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中國打怕了,東南亞詐騙集團開始坑這個國家

作者:蓋一魚
被中國打怕了,東南亞詐騙集團開始坑這個國家

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得近期詐騙電話減少了,反正筆者和家裡人大概已經四、五個月都沒再接到過詐騙電話。

毫無疑問,咱們國家的屢次打擊讓詐騙分子心驚膽戰。但是你以為他們會就此收手嗎?肯定不會的,隻是他們不再敢把魔手伸向我們而已。

現在,東南亞詐騙集團開始主攻美國市場,不知道大家覺得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根據美國和平研究所本周一(5月13日)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高棉、寮國和緬甸,詐騙集團每年通過各類詐騙非法擷取438億美元!這相當于三國GDP總量的40%。

利潤如此豐厚,怪不得東南亞許多政治、軍事人物也會摻和其中,充當詐騙份子的保護傘。像是緬北、泰北,以及報告中提到高棉現執政黨内的一位著名議員李勇發 (Ly Yong Phat) 就擁有一家與詐騙集團有關的賭場和酒店綜合體。

正因如此,最近幾年我們動用國家力量介入才基本根除了對大陸的危害。

研究人員對近期東南亞詐騙活動的調查顯示,最近幾個月針對非中國人和其它語言類的詐騙正在大幅度增加。報告認為這顯然是中國執法部門持續不斷打擊後,詐騙集團開始轉變了目标。

被中國打怕了,東南亞詐騙集團開始坑這個國家

這些詐騙集團正在和中東、非洲、印度的相關利益集團進行合作,把電詐範圍逐漸蔓延到全球其它國家。緬甸負責電詐事務的官員賈森·塔爾 (Jason Tower) 承認:“在很短的時間内,電詐現象已經從一個主要的區域性犯罪問題轉變成一個全球性問題。”

根據報告顯示,去年此類詐騙在美國造成約35億美元的損失,在加拿大造成4.13億美元損失,在馬來西亞也超過7.5億美元損失。

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資料,2023年美國因詐騙損失超過百億美元,實際上有專家認為針對美國的電詐行為造成美國的經濟損失早已達到數百億美元。在以前主要是印度和美國本土詐騙集團,現在東南亞詐騙組織也開始盯住美國市場。

目前在整個東南亞,仍有數十萬人主動或被迫參與電子詐騙活動,很多人被強制性居住在條件惡劣的封閉場所,這裡有高牆和鐵栅欄窗戶、監控、武裝警衛和酷刑室,許多抱着發财夢被騙過去的各國公民被逼每天不停地去詐騙。

報告中還具體提到了大陸是如何動用各種力量打擊東南亞詐騙的,但作為美國智庫你們懂得,對我們不可能有好話。盡管如此,研究人員發現詐騙活動沒有消失,犯罪地點和犯罪對象開始系統性地轉移到了其它地方對其它地區進行詐騙。

而詐騙集團開始大力招募、逼迫懂英文的人為他們工作,包括教育訓練現有的犯罪團隊英語。因為美國政府對電詐行為的疏于管理,現在電詐集團發現詐騙美國人更容易且回報更大。

他們尤其喜歡詐騙手裡握有儲蓄的美國中老年人,詐騙手段其實我們國人已經見怪不怪,隻是美國人很少接觸,這與印度詐騙集團的風格有不小差異。

并且美國糟糕的通信設施使得美國中老年人第一時間很難對詐騙内容進行确認,在犯罪分子的反複催促下經常中招。

被中國打怕了,東南亞詐騙集團開始坑這個國家

被詐騙的前白宮科學家和相關媒體報道

美國政府和相關執法機關不但很難有效打擊詐騙犯罪,還常常給受害人雪上加霜。不久前曾發生一起轟動美國的詐騙案,一位前白宮科學家被海外詐騙分子詐騙了高達65.5萬美元的養老金,但詐騙本身不是輿論關注的重點,而是美國國稅局突然跳出來,認為該科學家被詐騙的資金屬于收入的一部分,需要額外補繳十餘萬美元的稅款。

這不是美國國稅局第一次對被害人征收詐騙稅款。如此一來,許多收到詐騙的受害人更不敢報案,避免财産進一步受到損失,而美國國稅局在其中扮演了助纣為虐的角色。

現階段,美國政府對于打擊電詐的動作十分消極,唯一的舉措是此前總統拜登簽署了保護美國公民資料隐私權的法案,可在具體解決方案上對于日趨猖獗的電詐犯罪甚至都沒進入美國國會的議事讨論範圍。

2023年12月,美國司法部宣布起訴四名美國境内個人,他們涉嫌為東南亞詐騙集團洗錢超過 8000萬美元,證明了東南亞幫派目前已經滲透到美國境内開展活動。

美國政府還警告美國人要小心國際人口販賣集團,避免被販賣到東南亞成為犯罪集團的“豬仔”,利用他們美國人的身份再詐騙美國人,因為“美國居民現在是網絡犯罪集團的首要目标”。

随着東南亞電詐集團将注意力聚焦到美國,預計從今年開始美國相關犯罪活動會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不知屆時美國政府是否會做出應對措施。

不過即便重視此類犯罪,美國或者說其它大多數國家的解決方案也十分無力,比如該報告提出的解決方案包括對犯罪集團上司人實施制裁和旅行禁令、追究詐騙集團所在國對縱容詐騙行為的責任,以及打擊允許詐騙集團存在的社交平台、通信軟體(如Telegram)。

顯然,這些招數的作用十分有限,其它地區的電詐集團不好說,但是東南亞地區的電詐集團全球隻有大陸有解決辦法。假如美國有一天也被電詐折磨的無所适從,不知這會不會成為中美博弈的又一張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