯過

緊貼主題“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主會場還将舉辦精彩紛呈的教育體驗等惠民活動。

陝西曆史博物館教育體驗活動将在秦漢館館内展廳、教育體驗中心三個教室及館外社教展示區舉辦“文博少年講解員”活動,“‘紙’為遇見你”造紙術線下課程,“探秘造紙術·線上課堂”課程,“陝曆博裡享受樂齡時光”之“古币時光隧道——秦漢記憶”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家有“寶貝”的公衆可别錯過專家免費為您鑒寶的機會。5月18日上午在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來自文博界的專家将為藏友鑒定藏品,講授文物鑒定知識,引導合法收藏和合理收藏,宣傳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以及講解如何采用實體、化學方法清潔保養文物,進而達到延長文物壽命、穩定文物儲存狀态的目的。

5月18日當晚,還将在大秦文明園舉辦“博物館之夜”系列免費遊園活動。活動分設多個主題區域,内容有秦人迎客、絲路之旅、尋文探藝等。

交通配套優化

出地鐵步行也可到

去年底,秦漢新城全面啟動陝曆博秦漢館周邊交通配套提升改造工程。

今年4月底,陝曆博秦漢館東側立交工程西輔路建成投用,觀衆在地鐵14号線秦宮站下車後,可步行通過大秦文明園北側園區道路,經人行天橋到達陝曆博秦漢館。秦宮一路下穿鹹銅鐵路項目也于5月12日通車,進一步友善了自駕遊客前往陝曆博秦漢館,片區互聯互通的交通環線基本形成。同時,秦漢新城還對泾渭大道、蘭池三路等路段的交通環境進行了優化提升,確定陝曆博秦漢館周邊道路暢通。

除此之外,陝曆博秦漢館南廣場、秦文明廣場地下停車場及大秦文明園北側園區道路等地,2000餘個車位已全面開放。

周邊美景怡人

多個點值得去打卡

除了在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欣賞文物與美景外,該館周邊的美景也值得打卡。

更新改造的秦鹹陽宮遺址博物館已于5月16日開館,主要展出秦鹹陽城遺址考古出土的文物。

作為陝西省首批文物主題遊徑“大漢文化主題遊徑”重要組成部分,“大漢紫道”泾渭大道至長陵段目前已率先試開放,5座旅遊服務驿站串聯起沿線文物遺存與生态田園,為遊客尋遺訪迹、踏青賞綠提供好去處。

在大秦文明園南側,全新規劃建設的秦陌花塘已對外開放,種植大面積花卉,形成有層次、有色彩、花相伴的季節性動态景觀。

另外,綿延18公裡的渭河生态景觀帶也進行了全新更新,徜徉其中,生态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文與曆史交相輝映,露營、騎行、垂釣……享受難得的靜谧與安然。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馬虎振

“5·18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分會場系列活動啟動

一場特别的展覽

帶你了解亞美尼亞

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分會場活動在西安博物院拉開帷幕。

開幕式現場舉辦了一系列活動:為西安市5家新備案博物館授牌;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等文博機關與攜程、工商銀行陝西分行簽訂境外融合服務平台協定;亞美尼亞埃裡溫曆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與西安外國語大學簽訂合作協定;“榴花照眼文化傳香——亞美尼亞18-20世紀文化瑰寶”展覽開幕。

當天,西安分會場還舉辦了“絲路來風”攝影展和“尋迹西安”攝影展,以及西安市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果推介,唐妝線下互動體驗,博物館教育研學項目展示與互動體驗,文物科技成果展示——博物館VR場景體驗,西安市博物館文創集市等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

在西安分會場活動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當天開幕的新展——《榴花照眼文化傳香——亞美尼亞18-20世紀文化瑰寶展》。

展覽選取亞美尼亞埃裡溫曆史博物館館藏文物94件/組,西安博物院館藏文物23件/組,包括陶器、金銀器、瓷器、手工織品等共計117件/組精美文物。通過“美麗的高加索明珠”“亞美尼亞傳統服飾”“亞美尼亞銀制手工藝品”“亞美尼亞地毯藝術”“絲路連接配接世界”五個單元,帶領觀衆走進古絲綢之路上另一個文明古國。

據了解,除了西安博物院聯合亞美尼亞埃裡溫曆史博物館舉辦的《榴花照眼文化傳香——亞美尼亞18-20世紀文化瑰寶展》,大唐西市博物館還舉辦了《古今西市—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等展覽。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馬虎振

西安新增備案5家博物館

快來看看怎麼參觀

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西安分會場活動在西安博物院舉辦,現場為茯茶文化博物館、正野藝術博物館等5家新增備案博物館舉行授牌儀式。至此,西安市博物館數量已增至163座。

茯茶文化博物館

位于鹹陽市泾陽縣茯茶鎮茶馬大道,占地面積約15畝,是集品質茯茶藏儲、茯茶文化展覽體驗、茯茶主題餐飲、茯茶文化演藝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博物館。

該館分為三層,一層為茯茶文化展示空間,由茯茶溯源、千年宗祖、絲路飄香、築茶工藝、金花奧秘、陝西茶商、茯茶圓夢七大部分組成。二層為茯茶文化演藝空間,包括可容納200人的演藝劇場、簡餐廳、特色商鋪等項目。

參觀時間:每周二至周日10:00-17:30(17:00停止入館)。成人票35元/人,全日制在校大中國小生現場可買優惠票20元/人;兒童身高1.2米(含),65周歲(含)以上憑老年證或身份證,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免費參觀。

正野藝術博物館

位于西鹹新區沣東新城豐業大道沣東科技園33号樓402室。展廳面積410餘平方米,收藏陳列有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衛紅指先生關中風情泥塑作品350餘件,職業畫家劉安祥關中風情線描創作畫“西府老行當”“關中百怪”200餘幅。基本陳列主題為“秦風、秦韻、秦人——關中風情泥塑藝術陳列”。

參觀時間:每周一至周五10:00-17:30(17:00停止入館),免預約、免費參觀。周六、周日閉館。

西安市華夏匾額博物館

位于西安市鄠邑區餘下鎮絲路國際雕塑文化藝術園中,總面積1100平方米。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額、匾、楹聯、制匾工具等,共展出明清至近代藏品300餘件。

參觀時間:每周二至周日早9:30-11:30(11:00停止入館)、14:30-17:30(16:30停止入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門票:25元/人。

西安市鄠邑區鐘樓博物館

位于鄠邑區東街南街西街北街交彙處。陳列館設有3個展室。鐘樓底為一陳列室,利用四個高大的樓洞陳列着70餘方造像、經幢、碑碣、墓志等石刻文物。二層是戶縣通史陳列室,展出戶縣出土的曆代文物100餘件,包括石器、彩陶、商周青銅器、秦漢陶器、唐三彩、元俑等。三樓為書畫拓片展覽,共陳列30多幅書畫、拓片,并有十二面高大古老的隔扇屏風,上面用各色木雕刻拼湊的曆史人物故事,如張良納履、孔融讓梨等。

參觀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7:00開館(每周一例行閉館)。門票免費,免預約。

西安市鎬金古金銀銅器博物館

位于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北廣場西側慈恩鎮九号樓,是展現大陸古代金銀銅器及制作工藝文化的一座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珍藏了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的高古金銀銅器文物數百件,包括工藝裝飾品、生活器皿、車馬器、兵器、金銀印鑒、金銀貨币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陳列有多件反映鎏金銀、錯金銀、鑲嵌、錾刻、镂空、錘揲、金珠焊綴、花絲等中國古代金銀器制作工藝的文物。

提醒:正全力籌備開館中,暫不能參觀。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馬虎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