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作者:大美黃陂

認識一座城市

從踏進一座博物館開始

來黃陂,你會發現

3500年的光陰流轉

可以于一器一物中覓得脈絡

文明的更疊

也在拂去曆史的塵埃後

延續至今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以文物為載體

打上黃陂烙印的文化名片

向世界遞出

我們也得以窺見

“無陂不成鎮”的城市積澱

品讀“千年古郡 木蘭故裡”的故事

博物緻知 館藏千秋

文物裡藏着怎樣的黃陂

值此5.18國際博物館日

我們一起來解讀吧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欣賞典藏文物 感悟黃陂曆史

這家博物館的文物展陳豐富

收藏有湖北考古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以來

曆年發掘的200餘處遺存出土的2萬餘件文物标本

“我們緻力于傳播荊楚文化與長江文化,呈現長江文明彙入中華文明的曆史程序。”

湖北考古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全國首個“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

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高校文博教學實習基地

“荊楚文化基因庫”

是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支撐

和傳承弘揚荊楚文化的重要陣地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聽,文物在說

“我們的新家在木蘭湖畔,希望與黃陂一起探索揭示‘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曆程。”

别看它是一座小衆博物館

展陳的文物卻很大

大到和房子一樣

“因為作為文物的我們本身就是古建築,我們是來自湖北省各處的名人故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宗祠會館......”

湖北明清古建築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是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博物館以搬遷複建的古建築為依托

打造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傳統民居古建築展

【廖氏官堂】走出了滿腹經綸的才子

秦晉地域的商人在【山陝會館】互通商情

【竹林舊宅】掩映在婆娑樹影下複刻着舊時光

一個家族的沉浮

則刻進了【陳獻甲宗祠】的一磚一木中

......

木蘭湖畔,10餘座古民居建築

靜靜講述着一段段激蕩歲月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聽,文物在說

“在曆史的縫隙中,我們帶你觸摸中國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看見荊楚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把荊楚大地的曆史化作紮根黃陂奮進前行的激勵。”

接着登場的是

來自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的文物代表

【青銅大圓鼎】目前發現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銅圓鼎

【銅帶鋬觚形器】目前全國僅此一件

【綠松石鑲金飾件】目前大陸發現的最早的金玉鑲嵌飾件

【有領玉璧】目前大陸出土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有領玉璧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約公元前17世紀,盤龍城出現先民聚落

公元前16世紀,商人勢力進入江漢地區

催生了盤龍城約300年的繁榮與發展

創造出比肩中原的青銅文明

成為當時長江流域最重要的城邑

也是長江流域早期青銅文明中心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如今時光飛逝,物是人非

依然可以從這些出土文物中窺見往日繁茂

盤龍城遺址也已入選“湖北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聽,文物在說

“我們的出土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後世得以了解中原王朝在南方的經略開發,同時也佐證了黃陂是'武漢城市之根’。”

從石器時代到近現代,不缺環斷代

從國家級珍貴文物到一般文物,體系完整

文物們成為人文黃陂閃耀荊楚的見證

“我們可以把黃陂悠久燦爛的文明曆史程序講給你聽!”

黃陂區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館内新舉辦黃陂通史陳列一個

分古代黃陂和近代黃陂兩部分

圍繞“商代盤龍文化”“漢唐木蘭文化”

“北宋二程理學文化”“近代紅色革命文化”

和“民間民俗文化”等具有黃陂代表性的曆史文化資源

展示了文物316件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聽,文物在說

“6000多年前原始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3500年前商王朝在這裡開疆拓域,而後在漫長的曆史中,黃陂先後積澱了諸多文化資源,這些也都在我們的見證下脈絡清晰。”

如果

你對黃陂還有很多好奇

那麼這些地方也不要錯過

有記錄木蘭文化的

木蘭文化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3000餘件展品,涉及瓷器、繡品、畫報、郵票、唱片等多個種類,木蘭的形象由此具象化。

有解讀二程文化的

二程書院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以傳統手法呈現宋代書院的風雅和氣韻,打造影響深遠、彰顯黃陂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有展陳近代紅色文化的

新四軍第五師曆史陳列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講述了抗日戰争時期,革命先烈和姚家山人民一起衆志成城,抗擊侵略的愛國主義篇章。

蔡以忱陳列室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黃陂區黨風廉政建設示範基地、武漢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2023年湖北省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蔡濟民故居陳列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通過文物展陳介紹了首義元勳蔡濟民的光輝事迹。

武漢市袁家店紅色文化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武漢市首個鄉村博物館,由袁偉将軍祖屋改建而成,為傳承紅色文化而設,被評為“湖北省紅色傳統教育基地”“武漢市國防教育基地”“黃陂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武漢黎黃陂文化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大陸第一家介紹首義都督、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生平事迹的主題博物館。

還有許多能追溯當地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地方

大餘灣社群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展示了大餘灣600多年曆史風貌和民俗文化,是 “全省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武漢楊樓子老榨坊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以楊氏榨坊為代表的黃陂榨油技藝已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而與榨油有關的工具皆陳列于此,見證着這一行當四百多年的滄桑。

桃源集兒童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湖北省首家以兒童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探索古時孩童的生活成長軌迹,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黃陂泥塑民間藝術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黃陂是中國泥塑之鄉。通過各類泥塑模型展示,再現黃陂泥塑輝煌。

漢口商業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中國首座展示城市商業曆史的博物館,如今也在見證着黃陂漢口北續寫武漢商貿精神,助推城市發展的榮光。

武漢壺語堂博物館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以中國古代民間雕塑為主線,以木蘭文化的曆史背景和深厚底蘊為依托,展示各個時期的國人生活狀态和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5·18國際博物館日|館藏千秋 文物裡的黃陂

時光雖不語

文物卻滿載了曆史

它們将人類文明的畫卷鋪陳開來

讓我們對千年前的時光觸手可及

這個博物館日,不妨靜下心

聽聽文物在說什麼

感受這座城市燦爛而悠久的曆史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