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小談揚聲器的失真(連載4)

作者:十三行經典音樂

前情回顧

【專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小談揚聲器的失真(連載4)

其他其他哪些失真存在?

1:互調失真

相信互調失真這個名詞,大家會在放大器上面看到。但事實上,揚聲器也有互調失真。這種失真是振幅非線性的一種表現形式。當低音信号和高頻信号同時加載到揚聲器時,由于驅動單元的非線性,它的輸出聲壓當中會出現高頻和低頻的和差頻信号,這就是互調失真。而且互調失真與非線性失真存在關系,非線性失真越小,互調失真越小,反之越大。而且還會出現多普勒現象,又稱“多普勒失真”,高頻會被調制。相對之下,多普勒現象相對較輕,對聽感影響較小,反之會聽到音調出現變化。

【專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小談揚聲器的失真(連載4)

2:分諧波失真

振幅的非線性還會引起分諧波失真。所謂分諧波失真就是當給驅動單元加載正弦波信号時,在中頻、低頻段會産生頻率為1/2,或1/3等信号頻率的模糊信号,主要的原因是音圈和振膜的前後運動不同步,振膜稍微滞後音圈而産生形變,是以要是振膜不夠硬,材質不夠均勻時,分諧波失真也會容易産生。

另外,也會因為揚聲器生産時的把關不夠嚴格,在測試時出現可聞性的異響聲音,那就是生産過程中出問題,有硬傷,這樣的産品屬于不合格産品。

【專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小談揚聲器的失真(連載4)

3:大功率諧波失真

通常在測量揚聲器的時候都以較低功率下測試,但在實際使用過程當中卻是以較大功率,甚至大功率狀态下工作的。有需要對揚聲器做在大功率狀态下測試諧波失真,以對它的音質作出客觀分析和評價,并且找出産品缺陷,進而達到改進揚聲器音質的目的。

【專題】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小談揚聲器的失真(連載4)

總結

看完了本篇内容之後是不是覺得一個揚聲器裡面原來存在着那麼多的失真,而且這些失真基本上屬于無法完全消除的,充其量是通過各種手段來減低罷了。事實上作為生産商,他們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産品的時候會避重就輕,哪些失真對聽感影響大,哪些相對小,然後有針對性的做法,當然投入的開發成本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以要設計一款優秀的揚聲器是非常傷腦筋的事情。大家每當從揚聲器裡面聽到美妙的,讓你動心的聲音時,别忘了産品背後的設計團隊的功勞。是以揚聲器易響,但要性能好,聲音好的确非常難。

對于失真而言,在發燒友群體當中會有人認為拼命的追求低失真,僅僅是資料上好看,真正聽起來并非如此。理由就是因為聲音是給人聽的,而不是給一堆測試裝置聽的。一些發燒友群體非常推崇的揚聲器,在測試裝置面前的測試資料如今看來的确不怎麼樣。也有人認為巧妙的運用失真還能營造出讨好耳朵的聽感,對此各位有什麼看法呢?不過,從揚聲器出現至今,人類通過各種方式去研究,并不斷的提高揚聲器的性能和音質,讓我們聽到美妙的音樂,大大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揚聲器作為最終重放聲音的裝置,可是它才是三者當中失真最大的裝置,在性能的提升方面還是需要更多的努力,我們盼望着這一天的到來。

//

連載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