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作者:喜歡甜妹的豬腦子

#頭條創作挑戰賽#

最終形成了包括醫藥分銷、研發、制造、零售在内的全産業鍊布局。

其中:

1)醫藥分銷方面——銷售規模在全國排名第二,分銷管道遍布30個省,物流基地達到10個。其終端客戶覆寫上海和華東地區近3800餘家醫療機構,其中,華東地區三級醫院覆寫率56.5%,二級醫院覆寫率57.1%。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2)醫藥零售方面——它共有1600多家連鎖藥店,覆寫8個省市,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擁有華氏、雷允上、胡慶餘堂國藥号等知名醫藥零售品牌。

其中,華氏大藥房的規模最大,在全國醫藥零售連鎖企業中排名第10

3)醫藥工業方面——這一時期,上海醫藥擁有3000餘個藥品生産批文,其中獨家品種156個,中藥保密品種8個,中藥保護品種31個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但是,并無銷售額超10億的大品種,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品種共19個。

重點集中在心腦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抗惡性良性腫瘤等五大領域

同時,這一階段它的營收、淨利潤均在不斷上漲,其中,營收增速不斷上升,而淨利率方面,由于2007年扭虧以及2010年重組等因素,存在一定波動,但整體在不斷上升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綜上,除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股價下跌外,其餘時間,其股價走勢基本維持上漲趨勢,股價從2007年4.85元上漲至2010年19.32元,漲幅達298.35%

PE随股價波動,由于2010年重組影響,淨利潤上升,導緻它的PE從最高點226X下跌至38X。

看到這裡,我們來仔細總結一下,本案基本面有着鮮明的個性,無論是“老上藥”,還是“新上藥”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其每一次ROE飙至高峰,背後都有“資産注入預期”為推手,具有明顯的并購驅動特征

1)1998年,老的抗生素業務剝離,注入了分銷業務資産,當年形成高點;

2)2000年,新業務投入因擴大規模而拉高杠杆,使得2000年形成了第二波高峰;

3)2010年,由于注入的制藥業務,導緻它的毛利率上升,随之拉升淨利率,形成第三個高峰。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這和其他醫藥分銷的同行業不同。

國藥股份背後雖然也有國藥集團,但是上市至今隻有2017年注入了國控北京、北京康辰、北京華鴻、天星普信四家公司

不過,由于其注入的資産大多為醫藥分銷公司,毛利率與原本資産相差不大,是以并沒有為它帶來大幅度的淨利率提升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而上海醫藥注入的資産中,有一部分的制藥業務毛利率提升較高,導緻淨利率大幅度提升,ROE也随之上升,而從中小股東角度來看,這樣的操作,也意味着股東回報的提升。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醫藥分銷這樣的并購驅動型發展政策,是否會延續?

預知後續,且聽下回分解

醫藥流通行業第二季分析第五集新的格局已經出現

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