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Product Hunt外,還有一個平台也是衆多海外産品釋出的首選,那就是Hacker News。這篇文章裡,作者就結合海外英文攻略以及自己的實操經驗,總結了Hacker News釋出的全流程以及相應的技巧,一起來看。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導語

在22年9月我曾寫過一篇關于Product Hunt産品釋出全攻略的文章《一文講透Product Hunt産品冷啟動》,這篇文章應該是當時中文區最早一篇綜合介紹Product Hunt釋出的攻略文章,畢竟當時出海這件事遠沒有如今這般火爆,關注出海的人還沒有那麼多,講出海攻略的就更少了。這篇文章效果也不錯,在百度搜尋Product Hunt關鍵詞,目前排在除官網外的第一名,很多朋友也是通過這篇文章第一次了解到深思圈的。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如今出海浪潮基本已經席卷了整個網際網路,Product Hunt也成了很多出海産品冷啟動釋出的第一站。我在最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的那篇文章在23年底似乎被人“洗稿”了,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對比圖: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當然現在Product Hunt其實已經有了很多變化,22年9月那篇文章講得很多地方也需要适時做一些調整,包括在總體的釋出思路上,我目前更傾向于營運好賬号,積累自己的票倉,然後持續發産品,而不是隻為了單次的排名,因為當下Product Hunt刷票問題實在太嚴重了,發一次也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好這個平台的流量資源。頭部出海産品HeyGen用的就是這招,關于更多最新的技巧,可以看我去年10月的總結文章《深度幹貨|我這一年的AI産品出海之路》裡的Product Hunt部分,另外我也計劃在6月份釋出最新版的Product Hunt營運指南。

除了Product Hunt外,還有一個平台也是衆多海外産品釋出的首選,特别是對于面向開發者的産品,而且這個平台的月流量比Product Hunt兩倍還多,這就是——Hacker News。

我在之前的文章《AI Wrapper套殼應用賺錢的好時代要結束了嗎?》和《揭秘|海外獨立開發者都在做哪些産品?》中講過,過去半年多時間,我主要在做兩件事:一是給融過資,想要出海的項目做顧問,幫助他們從0到1找到PMF和搭建有機增長的管道。二是跟一些獨立開發者合作,我負責選品和推廣營運,他們負責開發和維護,做出海直接賺錢的項目。‘

這兩件事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要做非常多項目的從0到1營運增長,這半年多我做了十多個不同類型的AI産品海外營運增長,其中就不乏一些面向開發者的産品,自然也就離不開在Hacker News這一管道的釋出和推廣。

不過相比較Product Hunt,Hacker News在中文區的釋出攻略直到今天也非常缺乏,我在學習了衆多海外英文攻略并結合自己實操總結的經驗後,決定寫一篇講Hacker News釋出的全流程文章,裡面有非常多我自己總結的技巧和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平台基本介紹和規則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Hacker News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平台,以及有着哪些平台的規則。

Hacker News是由著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創始人Paul Graham在2007年上線的一個社群,主要面向創業者和開發者,目前這個社群歸Y Combinator所有,并由Daniel Gackle作為管理者對社群進行管理。

跟Product Hunt一樣,Hacker News也逐漸成了大家釋出産品的一個首要平台。但跟Product Hunt社群主要以産品人群不一樣,Hacker News則主要以開發者為主,是以整體社群氛圍會更加嚴肅,社群的内容主要也以技術和創業為主,會涉及到部分社會熱點新聞,呈現形式更是隻有簡單的文字和連結。

整個社群就相當于是一個内容聚集中心,你送出的連結就是各個資訊源,然後大家基于這些資訊源進行讨論,網站整體給人感覺會跟十多年前國内的論壇很像,甚至更簡陋一些,因為隻有純文字,連圖檔都沒有,更别說視訊了。

在釋出産品上,Hacker News也跟Product Hunt有很大的差異,你隻需要放一個産品連結,一個标題和一段話作為評論就可以直接釋出産品了,而不像Product Hunt那樣需要準備大量的圖檔和視訊資料。

這個可能也跟兩個平台的主要人群有很大關聯,在Hacker News上所有的資訊都是最直接的呈現,而且你在社群裡點選任意文章的标題,會直接跳轉到送出的連結中,而不是打開這個文章。

但從整體流量上看,根據SimilarWeb這一資料平台的統計,每個月通路量在1200萬左右,是Product Hunt的2倍多,當然不同資料平台統計會有略微差異,但這也足夠反映出在Hacker News上釋出産品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另外還有不同的是每天的釋出數量,因為Hacker News上的文章其實不單隻是産品的釋出,還有大量文章資訊文章,而且根據資料統計,每天上榜首頁有接近半數的其實是釋出文章的文章,而非産品釋出帖。根據統計,Hacker News上每天大概會新發1000條左右的文章。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但從釋出規則上來說,Hacker News比Product Hunt嚴格很多,比如從計票規則上看,同一IP就隻能算一票,無論你是有多少個賬号,但隻要是同一IP位址,就能算一票。而且如果你是直接把文章的連結發給别人或者分享在推特或者領英等社交平台上拉票,這樣的票數是完全無效的。

Product Hunt在産品釋出後,大家往往會把釋出頁分享在自己各個社交平台上,讓大家直接點選投票,雖然也有傳言說會影響排名,但基本上票數都是計入的。

但Hacker News則是完全不允許這種行為,隻要是通過直接連結通路後進行的投票,一律都是不算的,隻有從社群裡點進來的投票,才能算。而且在對待新注冊使用者上,Hacker News也更加嚴格,新注冊使用者前面14天發帖和評論的使用者名都會特意被标記為綠色,而且投票和發帖大機率都是不計入的。

此外跟Product Hunt一樣,Hacker News官方也是嚴令禁止直接邀請别人投票的行為,甚至連邀請别人評論也是禁止的。按照官方的說法,使用者應該是主動在社群發現好的内容,然後他們自願投票和評論,如果你刻意邀請别人來投票和評論,這就是純營銷行為了。

此外在重複釋出上,Hacker News沒有像Product Hunt那樣給出一個具體的間隔周期,隻是大概說了是1年左右,但是如果你的内容是完全一樣的,依舊會被認為重複,而直接删除。

Hacker News整個社群闆塊也十分簡潔,主要分為new(最新文章)、past(榜單熱帖的曆史記錄)、comments(最新的評論)、ask(送出時,标題以Ask HN開頭的文章會出現在該闆塊,這是釋出問題的闆塊)、show(送出時,标題以Show HN開頭的文章會出在該闆塊,這是釋出産品的闆塊)和jobs(Y Combinator孵化器裡公司釋出崗位資訊的闆塊)這幾個闆塊,此外還有一些隐藏闆塊,比如leaders(擁有最多積分的使用者清單)、launches(YC孵化器裡創業公司釋出的文章)、noobstories(新注冊使用者釋出的文章)和noobcomments(新注冊使用者釋出的評論)等等。

在頁面上可以操作的按鈕也就兩個,分别是登入按鈕和送出釋出按鈕。當我們用Show HN标簽送出産品後,我們的文章最先會出現在“shownew”這一闆塊,這個闆塊是show的子闆塊,在首頁是沒有連結的,需要先到show闆塊,然後點選newest才能進入。當你的文章有一些點贊和評論後,就會進入到show的主機闆塊中,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如果這個文章收到投票和評論表現都不錯的話,就有機會直接上首頁,這也是我們釋出要追求的最終目标。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接着來說說Hacker News的一些基本規則,Hacker News也跟Product Hunt一樣有一套積分體系,這個積分叫做“Karma”分,但在計算方式上有一些差異,Hacker News的Karma分數是獲得的贊同數減掉反對數,當然在最終分數上可能會有細微差異,因為有的贊同會被判定為無效。

此外文章的排名跟Product Hunt一樣,主要就是按照文章獲得的贊同數進行排名的,但如果你的文章被标記或者有作弊嫌疑,則會直接被取消排名。除了這兩個基礎規則外,Hacker News還有一些官方沒有明說,但依舊存在的“潛規則”,下面根據我的經驗來說一說。

當你的積分到達30分後,你就可以flag(标記)違反了社群規則的文章或者回複,如果一個文章被标記到了一定數量,就會被降低排名甚至直接被取消,然後會被打上“【flagged】”的标簽。如果你的文章被算法或者管理者認為有問題,則會被打上“【dead】”的标簽,這兩種标簽都會導緻其他人看不到你的文章。

當你的積分達到250分後,有個小彩蛋就是可以自定義頁面首欄的顔色。當你釋出一個文章或者評論後,你有2個小時的時間可以編輯文章的内容,并且在這段時間,你可以自由删除文章或者評論。同樣,如果你對一個文章投贊同票後,在1小時内可以取消投票,但超過1小時就不可以了。

此外跟Reddit一樣,在Hacker News也有可能被Shadowbanning(隐秘封禁),而且這個封禁是可能針對你賬号甚至是産品域名的,一旦你被Shadowbanning了的話,所有你賬号發的文章,或者被封禁域名出現的文章都會直接被算法打上【dead】标簽,然後其他人都是看不到這個文章的。如何驗證自己是否被shadowbanning了呢?你需要用另外一個賬号,在設定裡開啟“showdead”功能後,再回到對應闆塊的清單裡檢視。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二、内容和釋出技巧

在介紹完Hacker News這個平台和一些基本規則,接下去就到了最重要的内容釋出環節了。首先需要說明一點,就像在上一節提到的那樣,Hacker News每天有差不多1000多個新文章,但這些文章并不單純隻是産品釋出,可以說産品的釋出隻占一小部分,絕大部分是一些文章連結的文章。是以在Hacker News上釋出其實分為兩類,一是釋出文章,比如你在産品官網部落格寫了一篇技術的文章,就可以在Hacker News上釋出,第二才是跟Product Hunt類似的直接釋出産品。根

據資料統計,每天能最終到首頁的文章接近半數還是文章相關的,直接産品釋出的文章到首頁非常的困難,是以我們在選擇釋出類型時,是可以考慮用一篇官網部落格,并且這篇文章是比較幹貨的技術内容,同時文章裡又提到了自己的産品這樣的形式來曲線釋出。

那麼如何來寫這樣一篇幹貨類型,同時又能起到宣傳産品作用的文章呢?這裡我推薦一個寫作架構:首先是從一個問題出發,然後講一講針對這個問題,目前比較常見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接着說說這個解決方案還存在哪些缺陷和弊端,這時候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出你的産品,然後講講你這個産品是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這其實也是典型的我們如何找産品方向的一個過程,寫這樣的一篇文章也是梳理你産品Product-Market Fit(産品與市場契合點)的一次最佳實踐。但要特别注意,在按照上述架構寫文章時,你一定要寫出深度,不能隻是為了套架構而寫,Hacker News的人群對于内容好壞的辨識能力非常高,而且在評論時會更傾向于直接表達,包括對你的批評,在社群氛圍上跟Product Hunt釋出産品,全是鼓勵和贊揚的聲音有着明顯的差異。

此外,你面向的人群很明确就是開發者,有一點要特别注意,也是Hacker News跟其他平台上發帖最不一樣的地方,在其他社交媒體寫文章一般都會建議要寫得盡可能通俗易懂,最好讓你的祖父母也能了解。但在面向開發者這個群體寫作時,其實有很多行話和術語,這些都應該盡可能在文章裡展現,這樣會讓他們覺得你是自己人。

在文章整體基調上,注重解釋和分享自己親身經曆,比如我遇到了什麼問題,我為什麼要做這款産品以及我是如何做出來的,而不要用宣傳性的話語說用了我這個産品,你就可以得到什麼,或者說産品有多好多好,這些隻會起到反效果。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自己親身經曆、實際案例以及真實的問題來展現出這個産品的必要性和好處。而且這裡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因為你面向的人群就是開發者,而開發者本身也都有開發能力,是以你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說服開發者,不要自己去開發,而是直接選擇使用你的産品。

從這樣一個邏輯出發,有一類文章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完整的叙述你開發這個産品的整個過程,特别是技術部分,展現出難度和複雜度,一方面你展示出了足夠的“開源精神”,但同時也讓其他開發者知道自己去開發一個這樣的産品是沒有必要的,這類文章反而能起到好的效果。

接下來講講在釋出文章過程中的那些技巧,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不像Product Hunt,你可以通過圖檔、視訊甚至互動示範來全方位展示你的産品。在Hacker News上所有的一切展示都是純文字,是以你必須借助文字的力量來吸引别人給你投票。這裡還有個小技巧,如果想要吸引更多評論的話,你可以在文章或者釋出時的文本(也就是第一條評論)裡故意留一點小錯誤,Hacker News上的使用者看到之後會馬上留言來讓你更正,你也可以從側面擷取到更多評論。

首先要根據人群的特性來決定你寫作的文風,在上節中我們也講過,Hacker News主要使用者群體以開發者為主,是以我們文風要簡單直接,去掉一些修飾性和宣傳性的詞語,特别是在标題上,很多時候我們發宣傳貼總是喜歡用标題吸引大家來點選,這點在推特、領英和其他一些社交媒體上都是十分奏效的,但在Hacker News上要千萬避免。官方甚至在指導手冊裡說明連數字都最好不要出現在标題裡,比如“10 Ways To Do X(10種方式來做某事)”應該直接去掉數字,改為“How To Do X(如何來做某事)”,再比如“14 Amazing Xs(14件令人吃驚的事情)”應該去掉數字和修飾詞,直接改為“Xs(某事)”。

而且官方還建議不要在标題裡提及網站名稱,因為釋出後,網站名稱會顯示在标題的後面。如果你的标題存在以上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會被标記甚至直接删除,總而言之,核心一點就是簡單直接,不要怕沒講全。下面這張圖就是2023年表現最好的5個産品釋出帖标題,可以看到都十分簡潔明了,供大家參考。

一文講透Hacker News産品釋出

确定好标題後,你在送出時還可以寫一段文本,這段文本會作為你文章的第一條評論。一般如果你釋出的是部落格文章,這段文本可以直接留白。但如果你釋出的是産品時,建議可以按照上面提到的寫文章的架構,來寫這一段文字:從問題出發,然後闡述一下你做了什麼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可以進一步提及你的産品是怎麼樣的,可以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在這個主要内容的前面記得加上你個人或者團隊的簡單介紹,在結尾記得加一句尋求大家的回報。

講完了釋出内容,讓我們來聊聊釋出時的一些技巧。

首先是釋出時間的選擇,一般來說建議在美國東部時間周二或者周四早上釋出會比較好,但總體來說不用像Product Hunt那樣需要精準到某一時刻釋出。原因就是之前提到過的,Hacker News每天大概有1000多個文章,整體社群形态也偏論壇的形式,核心關鍵還是在于你的内容本身。

在你釋出文章後,接下去的操作就十分關鍵了。一般我會建議提前找好一些積分比較高的賬号在第一時間來投票和評論,但要記住千萬不能直接發文章連結,也不要自己在同一IP位址切換賬号來投票和評論,這些都會被算法識别,然後取消票數甚至直接被删帖。

這裡可以規避的方法就是讓你提前聯系好的人,點選進入shownew這一闆塊,然後找到你的文章來投票和評論。根據我的經驗,在這一階段一般需要20~30個人來幫忙點贊和評論,之後就會進入到new的闆塊裡,繼續剛剛的操作,不要直接發文章連結,而是發這個闆塊的連結,然後讓你聯系好的人在闆塊裡點選文章進行投票和評論。

做完上述操作後,如果你的文章和文章品質足夠好,足夠有趣,剩下的就交給自然流量了,你能做的其他操作相對就比較有限了。這個跟Product Hunt釋出日一整天都需要積極拉票有很大的差異,當然有一點還是類似的,就是評論區的留言一定要積極回複,如果有問題也要積極互動,這樣可以幫助提升文章活躍度,也能吸引到更多人投票。

最後再分享兩點我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事項,一是盡可能提升你賬号的積分,雖然官方沒有明确表示積分高低跟發帖是否能夠上首頁有直接的聯系,但既然有這樣的一個機制,而且高積分對于看到你文章的讀者來說也是一個信任背書,促使他們投票。

那麼如何最快速度積累積分呢?這裡就分享一個小技巧,還記得我們在一開始提到的,Hacker News社群就相當于是一個資訊聚集中心,除了大家寫的文章外,還有大量的最新熱點新聞,特别是科技類的突發事件,比如某個雲廠商當機了,某個軟體被曝出了什麼漏洞等,一旦有這類新聞,你可以第一時間就去送出連結,而且标題甚至直接就可以用新聞的标題。這類文章是特别容易得到投票和上首頁的,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快速積累積分。

第二點就是除了發帖外,你還可以通過評論的方式來推廣你的産品,而且在評論裡是允許放外部連結直接連結到你的産品首頁的。一般來說你可以通過搜尋關鍵詞或者利用一些關鍵詞監控工具,實時監控跟你産品主題相關的文章,因為跟其他社交平台一樣,越是新的文章,越早的評論,曝光和轉化肯定也是越好的。在評論内容上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肯定是根據文章内容,給出自己的深度思考,或者是解答文章裡提出的問題,然後在結尾帶上自己的産品或者相關的官網部落格文章。

以上就是關于在Hacker News上釋出産品的全過程和技巧總結了,總的來說雖然有一些技巧,但要想在Hacker News上取得不錯的宣傳效果,還是得靠内容本身。本文中提到的技巧更多是“術”的層面,可以幫助你更快地來驗證這個管道效果,如果覺得效果不錯,還是需要你真正花時間投入到這個社群中,積極參與互動和發帖,慢慢就會有感覺,也會有關系的積累,這時候想要上首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這才是長久之計。

專欄作家

深思圈,公衆号:深思圈,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十五個酷應用玩轉樹莓派》作者,連續創業者。做過教育、工具和SaaS等行業,關注出海、SaaS和AIGC領域,擅長産品、營銷和增長。

本文翻譯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