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0億超長期特别國債首發落地,銀行正收集個人投資者購買意願

作者:第一财經

5月17日,首期400億元30年期特别國債正式發行,債券為固定利率附息券,票面利率由56家金融機構承銷團進行競争性招标後确定為2.57%。

據了解,本次發行的超長期特别國債屬于記賬式國債,财政部通過政府債券發行系統向金融機構進行競争性招标,随後中标金融機構在債券市場中進行分銷和交易,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通過銀行櫃台、證券公司等管道購買。

第一财經記者走訪了解,銀行端還未明确是否參與此次超長期特别國債的銷售,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銷售計劃仍在購買意願收集階段。

超長期特别國債認購火熱

從最終中标利率來看,此次30年期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定價高于此前部分競标機構的預測,與當日上行後的30年期國債收益率基本持平,較前一日30年期國債二級收益率回落1BP。

從認購熱情來看,首期超長期特别國債全場認購倍數為3.90倍。中金公司固收分析師陳健恒分析說,這明顯高于近些年來其他30年期一般國債全場總認購金額,展現出投資者對其認購需求較強,定價也展現出投資者對首期特别國債的認可,整體有助于後續特别國債發行認購。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确,從今年開始拟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别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其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根據财政部5月13日公布的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有關安排,超長期(發行期限10年以上)特别國債品種包括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這也意味着,大陸将首迎30年期以上的特别國債,“超長期”的特點明顯。繼5月17日30年期品種率先發行後,其他期限品種也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内陸續發行。

對于此次發行背景,中金公司報告指出,近年來,随着大陸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加杠杆能力和意願趨弱,政府部門加杠杆以托底經濟、提振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漸擡升。而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地方政府化債背景下,中央政府接替地方政府加杠杆的政策趨勢也有所顯現。

之是以選擇特别國債,上述報告認為,原因之一或在于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同樣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有望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減輕地方财政支出負擔、以進促穩助力地方債務風險化解。

而強調超長期限,一方面是因為在經濟增速換擋階段,項目短期資本回報趨于降低,特别國債期限拉長能夠緩解中短期債務償還壓力;另一方面,在經濟結構轉型階段,基礎性重大項目資本回報周期拉長,超長期限融資能夠更好比對項目周期。

“經過多年發展,大陸債券市場、包括超長期限國債市場有所擴容,為超長期限特别國債市場化發行提供了一定的市場基礎。”陳健恒表示。

根據發改委4月表态,超長期特别國債将重點聚焦“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

“從今年起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别國債,是中央針對今後一段時期大陸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審時度勢推出的重大戰略舉措,其意義和影響十分深遠。”廣開首席産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報告中分析稱,發行超長期特别國債有三重意義,一是有助于推動内需擴大和經濟增長,二是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長期高品質發展,三是有助于推動地方财政休養生息。

個人投資者可購買

就在首期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當天,财政部在官網發文《個人投資者購買國債問答》(下稱《問答》)為個人投資者進行科普。其中明确,今年發行的超長期特别國債具體購買操作按記賬式國債購買流程辦理。

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财政部發行的幾期儲蓄國債,以及個别地方銀行首次通過櫃台向個人投資者發售的地方債均遭到搶購,“一債難求”局勢較以往更甚。對于此次超長期特别國債發行,不少普通個人投資者也密切關注,關心能否參與購買、如何購買、風險收益如何等。

根據《問答》,國債按照不同的發售對象劃分,可分為儲蓄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兩大類。其中,儲蓄國債直接面向個人銷售,按照不同的債權記錄方式,可分為憑證式儲蓄國債和電子式儲蓄國債。

記賬式國債在一級市場通過記賬式國債承銷團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并在中央結算公司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上市後,個人投資者也可在二級市場向機構投資者購買。

對于記賬式國債,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開辦機構(下稱“開辦機構”)網點櫃台、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購買,也可以通過在證券交易所開展債券經紀業務的證券公司網點或APP購買。據了解,目前,全國有30家商業銀行開辦了櫃台債券業務。

具體來看,個人投資者可以提前通過開辦機構任一網點櫃台、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開立個人債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并開通記賬式國債交易業務;也可以提前在證券公司開立普通A股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

從收益情況來看,目前國有大行、股份行3年期及5年期定期存款(上浮優惠後)利率多數已降至2.6%甚至2.4%以下,各家上浮點數略有差異。最新一期儲蓄國債3年期、5年期票面年利率分别為2.38%、2.5%。有北京居民對記者表示,如果超長期特别國債收益率更高,會考慮購買一定金額鎖定長期收益。

不過相比儲蓄國債,記賬式國債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更為陌生。《問答》指出,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購買儲蓄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如持有到期,均可獲得穩定的本息收入。兩者差別主要為:儲蓄國債在存續期内不可上市交易,記賬式國債在存續期内可在市場進行交易。記賬式國債的交易價格随市場行情波動,投資者買入後,可能因價格上漲獲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價格下跌面臨虧損風險。是以,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獲利為目的的記賬式國債個人投資者應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和風險承擔能力。

就在今年2月,央行釋出《關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擴大櫃台債券投資品種,優化相關機制安排,以便利居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債券投資,增加居民财産性收入,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

據了解,目前大陸發售的儲蓄國債包括3年期和5年期兩個期限品種;記賬式國債涵蓋了上述短期、關鍵期限、超長期等全部13個期限品種。櫃台業務開辦機構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櫃台債券業務服務的,主要以國債、地方政府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為主。

銀行正收集普通投資者購買意願

回顧過去,大陸曾分别于1998年(補充四大行資本)、2007年(購買外彙作為中投公司成立資本金)、2020年(抗疫特别國債)發行過特别國債,方式分别是定向發行、定向+市場化結合、市場化發行,2017年、2022年對2007年特别國債部分續作,但期限均未超過30年。

連平指出,從過往經驗看,1998年特别國債面向機構定向發行,而2020年抗疫特别國債則明确鼓勵個人和中小微企業投資者認購。為推動本輪超長期特别國債順利發行,建議可考慮同時面向機構和個人發行。當然,具體債券批次的發行對象可以适當予以側重和區分。

“現在(是否)面向個人還沒有明确通知。”這是16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在多家國有大型銀行、股份行網點走訪了解中,聽到最多的回應。也有個别股份行客戶經理明确表示,現在還不确定超長期特别國債是否對個人投資者銷售,“但我們行明确了不參與這次銷售。”

按照計劃,本期國債招标結束至2024年5月20日進行分銷,5月22日起上市交易。有國有大行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收到的通知僅是為20号分銷做準備,要求收集了解個人客戶購買意願,不過目前來看需求熱情不算高。“如果銷售的話,預計至少會提前一天通知,要做些準備。”北京一位大行客戶經理表示。

2002年起,為增加個人和企業購買國債管道,央行會同相關部門出台櫃台債券業務管理規則,并逐漸擴大券種範圍,櫃台債券成為拓寬居民投資管道的重要機制安排和大陸多層次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前述《通知》則進一步明确了櫃台業務的品種和交易方式,即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各類債券品種,在遵守投資者适當性要求的前提下,可通過櫃台投資交易。

不過,記者在咨詢了解中發現,因為網點櫃台此前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的國債主要是5年期及以下的儲蓄國債,通過櫃台銷售記賬式國債較少,并未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期限長達30年的國債品種,銀行從業人員對各券種分類及特點、具體用途、購買流程等熟悉度不高。

整體來看,抛開銷售安排尚未确定等因素,基于記賬式國債存在上市交易帶來的價格波動風險、期限較長增加不确定性等,銀行從業人員對個人購買超長期特别國債普遍持謹慎态度,提示這類國債更适合機構投資者。

“如果真打算持有30年的話,其實不如終身壽險劃算,現在合同預定利率是3%,還有一定的保險功能。”多位客戶經理表達了類似建議。有個别客戶經理透露,公司為此次拟銷售設定了嚴格謹慎的銷售話術,要求充分提示風險,嚴格按照櫃面要求錄音錄像等。另有客戶經理表示,如果個人投資者(被允許)購買,需要風險偏好測評等級是穩健型及以上。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