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中国行 秦汉馆正式开放、重磅新展揭幕、一系列新发布…… 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看点多多

作者:华商报

一系列新发布、秦汉馆正式开放、重磅新展揭幕、四场分论坛、博物馆之夜……作为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已做好准备迎接八方宾客,这个“5·18”看点多多值得期待。

一系列新发布

包括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今年的主会场将公布2023年度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集中展示大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其中,将公布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发挥博物馆定级评估“方向盘”和“导航仪”作用,体现行业发展水平,带动广大博物馆提升发展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发布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发布2024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名单和“陕西省数字文创大赛”等品牌活动推介结果并颁奖。

同时,与中央网信办共同开展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工作,整合双方平台和资源优势,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发挥博物馆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阵地作用。

此外,将发布“全国博物馆地图”,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授牌。

重磅大展揭幕

“城与陵”“技与美”将与公众见面

当天将迎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秦汉文明”系列重磅展览同时揭幕,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共同构成彰显秦汉文明伟大成就系列展览的一轴两翼,2个专题展分为“城与陵”“技与美”。

“城与陵”主要通过雍城、栎阳、咸阳、长安四处秦汉时期大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展示秦汉王朝国家工程的选址理念、政治格局、设计思想和精神追求,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技与美”则通过展品的造型以及叠加其上的色彩、线条、图像、雕刻等信息,展示秦汉时期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艺术追求,呈现秦汉社会的发达程度和文化繁荣程度。

同时,为纪念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十周年,还将举办“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以中、哈、吉3国33处遗产点为核心,集中展出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利用情况,以及中国考古学者在中亚地区的联合考古成果。

此外,从5月17日至19日,还将举办四场主题论坛。主论坛将邀请文博行业从业者、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管理者等发表主旨演讲;秦汉文明国际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专家从历史考古和艺术角度来阐述秦汉文明的内涵;如何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到文化传播过程中,青年论坛将让青年人讲讲他们的故事;博物馆最重要的文化产品是展览,策展人论坛是为了让策展人更好地进行交流互动。

惠民活动丰富

免费鉴宝机会可别错过

紧贴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会场还将举办精彩纷呈的教育体验等惠民活动。

陕西历史博物馆教育体验活动将在秦汉馆馆内展厅、教育体验中心三个教室及馆外社教展示区举办“文博少年讲解员”活动,“‘纸’为遇见你”造纸术线下课程,“探秘造纸术·线上课堂”课程,“陕历博里享受乐龄时光”之“古币时光隧道——秦汉记忆”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家有“宝贝”的公众可别错过专家免费为您鉴宝的机会。5月18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来自文博界的专家将为藏友鉴定藏品,讲授文物鉴定知识,引导合法收藏和合理收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以及讲解如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清洁保养文物,从而达到延长文物寿命、稳定文物保存状态的目的。

5月18日当晚,还将在大秦文明园举办“博物馆之夜”系列免费游园活动。活动分设多个主题区域,内容有秦人迎客、丝路之旅、寻文探艺等。

交通配套优化

出地铁步行也可到

去年底,秦汉新城全面启动陕历博秦汉馆周边交通配套提升改造工程。

今年4月底,陕历博秦汉馆东侧立交工程西辅路建成投用,观众在地铁14号线秦宫站下车后,可步行通过大秦文明园北侧园区道路,经人行天桥到达陕历博秦汉馆。秦宫一路下穿咸铜铁路项目也于5月12日通车,进一步方便了自驾游客前往陕历博秦汉馆,片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环线基本形成。同时,秦汉新城还对泾渭大道、兰池三路等路段的交通环境进行了优化提升,确保陕历博秦汉馆周边道路畅通。

除此之外,陕历博秦汉馆南广场、秦文明广场地下停车场及大秦文明园北侧园区道路等地,2000余个车位已全面开放。

周边美景怡人

多个点值得去打卡

除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欣赏文物与美景外,该馆周边的美景也值得打卡。

升级改造的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已于5月16日开馆,主要展出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

作为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大汉文化主题游径”重要组成部分,“大汉紫道”泾渭大道至长陵段目前已率先试开放,5座旅游服务驿站串联起沿线文物遗存与生态田园,为游客寻遗访迹、踏青赏绿提供好去处。

在大秦文明园南侧,全新规划建设的秦陌花塘已对外开放,种植大面积花卉,形成有层次、有色彩、花相伴的季节性动态景观。

另外,绵延18公里的渭河生态景观带也进行了全新升级,徜徉其中,生态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文与历史交相辉映,露营、骑行、垂钓……享受难得的静谧与安然。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系列活动启动

一场特别的展览

带你了解亚美尼亚

5月17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为西安市5家新备案博物馆授牌;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与携程、工商银行陕西分行签订境外融合服务平台协议;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外国语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榴花照眼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览开幕。

当天,西安分会场还举办了“丝路来风”摄影展和“寻迹西安”摄影展,以及西安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推介,唐妆线下互动体验,博物馆教育研学项目展示与互动体验,文物科技成果展示——博物馆VR场景体验,西安市博物馆文创集市等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

在西安分会场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当天开幕的新展——《榴花照眼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

展览选取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94件/组,西安博物院馆藏文物23件/组,包括陶器、金银器、瓷器、手工织品等共计117件/组精美文物。通过“美丽的高加索明珠”“亚美尼亚传统服饰”“亚美尼亚银制手工艺品”“亚美尼亚地毯艺术”“丝路连接世界”五个单元,带领观众走进古丝绸之路上另一个文明古国。

据了解,除了西安博物院联合亚美尼亚埃里温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榴花照眼文化传香——亚美尼亚18-20世纪文化瑰宝展》,大唐西市博物馆还举办了《古今西市—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等展览。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西安新增备案5家博物馆

快来看看怎么参观

5月17日,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西安分会场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办,现场为茯茶文化博物馆、正野艺术博物馆等5家新增备案博物馆举行授牌仪式。至此,西安市博物馆数量已增至163座。

茯茶文化博物馆

位于咸阳市泾阳县茯茶镇茶马大道,占地面积约15亩,是集品质茯茶藏储、茯茶文化展览体验、茯茶主题餐饮、茯茶文化演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

该馆分为三层,一层为茯茶文化展示空间,由茯茶溯源、千年宗祖、丝路飘香、筑茶工艺、金花奥秘、陕西茶商、茯茶圆梦七大部分组成。二层为茯茶文化演艺空间,包括可容纳200人的演艺剧场、简餐厅、特色商铺等项目。

参观时间:每周二至周日10:00-17:30(17:00停止入馆)。成人票35元/人,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现场可买优惠票20元/人;儿童身高1.2米(含),65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现役军人凭军官证免费参观。

正野艺术博物馆

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丰业大道沣东科技园33号楼402室。展厅面积410余平方米,收藏陈列有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卫红指先生关中风情泥塑作品350余件,职业画家刘安祥关中风情线描创作画“西府老行当”“关中百怪”200余幅。基本陈列主题为“秦风、秦韵、秦人——关中风情泥塑艺术陈列”。

参观时间:每周一至周五10:00-17:30(17:00停止入馆),免预约、免费参观。周六、周日闭馆。

西安市华夏匾额博物馆

位于西安市鄠邑区余下镇丝路国际雕塑文化艺术园中,总面积1100平方米。展示内容主要包括额、匾、楹联、制匾工具等,共展出明清至近代藏品300余件。

参观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早9:30-11:30(11:00停止入馆)、14:30-17:30(16:30停止入馆),法定节假日除外。门票:25元/人。

西安市鄠邑区钟楼博物馆

位于鄠邑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交汇处。陈列馆设有3个展室。钟楼底为一陈列室,利用四个高大的楼洞陈列着70余方造像、经幢、碑碣、墓志等石刻文物。二层是户县通史陈列室,展出户县出土的历代文物100余件,包括石器、彩陶、商周青铜器、秦汉陶器、唐三彩、元俑等。三楼为书画拓片展览,共陈列30多幅书画、拓片,并有十二面高大古老的隔扇屏风,上面用各色木雕刻拼凑的历史人物故事,如张良纳履、孔融让梨等。

参观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2:00、14:00-17:00开馆(每周一例行闭馆)。门票免费,免预约。

西安市镐金古金银铜器博物馆

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北广场西侧慈恩镇九号楼,是展现大陆古代金银铜器及制作工艺文化的一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珍藏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的高古金银铜器文物数百件,包括工艺装饰品、生活器皿、车马器、兵器、金银印鉴、金银货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列有多件反映鎏金银、错金银、镶嵌、錾刻、镂空、锤揲、金珠焊缀、花丝等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文物。

提醒:正全力筹备开馆中,暂不能参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