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作者:南風雨無憂鹿

職場上,還在傳35歲危機、45歲危機,一過35歲就要被淘汰?最近這位45歲的IT程式員就深有體會。 失業半年後他回到人才市場,發現連面試機會都沒有,處處碰壁。

他在網上吐槽:”我技術過硬,經驗豐富,是名副其實的高精尖人才,可為什麼35歲還得為就業發愁?”35歲,本該是事業有成的黃金年齡,如今卻淪落到舉步維艱的境地,不免讓人唏噓。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統計發現,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不超30歲,超過35歲的寥寥無幾。 但問題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一般都已22歲,讀研的話25歲才踏入職場。照這麼算,很多人的黃金就業期隻有那短短的10年?

這難免會造成人才浪費。有人呼籲企業”别歧視35歲以上的人才”,而企業自有盤算。 企業想的是,花2萬月薪招個25歲應屆生,為何要花更高成本去招35歲的人?年輕人更有沖勁,知識更新,創造的價值自然更大。

其實所謂”35歲危機”主要集中在網際網路等新興産業,程式員就是個典型。一方面,程式員是個青春飯,需要加班熬夜,身體素質下降。另一方面,IT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太快,經驗有時候不如年輕人的新知識實用。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但傳統行業如醫生、教師、律師等,知識疊代慢,更看重經驗積累,越老越吃香,自然不存在35歲危機。關鍵還是要看員工能為企業創造多少價值。

是以,我們呼籲企業”别歧視大齡員工”沒多大作用,企業要的是成本效益。關鍵要靠自己未雨綢缪,及早做好職業規劃。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剛畢業時,要看清自己從事的行業,是偏”青春飯”還是”越老越吃香”。如果是前者,一開始就要未雨綢缪,提前做好轉型準備,增強自身競争力。如果是後者,就得沉下心,經得住寂寞和清貧,厚積薄發。

否則,想在35歲依然立于不敗之地,怕是難如登天!很多人在這個年齡就已經開始焦慮恐慌甚至抑郁,其實大可不必。隻要及早醒悟,給人生做減法,專注當下,就沒什麼好怕的。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首先要給社交圈做減法,遠離酒肉朋友。 所謂酒肉朋友,聚會時阿谀奉承,背後卻是落井下石。花心思去讨好,最後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相反,真正的朋友不在乎常聚,默默支援你就好。

其次要給思想做減法,别給自己太多心理負擔。 成熟的人不糾結過去,豁達的人不糾結現在,睿智的人不糾結将來。很多煩惱源于”想太多”,給思想做減法,心自然就輕松了。

還要給物品做減法,斷舍離,讓生活回歸簡單。 減少對物質的過度欲望,給心靈留個淨土,才能更好地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35歲,隻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隻要我們找準目标,堅定前行,增值自己,提升競争力,就永遠不會被職場淘汰。 35歲又如何?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過得長與短,而在于過得精彩與否。相信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年齡,活出别樣的精彩人生!

35歲不被淘汰,隻有一個辦法!先做好這3件事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發表您的看法!