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作者:老家許昌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老賈噴空兒第259噴·湯玉英在襄城縣(3)】

文‖賈鳳翔 圖‖網絡

【欲欣賞“湯玉英在襄城縣(2)”的精彩内容,歡迎點選以下連結:襄城的“醒”】

娘支援二哥、三哥參軍。有的老人舍不得孩子遠離自己,但娘不這樣,她說:“好兒女志在四方。解放軍救了咱,到那裡去沒錯。”

娘性格比較開朗,老是說說笑笑。

不少女人說話啰嗦,一天到晚嘟嘟囔囔,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但娘從來沒有,她具備男人的一些性格。

娘一天到晚就沒有閑過,從來沒有叫過累,從來沒有叫過苦。

她從來不睡懶覺,早上很早就起來,去趕集買菜,回來做飯。

她白天除了下地幹活兒,還要織布、做衣服、納鞋底兒、納襪底兒,或者是搿線,就是把線合到一起,納鞋底兒用。

她每天晚上紡花,紡很長時間。有時候醒瞌睡了,娘說:“你要睡,你先去睡。”裡屋太黑,醒一個人不敢去睡,就坐到娘懷裡。娘看醒真是困得不行了才停住。(想看看老賈上回噴哩啥空兒?歡迎點選以下連結欣賞:故事禹州:伏羲之死和鳳凰托女娲)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她還要養雞、養鴨、養鵝、養兔子。雞鴨鵝下的蛋舍不得吃,拿到集上賣掉,換幾個錢貼補家用。

娘還有一個特點是萬事不求人。

她繼母也沒教她什麼,她也不會什麼,孩子們長大之後,需要穿衣服,自己紡花、織布,做衣服、做鞋。娘都一樣樣摸索着學習。

做衣服要剪,她剪不好,鄰居有個老太太會剪,就找她剪。找得多了,老太太不樂意,推說自己忙,沒時間。娘一看人家這态度,再也不找了,就拿着舊衣服比葫蘆畫瓢自己剪。從那以後,娘說以後再不求人了,不會了自己摸索。

娘從小缺少母愛,那她得自己學會關心自己。她聽人家說,坐月子的時候不能吃涼東西,不能用涼水洗臉洗手洗腳,不能下床幹活兒,這些她都謹記,沒有得月子病。她一輩子就沒有害過病,沒有吃過藥,不會吃藥。

娘對孩子們從不嬌慣。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姐是第一個女孩,應該很嬌慣,但是娘不,讓姐從小就做家務活,拾柴,挑水,刷鍋。

鍋那麼大,姐用肚子扛着,往鍋台上放。姐的手腫得像發面糕,裂的口兒像小孩兒嘴。但她跟娘一樣,從來不叫苦,照樣幹活。

醒是老小,按說也應該嬌慣,但娘不。醒要說腰疼了,娘就說:“小孩兒家哪有腰?”醒說胳膊疼了,娘就說;“離命遠着哩。”

娘對每個孩子都是這樣,叫他們從小就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

她沒有文化,但是她有衛生方面的常識。

她要求孩子半晌不準吃東西,不許挑食。她還經常說:“要想身體安,三分饑與寒。”就是說吃飯别吃老撐,穿衣别穿過暖。

娘還說,夏天睡覺,穿得再少,蓋得再少,也得蓋住肚子。肚子裡邊是心肝脾肺腎,都是主要器官,把這些保護好了,就沒有那麼多病。她不懂過多的道理,但是她知道怎麼做。

孩子有了病,娘就用自己的土法治好。

發燒了,她會抓一把谷子,往孩子嘴裡一放,弄一碗涼水,咕咚咕咚沖下去,躺在被窩兒裡不叫出來,孩子着急哭鬧就會出汗,一出汗就好了。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上火了,娘就熬點兒綠豆湯,一喝火就下去了。消化不好了,母親就煮點兒白蘿蔔,連吃帶喝,很快就好。打擺子,母親用一塊骨頭綁在孩子腰上,讓她去沒有莊稼的地裡跑,啥時候跑出汗才能回來。這辦法還真靈,一出汗居然真的好了。如果肚子不好了,娘就去挖點兒馬齒苋,放點兒紅糖,一喝就好了。

娘哄孩子也是一絕。醒小時候兒被蠍子蟄住了,疼得大哭,娘說不能哭,蠍子沒娘越哭越長,意思是越哭越疼,醒就不敢哭了。哭了那麼長時間,也哭累了,就睡覺了,第二天起來就好了,也不疼了。

娘有時候還會來武的。

醒三四歲的時候生了病,娘帶她到離上黃村三四裡地的山頭店衛生院去看病。醫生開了藥,但藥味兒太大,她喝不下去。醫生把藥弄碎,用膠囊裝住,她還是喝不下去。又把膠囊去掉,把藥放到碗裡,跟水和到一塊兒,她還是不喝。娘抱着要她喝,她硬是不喝。

娘一松手,她就往上黃村方向跑。她在前頭跑,娘端住碗在後頭攆。娘腳小攆不上。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她跑到村裡,沒有敢進家,跑到村中一個旮旯處,靠牆站着,心說:“這下俺娘可找不着我了。”誰知道娘一進村就問,問着找着,找到這個地方,拉住她就走。

回到家中,娘把大門一上,掂了一把刀放嘴裡噙住,問:“喝不喝?”

醒知道,娘雖然表面厲害,其實是愛自己,忙說:“我喝我喝。”咕咚咕咚一氣喝淨。有點苦,但其實沒那麼難喝。

娘愛跑着看戲。有時候村上來個說評書的,一住多天,她天天去聽。她很喜歡文藝,雖然沒有文化,但看得聽得多了,也記住了一些唱詞,在家給孩子們輕聲哼着唱。

娘給醒講瞎話兒——就是故事。娘一開始會說:“瞎話兒瞎話兒,一肚子兩肋巴兒。你的瞎話兒成捆兒,我的瞎話兒成本兒。”然後講個故事。這對醒也有一定的影響,她後來也寫過很多順口溜兒。

【未完,下周請繼續欣賞“湯玉英在襄城縣(4)”的精彩内容】

湯玉英在襄城縣:醒

【作者簡介】賈鳳翔,曾獲河南省高等院校畢業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全省第一名,進修畢業于華中師範大學,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評論、曆史研究、書法、音樂、攝影、演講、表演諸領域均曾在國家級、省級發表作品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部落格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本今日頭條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今日頭條号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檔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号立即删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