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作者:尋雅醫學健康

在充滿現代化氣息的診室中,醫生王大力看着面前的病曆,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擡起頭對坐在面前的老人說:“老趙,你這樣堅持每天跑步,對于你的膝蓋簡直是災難!”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老趙,全名趙鐵柱,今年67歲,是一名退休的圖書管理者。

一年前,在一次體檢中被診斷出患有輕微的骨關節炎,醫生建議他适當增加活動量,以保持關節靈活性。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趙鐵柱回家後,思來想去,決定每天清晨跑步5公裡,希望通過鍛煉恢複健康。

然而一年後的今天,他的膝蓋疼痛明顯加劇,這讓他忍不住再次來到了醫院。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老趙,跑步雖然确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氧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

王大力醫生開始解釋,“但對于像你這樣已經患有骨關節炎的人來說,長時間的跑步會增加膝關節的磨損,加重病情。

尤其是在硬的地面上跑步,這對膝蓋來說,沖擊是非常大的。”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老趙聽後有些不服氣,他回想過去一年中,自己堅持不懈的鍛煉,體重減輕,心情也變得更加愉快。

但自己膝蓋的疼痛卻是無法忽視的事實。

“我了解你想要通過鍛煉改善健康的初衷,但選擇正确的運動方式才是關鍵。”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王大力繼續說道,“比如可以遊泳或者騎自行車,這些運動對膝蓋的沖擊要小得多。”

王大力醫生接着從抽屜中拿出一份研究報告,詳細解釋了為什麼跑步不适合老年人患有骨關節炎的患者。

報告中指出,對于骨關節炎患者,非沖擊性運動不僅能減少關節疼痛,還能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看這裡,這份報告是對1000名骨關節炎患者進行的一項研究。

研究表明,堅持進行非沖擊性運動的患者,如騎行和遊泳,其膝關節的退化速度明顯慢于那些堅持跑步的患者。”

王大力詳細闡述了研究的資料和結論。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他還提到了一些其他患者的案例,比如一位名叫李四(化名)的患者。

他在被診斷出骨關節炎後,選擇了騎行作為日常鍛煉,幾乎沒有感到膝蓋有加重的疼痛,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老趙聽後終于意識到,自己雖然有着好的鍛煉習慣,但方式方法卻大有問題。

他感謝王大力的耐心解釋,并決定從今天起改為騎自行車。

在故事的結尾,老趙在黃昏時分騎着自行車在公園裡悠然自得的身影,或許有人會有一個問題。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那就是為何很多人在得知患有某種病症後,會選擇一種他們認為最有效的鍛煉方式,而不是先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呢?

這個問題背後隐藏的實際上是我們社會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健康意識的缺乏和對專業知識的忽視。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許多人可能會因病感到急迫,這種緊迫感促使他們迅速開始尋找解決方案,而沒有首先考慮咨詢醫生。

有些人可能過于樂觀,認為自己的情況并不嚴重,或者堅信某種特定的鍛煉能夠幫助他們,因而忽略了專業評估的必要性。

67歲大爺堅持每天跑5公裡,一年後檢查,醫生怒道:真是太無知了

是以,大家需要提高健康知識和識别資訊的能力,尤其是在選擇治療和鍛煉方式時,咨詢相關專業人士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