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作者:今日小站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大家都知道,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以後,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界限就越來越模糊了。不管是那些工作群、客戶群,還是各種遠端會議、釘釘之類的軟體,都讓我們随時保持線上狀态,搞得打勞工苦不堪言。難道就沒人管管這事兒嗎?還真有,今年兩會上提出了一個"離線休息權"的方案,這可把無數打勞工給高興壞了。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不過,當我們冷靜下來想想,這個"離線休息權"也不過就是為我們争取點加班費而已,根本不可能真正減少我們的工作時間。要想了解這個問題的根源,我們得把時間線拉長到整個人類發展的曆程中去看。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靠狩獵采集就能獲得足夠的食物,生活相當輕松惬意。後來發展到遊牧時代,效率更高了,可人口增加導緻工作時間反而變長了。再後來學會種地種糧,效率更高了,結果人口暴漲,勞動量照樣增加。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生産效率飛速提升,可勞工的勞動時間反而更長了。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和經濟學家馬爾薩斯都分析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技術進步的果實往往被人口增長和消費欲望所消耗掉,導緻我們雖然生産力越來越強,但休息時間并沒有是以增加。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著作《人類簡史》中就提到,最輕松閑适的生活其實是屬于原始人時代的。那時候,自然界的恩賜就能讓他們獲得足夠的食物,無需太多勞作。而後來人類開始自己飼養動物,生産效率提高了,工作時間反而變長了,因為人口也随之急速增長。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再後來人類學會種植糧食,生産力更上一個台階,但結果同樣是人口井噴,勞動時間反而沒有減少。赫拉利分析,這是因為人類有兩種基本欲望:一個是消費欲,另一個是繁衍欲。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産力提高,往往首先滿足了人口增長的需求,等到人口增長趨緩,消費欲望才得到釋放。也就是說,生産力的提高,總是首先被人口增長消耗掉,等到人口增長放緩了,我們才得以享受到更多的閑暇時光。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中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無論是農業革命還是工業革命,最終都逃不出這樣一個規律:生産力的提高,總是首先被人口增長所吞噬。隻有當生産力的增長速度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時,我們才能真正獲得更多的閑暇時間。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說到這裡,我們或許會感到有些失望和無奈。畢竟,人之初性本善,為什麼就是無法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呢?但我們也不能就此放棄希望。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夠調節好自己的消費水準和生育觀念,技術進步帶來的紅利,我們還是有望獲得更多閑暇時光的。曆史上就有這樣的成功案例。

以歐洲國家為例,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他們的人口增長就有所放緩,同時生活水準也不斷提高。這使得生産力增長的成果,得以轉化為更多的休息時間。我們可以看到,北歐國家向來以工作時間短、假期多而聞名,這正是得益于此。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再比如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準大幅改善,但生育率也明顯下降。這使得大陸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能給勞動者創造更多的自由時間。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北歐國家的水準,但已經有了很大進步。

我們應該看到,雖然短期内技術進步未必能直接帶來更多的閑暇時光。但隻要我們能夠合理控制住自身的欲望,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就能真正享受到科技發展的成果,過上更加從容惬意的生活。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但我相信終将實作。

智能手機:便捷生活背後的煩惱,"離線休息權"能否成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