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作者:紅星新聞

“我們這個(拔河)團隊在訓練的時候,是把我們的作業工具——叉車當作對手。喜歡健身的同僚說,身上的肌肉塊都大了。”

5月17日,在鄭州東區的體育公園運動場,伴随着最後一項比賽項目旱地龍舟決賽的結束,河南省屬國有文化企業春季運動會暨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正式落下帷幕,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獲本次運動會突出貢獻獎。

在比賽中,省屬國有文化企業的職工們紛紛登上競技場,他們中不少人“身懷絕技”。在集體拔河項目中,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代表隊拔得頭籌,隊員透露,他們的“奪冠秘籍”竟是日常工作的得力助手——叉車。

運動會共頒出71個獎項

當日上午,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舉行頒獎儀式。本次運動會共頒出競賽類獎項7大類36個獎項,非競賽類獎項5大類35個獎項。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慶,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張培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李文平,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總會計師馮長銀分别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據介紹,河南省屬國有文化企業春季運動會暨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由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承辦。運動會共設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6個參賽項目,12家省屬國有文化企業、28支代表隊、1200多名運動員參加比賽,賽事從5月15日持續到17日。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據介紹,此次運動會的舉辦是展現省屬文化企業風采和幹部職工精神風貌、增強幹部職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載體,必将進一步提高企業團隊協作精神,豐富幹部職工的體育文化生活,提升幹部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為推動全省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凝聚精神力量。

用叉車練拔河,身上的肌肉塊都大了

“我們第一把輸了,相信好多人覺得第一把輸第二把大機率也會輸。”

獲得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集體拔河項目冠軍的是河南新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手捧冠軍獎杯,拔河項目的領隊、物流中心主任李家鄉回憶起賽場上的情形,仍然感慨不已。李家鄉說,在第一把比賽輸掉的劣勢處境之下,物資集團的隊員們并沒有亂了陣腳,大家互相打氣,“勁兒往一處使”,最終,在自家拉拉隊震天的呼喊助威聲中,物資集團拔河隊逆風翻盤,勇奪冠軍。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我們的拉拉隊也很給力,他們的加油聲、呼喊聲一下子就把現場的氛圍點燃了,給了拔河隊隊員很大鼓舞。”李家鄉說,在拔河比賽中,啦啦隊的作用不可小觑,他們不僅能鼓舞隊員們的鬥志,也能影響拔河的節奏,“有一支隊伍本來快輸了,我們的拉拉隊看人家拉拉隊人少,就去給他們加油,結果那支快要輸掉的隊伍竟然赢了比賽。”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能夠在諸多有實力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李家鄉認為,這與實戰訓練有很大關系。據李家鄉介紹,優中選優組建好拔河隊伍後,他們的訓練從一開始就以實戰為主,這也是他們這次能夠奪冠的原因之一。“好多人可能都想象不到,我們這個團隊在訓練的時候,是把我們的作業工具——叉車當作對手。一台叉車好幾噸重,又拉上刹車,訓練了一段時間,好多隊員反應相當有效果,有喜歡健身的同僚說,身上的肌肉塊都大了。”此外,為提升腰部力量同時保護腰部,團隊還給部分隊員配備了護腰帶。

賽出健康體魄,賽出更濃友誼

此次參加運動會的職工,大多是每日伏案的文字工作者。對于他們來說,參加運動會讓自己的身體狀态更好了,工作效率也更高了。

在本次運動會的單人跳繩比賽中,來自大象出版社的編輯劉海崗以1分鐘213個的成績力拔頭籌,獲得了冠軍。“十年前我曾有幸代表集團去參加比賽,當年我25歲,平均成績是每分鐘240個左右。”

用叉車練出拔河冠軍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第一屆職工運動會閉幕

劉海崗說,作為一名圖書編輯,自己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伏案工作,随着年齡的增加,最近幾年,體重增加了,身體機能也不如以前。最近兩年,劉海崗每天都會抽上半小時時間進行訓練。

1分鐘213個,平均每秒跳繩3.55個。雖說,這樣的成績和自己巅峰時比不足為道,但自己還是難掩激動之情。在他看來,專業的場地、智能的比賽設施、無微不至的服務讓賽場的每一位運動員都樂在其中。“跳繩比賽采用的是由河南省新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華天恒”AI智慧體育裝備,和中招跳繩考試用的是同一個系統。參加運動會,也增加了跟系統内兄弟機關的交流,運動完身體狀态更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還有不少運動員表示,這場運動會不僅賽出了更好的體魄,也賽出了更濃的友誼。本次運動會乒乓球比賽的男單季軍是來自河南青教融媒集團的編輯周源,從領獎台上下來後,他告訴記者,自己和冠亞軍都是很好的朋友。賽場上,他們是對手,賽場下他們是兄弟,更是練球搭子。“我們在鄭州乒乓球圈都小有名氣,是以賽前胸有成竹會得獎”,但對于最終誰能奪冠,周源表示大家都看得很淡,“無論誰得冠都會替對方高興,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東風新聞

記者 蔡琳 許度寒/文 趙墨波/圖

見習編輯 武辰婕

校對 楊陽

稽核 田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