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ICU到老年病房,溫暖療愈激發康複之旅

作者:新醫線306
從ICU到老年病房,溫暖療愈激發康複之旅

莊新婷 闫衛蘭,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特勤診療一、四科

醫學科普中心 劉燕/崔彥 編輯

在重症監護病房(ICU)的密集治療中,患者面臨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極限挑戰,還有心理上的重大負擔。這種情境對于許多初次經曆ICU治療的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全方位的考驗。在這種高度緊張和技術密集的環境中,患者被置于一系列生命維持裝置之中,如氣管切管、插尿管、放置胃管和空腸管等,同時依賴腸外營養以維持生命。

這樣的治療方式,盡管在醫學上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生命,但對患者的心理和情感狀态造成了深遠影響。長時間的卧床和對外界刺激的限制,如僅保留聽覺,使患者在身心上經受巨大壓力,感到孤立無援。

在處理這些極具挑戰性的情況時,醫護團隊不僅要關注于疾病的生物醫學治療,更要注重綜合評估和全人護理,實施個性化治療計劃。團隊成員秉承着“誠、嚴、精、愛、和、新”的科室理念,從細節出發,進行精準而周到的護理。

從ICU到老年病房,溫暖療愈激發康複之旅

我們照料過一位首長,他曾是一位鐵骨铮铮的軍人,對于一個習慣了戰場上的堅強與自主的人來說,現在卻不得不依賴于一系列管路和腸外營養,這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身心負擔。

老人轉入老年病房後,我們的團隊立即對他進行了全面評估,特别關注他對管路管理和腸外營養的需求。我們運用“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精準規範”的品質标準,確定所有管路的正常運作和營養的合理配比。同時,通過一份準确的健康評估密切監測身體反應,優化護理和治療措施。

在後續的相處中,我們發現首長最靈敏的感官是聽覺,便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的護理政策。從入院的迎接聲到出院的告别聲,每一個環節我們都盡力滲透“關愛奉獻”的精神追求和“和諧進取”的科室氛圍。

每天,我們為他提供一張真誠的笑臉和一聲親切的問候,通過耐心的日常交流,使用積極的語言激勵他,強化他的意志力和積極面對治療的态度。基于“開拓創新”的任務要求,我們為首長制定了一套個性化的老年綜合評估和治療計劃,特别考慮到他的長期卧床和無法自行表達的狀況。通過多種管路管理和精神方面的關懷,首長逐漸适應了新環境,身心狀态也趨于平穩。

有一天,老伴過來了,我們看着阿姨顫顫巍巍地走來,在首長病床旁緊緊的握住雙手說:“老爺子,你要加油,我們等你好了接你回家。”瞬間,首長潸然淚下。氣管切開後首長無法用言語表達,唯有内心深處的情感表達通過眼淚的方式傳遞出來。有了阿姨的陪伴,首長漸漸地睡着了,這是他轉來後睡過最踏實的一覺。

護理團隊的細緻入微和全方位的關懷讓首長感受到了深切的溫暖和安全感,激發了他内心的堅韌不拔。

從ICU到老年病房,溫暖療愈激發康複之旅

在老年病房,每一位護理人員都秉承着“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将“六全護理模式”應用到實踐中。這一模式包括全人護理、全程護理、全方位評估、全員參與等。護理團隊不僅關注首長的生理恢複,更加重視他的心理、社會和精神需求。首長在老年人文關懷病房的經曆,不僅是一次生理和心理層面的康複之旅,更是一次深刻的人文關懷體驗。這一過程展示了專業護理與深情關懷完美結合的力量,證明了即使在人生的終末期,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尊嚴、希望和生命的美好。

(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